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勇霞

关键词:异位妊娠, 休克, 护理
摘要: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指子宫以外的妊娠,宫颈妊娠不包括在内,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可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发生急性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近来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报告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是一种少见的无菌性脓疱病.病因尚不明.笔者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莉;田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诊内镜金属钛夹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老年人(60岁以上)由于其年龄特点,大多有动脉硬化,其上消化道出血常病情重,预后较差,急诊处理是否恰当,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经急诊内镜金属钛夹治疗已成为公认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本院从2005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急诊内镜金属钛夹钳夹治疗老年性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4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梁冬生;蒙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鼻咽癌的早期诊查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区较为常见,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常见的症状体征为抽吸性血痰、头痛、发现颈部肿块、耳听力下降等.部分病人鼻咽肿块不明显或为黏膜下型鼻咽癌,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隐匿鼻咽癌的检出率,2003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予对可疑患者行电子鼻咽镜检查,部分行鼻咽MRI检查,或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进行鼻咽活检,明显提高鼻咽癌的检出率.

    作者:韦孟灵;李玲波;覃焕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国产吻合器改良PPH术治疗重度痔病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国产吻合器应用改良双荷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方法 观察、分析56例应用改良双荷包PPH术治疗Ⅲ~Ⅳ度的内痔、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出血、继发血栓形成、肛缘水肿)及术后痔复发脱出等情况.结果 56例术后脱出内痔全部回纳肛门内,痔块均回缩明显,术后不适症状轻,恢复良好.术后48h无疼瘸52例(92.85%),56例患者的平均导尿时间为19.7h.随访1个月~2年全组无一例复发、肛门狭窄或大便失禁及肛周感染发生.56例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86天.结论 在治疗重度痔病中,通过对PPH术进行多方面技术细节的改进,拓展了其临床手术适应证范围,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庄俊锋;庄丹;林锡汉;刘金炎;李邓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学科教学方式,它的意义在于用外语来学习好专业课,发挥英语这门国际语言的真正意义--交流.因此要创造更多接触和使用外语的机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外语,用教学语言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当然,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它是以第二种语言为教学的语言和手段,来讲授专业学科内容,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目的[1~4].我们根据广东药学院的实际,在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设计性实验开展了双语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作者:陆家政;梅文杰;陈菲;蒋京;曾宪栋;姚秀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传染病医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传染病医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工作模式.方法 对110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孕妇经过充分咨询后自愿选择妊娠结局,对选择终止妊娠者提供安全的人工流产服务;选择生育的孕妇由艾滋病科负责予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由产科负责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及新生儿相关处理,产后42天母婴转艾滋病科管理,婴儿同时转儿童保健科进行常规体检、生长发育监测、指导计划免疫和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92例产妇中有82.61%进行全程的抗病毒治疗,其余病例选择产时产后或产后预防方案.总体服药依从性良好,有26例年满18月龄以上要儿HIV抗体检测全部阴性,其余婴儿在随访中.结论 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HIV母婴传播,规范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是HIV母婴阻断是否成功的关键,预防HIV母婴传播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多学科、多部门的良好合作可以达到对HIV感染孕产妇的佳管理和预防HIV母婴传播的佳效果.

    作者:庞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压氧舱空气细菌污染调查

    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繁多,菌种也复杂,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与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高压氧舱进行空气微生物检测,连续两年每月检测2次,(消毒前、消毒后),有时不定期增加检测,共96次,根据实际检测数量统计,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龙显科;汤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解郁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7例

    目的 观察及评价解郁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治疗组(中药)30例.对照组(多潘立酮)27例,疗程2周.治疗前后作自身对照.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率18.51%,总有效率51.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陈雄;陈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总结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经验,以降低窒忠儿的病死率、伤残率.方法 采用规范化的ABCDE复苏方案对剖宫产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急教复苏.结果 经有效的抢救和合理的配合,26例窒息新生儿全部抢救成功.结论 做好复苏前抢救准备工作和及时正确的复苏技术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作者:温兰;莫凡;黄美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配合

    面肌痉挛(Jaemifacial spasm, HFs)为一侧面部不自主地阵发性抽搐,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常从眼轮匝肌抽搐起病,向鼻周、口周肌肉和颈阔肌发展,发作时眼裂不能开大,面部紧缩,口角上提而出现一种怪异面相,使患者长期处于难以言状的精神痛苦之中[1].

