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管治疗术的研究现状

周庆豪

关键词:根管疗法, 根管充填
摘要:根管治疗是一个古老的治疗方法,它起源于19世纪中期,初只是去除根管内容物和用一些药物消毒、安抚而已.到19世纪后期,由于细菌学的发展,才逐步形成根管预备、消毒、充填的一套较完整的方法.它的发展是伴随医学领域的进步而逐渐完善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器械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根管治疗术近代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理念的更新和器械的改进以及新的根管填充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给根管治疗术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使之日臻成熟,效果更好.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薄荷水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插管全麻患者喉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吸入薄荷水或布地奈德对气管插管后咽喉部黏膜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非咽喉气管手术的插管全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薄荷水组(A组,术前雾化吸入1.667%浓薄荷水1ml加生理盐水3ml混合液)、布地奈德组(B组,术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ml加生理盐水2ml混合液)、对照组(C组,术前雾化吸入生理盐水4ml),每组40例.记录术后2、24、72h患者咽痛、喉充血水肿、声嘶、呼吸困难、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及黏膜反应分级.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A组和B组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黏膜反应分级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黏膜反应分级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吸入薄荷水或布地奈德可减少气管插管后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对插管后咽喉部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论;刘志群;郭能起;欧赋斌;戚志超;梅全喜;钟希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新进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1,2].近年随着新的抢救方法、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其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承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影响医院门诊输液室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随着病人对医院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护理纠纷逐渐上升.然而,医院门诊输液室是一个病人涉及面广、流动性大,诊疗人群密集度较高的场所,有不合作的患者及焦虑、烦躁的家属.喧闹不休的环境及复杂的人群,往往使患者或其家属与工作繁忙的护理人员产生各种矛盾[1].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沟通技巧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护患沟通不良是患者不满意等医疗纠纷发生的直接相关因素,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2].

    作者:卢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压氧舱空气细菌污染调查

    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繁多,菌种也复杂,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与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高压氧舱进行空气微生物检测,连续两年每月检测2次,(消毒前、消毒后),有时不定期增加检测,共96次,根据实际检测数量统计,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龙显科;汤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传染病医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传染病医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工作模式.方法 对110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孕妇经过充分咨询后自愿选择妊娠结局,对选择终止妊娠者提供安全的人工流产服务;选择生育的孕妇由艾滋病科负责予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由产科负责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及新生儿相关处理,产后42天母婴转艾滋病科管理,婴儿同时转儿童保健科进行常规体检、生长发育监测、指导计划免疫和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92例产妇中有82.61%进行全程的抗病毒治疗,其余病例选择产时产后或产后预防方案.总体服药依从性良好,有26例年满18月龄以上要儿HIV抗体检测全部阴性,其余婴儿在随访中.结论 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HIV母婴传播,规范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是HIV母婴阻断是否成功的关键,预防HIV母婴传播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多学科、多部门的良好合作可以达到对HIV感染孕产妇的佳管理和预防HIV母婴传播的佳效果.

    作者:庞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师德建设探讨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1].

    作者:许世华;魏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探讨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6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Schatzker I型11例,Ⅱ型25例,Ⅲ型11例,Ⅳ型9例,V型6例,Ⅵ型5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松质骨螺钉、外固定支架、T/L型钢板、高尔夫钢板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平台塌陷缺损取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 6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9~38个月),按Rasmusen功能评分标准,优34例,良23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5.07%.结论 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明显影响预后.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固定方式、骨折解剖复位与牢靠的固定、骨缺损行骨移植、恢复下肢力线、保护和修复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和术后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练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永栋;蒋卫平;罗宇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达荚-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殖激素及排卵率和妊娠率的作用.方法 将62例PCOS伴不孕妇女随机分为三组.A组控制饮食,B组单用二甲双胍,C组服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B、C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三组3个月后用克罗米芬(CC)促排卵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 C组治疗后血清LH、T、LH/FSH、IN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C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77.59%、32.75%,B组分别为52.83%、13.21%,A组分别为38.18%、3.63%,C组高于A、B组(P<0.01或P<0.05).结论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明显改善内分泌环境,提高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

    作者:邓海萍;莫可良;徐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应用ROY适应模式探讨中专护生毕业实习期适应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中专护生实习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为指导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以Roy适应模式论作为理论框架分析中专实习护生在生理需要、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4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所有护生在实习期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经过干预,逐步适应实习环境.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消除心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可促进护生更顺利地适应毕业实习.

    作者:李成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针刀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针刀治疗前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针刀治疗患者40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正确翻身.麻醉消退后及时指导功能锻炼,讲授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复发的方法.结果 3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临床症状减轻,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周密的护理措施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保障.

    作者:黄妹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院网络数据库安全分析和应用对策

    网络数据库系统是开放环境下的信息仓库,管理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可能受到来自多方面频繁的安全攻击,从而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随着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就我院网络数据库安全应对策略分析如下.

    作者:杨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53基因在翼状胬肉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p53基因在翼状胬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翼状胬内的发病与凋亡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5例翼状胬内组织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选用正常眼鼻侧结膜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后常规HE染色和p53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实验数据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实验组中的p53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翼状胬肉病变发展的早期可能存在着p53基因的突变,从而使正常p53肿瘤抑制基因作用丧失,导致结膜组织过度增殖及胬肉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的侵袭.

    作者:何文林;王利华;陈容森;高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农民脑梗塞前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和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农民高血压脑梗塞患者住院前高血压知识知晓和行为情况,探讨农村高血压的防治,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方法 对符合脑梗塞和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23例初次住院农民病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血压知晓率为85.37%,但服药率和控制率仅为10.57%和1.90%,不定期测血压占86.18%,知道高血压标准仅9.76%;知道高盐饮食和肥胖易致高血压为6.50%和9.76%,知道高血压可引起中风占42.28%,认为血压高服药血压正常可停药占61.79%.服短效钙拮抗剂和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剂为主的复方制剂合计为75.39%;高血压知识来源村医占53.66%.结论 应加强村医的培训,提高村医高血压防治知识及能力,从而提高农民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合理使用降压药及提高高血压服药率和控制率是减少脑梗塞的关键.

    作者:吴显儒;陈斌;卢运康;梁盛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针对性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遵医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焦虑值方面、遵医程度、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舒适护理在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让患者在温馨、愉快、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作者:周积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CM5和p16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p16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改变及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肺腺癌、30例支肺脓肿等非癌病变旁正常肺组织中MCM5、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60例肺腺癌组织中MCM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肺腺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67%(43/6O),显著低于100%阳性表达的正常对照组(P<0.01).肺腺癌组中MCM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癌组中MCM5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MCM5与p16蛋白的表达与肺腺癌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TNM分期无关(P>0.05).MCM5蛋白的阳性表达与p16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20,P<0.01).结论 MCM5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涉及了人肺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MCM5蛋白的高表达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MCM5的检测可作为评价肺腺癌癌细胞的增殖状态、预测肺腺癌临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生物学指标.p16基因改变在肺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16蛋白是肺腺癌早期诊断的有用指标.

    作者:石喆;任占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肝耀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又称腺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继胃癌和食管癌之后排在第3位.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层螺旋CT(MSCT)由于其扫描速度快、覆盖面大,获得的图像丰富,可以在一次注射对比剂后依次完成肝脏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全肝扫描,提高了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苏赞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目的 讨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收治25例OPLL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路手术5例,后路手术18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例.前路术后平均改善率为67.06%,后路术后平均改善率为51.81%.结论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大部分OPLL疗效好,对部分病例需根据病灶具体情况,采取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

    作者:柯宝毅;刘振庭;陈水连;唐建东;秦壁松;唐专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Ie bowel syndromè,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IBS在全球人群患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对生活质量影响大[1],医疗费用较高[2].目前胃肠病学及流行病学专家从流行病的多个层面对IBS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为IB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潘小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并可使患者出现失语症状,据资料统计,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为20%~30%[1].失语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从而无法或不便与人进行交流,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我科于2007年5月~2009年2月,选择32例住院脑卒中伴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英华;冯鹏雄;郑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椎板截骨椎管扩大成形加椎管内冲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 总结和分析椎板截骨椎管扩大成形加椎管内冲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优点.方法 对采用本术式治疗的7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获得完整随访资料58例,平均随访36.5个月,优40例,良16例,可2例,优良率为96.55%.结论 椎板截骨椎管扩大成形加椎管内冲洗术是腰椎板切除术的改进,它保留了全椎板切除术所具有的良好椎管显露的优点,能重建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以维持脊柱稳定,还能避免术后硬膜囊裸露及预防和减少椎管内粘连及瘢痕形成,从而有效防止术后腰椎不稳及医原性腰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作者:梁毅;徐世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