    作者:覃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抗病毒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喜炎平,可明显提高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琳;黄永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针刀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针刀治疗前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针刀治疗患者40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正确翻身.麻醉消退后及时指导功能锻炼,讲授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复发的方法.结果 3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临床症状减轻,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周密的护理措施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保障.

    作者:黄妹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液基细胞学标本制片、染色及诊断技术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对提高宫颈癌筛查质量和扩大筛查人群的关注,细胞学新技术发展迅速,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Thin Prep TCT)及TBS[1]诊断报告方式的出现使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率较过去明显降低,但TCT的假阴性、假阳性诊断仍然客观存在,而搞好质量控制是有效降低TCT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前提.笔者从标本制片、染色及诊断等方面介绍如何搞好TCT的质量控制.

    作者:漆明;蒋庆军;韦海春;颜元秀;蒋瑜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对创伤性骨折手术影响的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创伤性骨折后高血糖的特点以及对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分析68例糖尿病伴骨折患者(糖尿病组)手术前后血糖水平与胰岛素用量、术后并发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的关系,并设75例同期骨折正常血糖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组手术后胰岛素用量比术前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经严格控制血糖后,术后并发症则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严格监测和控制血糖,合理治疗伴随疾病,是降低创伤性高血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卢又瑛;农丕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及相关难题处理对策

    心包积液如进展快、积液量多,可造成心包压塞而危及患者生命.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有心包穿刺术、经皮球囊心包扩开术、心包穿刺置管术、剑下心包开窗术、经胸腔心包开窗术和心包部分切除术等[1].对于危重患者倾向于首选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

    作者:施德毅;陈永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种血糖稳定剂抗葡萄糖酵解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血糖稳定剂抗葡萄糖酵解的稳定效果.方法 对72例受检者血液标本,分别测定其普通肝素锂抗凝管、氟化钠-草酸钾抗凝管、D.L甘油醛肝素锂抗凝管、分离胶采血管在25℃室温放置0、1、2、4、8、12、24、48h和不及时离心的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各时段的血糖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Oh测定值比较,在24h、48h血糖测定值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油醛抗凝管在24h内血糖测定值稳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8h血糖测定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段的三种血糖稳定剂与Oh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作为血糖测定稳定剂甘油醛起效快,稳定时间长,优于氟化钠-草酸钾,而分离胶-促凝剂管必需及时离心,各有优缺点.建议依据本院血样运送情况和检验目的 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管.

    作者:甘志远;韦志福;谢乃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临床影像解剖特征及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临床影像解剖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患者,其中腰椎不稳合并腰椎管狭窄18例,退行性滑脱16例,退行性侧弯4例均常规行X线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以及腰椎动力性侧位片检查,观察脊柱不稳部位及节段;同时行CT或MRI检查,了解椎管及神经根管情况;依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术后佩戴外固定支具并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中X线片显示,除1例因严重骨质疏松造成螺钉松动外,其余固定牢固,螺钉、棒无折断,复位无丢失,无感染及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为97.00%.结论 伸屈位动态X线片示椎体向前或向后滑移>3mm和(或)椎体在伸屈过程中的旋转活动度增大,Ls/St节段>20°,其上位节段>15°为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影像学特征,神经减压和椎管成形辅以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疗效优良.

    作者:蓝常贡;唐毓金;陆敏安;谢克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影响院前急救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也称为现场急救,它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联系,它的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病和应对灾难性事件.为了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应急急救能力,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影响院前急救的各种原因及防范对策.

    作者:朱洁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根管治疗术的研究现状

    根管治疗是一个古老的治疗方法,它起源于19世纪中期,初只是去除根管内容物和用一些药物消毒、安抚而已.到19世纪后期,由于细菌学的发展,才逐步形成根管预备、消毒、充填的一套较完整的方法.它的发展是伴随医学领域的进步而逐渐完善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器械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根管治疗术近代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理念的更新和器械的改进以及新的根管填充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给根管治疗术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使之日臻成熟,效果更好.

    作者:周庆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40例符合条件的农村高血压患者,对患者高血压知识、生活行为和规律用药进行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实施服务前后的依从性调查,评估其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性,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有积极作用.

    作者:冯玲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