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泉;杨焕清;刘希江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科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老年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3.90%,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多见(78.95%),其次为泌尿道(13.16%)、胃肠道(5.26%)和皮肤软组织感染(2.63%).感染多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和老年痴呆患者(分别占6.15%和4.22%).结论:精神科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存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精神科老年病房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李怀荣;郭春光;张钰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6例患者采用静脉推注异丙酚2 ~ 2.5mg/kg加芬太尼0.5mg/kg,并予以面罩吸氧1~2L/min.结果:均一次成功,未发生人工流产并发症.结论:无微不至的护理能够减轻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身体的疼痛和心灵的刨伤.
作者:张钰;弭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甲硝唑与穿心莲片联用治疗牙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甲硝唑与穿心莲片联用治疗牙痛26例,对照组单用甲硝唑治疗牙痛2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2%,治疗组总有效率88.4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硝唑与穿心莲片联用治疗牙痛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刘丽莉;司继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葡萄糖酸锌含量测定方法的考察及含量测定,制定赖氨葡锌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配位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用配位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锌含量时,辅料及盐酸赖氨酸无干扰,测定系统精密度试验RSD =0.60%,平均回收率=99.16%,RSD=0.55%,三批样品的含量均在90.0%~ 110.0%之间.结论:滴定法准确可靠无干扰,可作为葡萄糖酸锌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任宗芬;武风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治疗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81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多慢性起病,临床上以情绪和行为活动改变为主,情绪不稳、易激惹、行为紊乱较突出,同时有感知障碍及思维障碍多维症状,近期疗效满意;其发病与孕产等因素相关.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及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需要加强预防和治疗.
作者:棠伊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职业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职业高中抽取554例学生进行网络成瘾测验.结果:职高学生网络成瘾率14.44%;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家庭氛围、父母不良嗜好、家里有强制规矩、父母过多照顾、学习氛围、课外活动参与情况、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情况不同的学生之间网络成瘾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氛围不融洽、家长过分照顾、家长的不良嗜好、课外活动参与少是网络成瘾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职业高中生的网瘾成瘾率较高,导致网络成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及时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作者:倪花;张国芳;张伟波;沈文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住院的急性喉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和一般对症处理,治疗组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确切,优于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作者:付文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和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25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1例随机分组,治疗2周.第一组46例,给予门冬胰岛素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第二组25例,给予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25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制定相同血糖达标值,比较两组胰岛素类似物的用量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0(P<0.01),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25晚餐前用量比门冬胰岛素30用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25对空腹血糖控制更有效.
作者:杨巧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抢救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6年4月~2011年3月来我院急诊的336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好转存活241例,治疗好转率为71.7%.死亡95例,病死率28.3%,其中术前死亡53例,占55.8%;术中死亡7例,占7.4%;术后死亡35例,占36.8%.术前主要死于创伤性休克,术后主要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急诊护士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多发性创伤的整体护理水平,按照急救程序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辛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更年期妇女的保健与防护是维护和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0月我院妇科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城区380例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与防护知识、信念、行为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常见症状预防知晓率24.6%,伤害防范意识拥有率64.6%,自我保健预防率46.5%.结论:无工作单位的更年期妇女接受保健教育的力度不够,有待各级卫生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对更年期妇女加强指导,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黄亚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氯氮平和利培酮对大鼠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脂肪细胞上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T)4表达的影响,探寻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影响糖代谢的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氯氮平组(20mg · kg-1·d-1)、利培酮组(2 mg·kg-1·d-1)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在第1、14、28天分别检测FPG、FINS,计算ISI,在第28天处死大鼠分离获得脂肪细胞内外膜,用Western - blot法测量大鼠脂肪细胞内外膜上GLUT4的含量.结果:基线时各组大鼠的FPG、FINS、lSI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14天后,氯氮平组大鼠的FPG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氯氮平组大鼠的ISI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8天时,氯氮平组的FPG、FINS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SI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利培酮d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各组大鼠脂肪细胞内外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量均较空白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氮平影响外周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降低外周组织GLUT4的表达.利培酮对糖代谢的影响没有氯氮平明显,两者机制可能不同.
作者:徐晓津;王高华;王惠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护理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技术,根据膀胱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控制入水量管理.结果:膀胱容量正常或接近正常15例,残余尿量小于100ml;不能自行排尿需留置导尿1例;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上1例,继续实行间歇导尿,患者无尿路感染、肾盂积水、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结论:间歇导尿技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极大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和科学的入水量管理,是解除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亲华;陈岩;高莹;丁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有冲动行为史的流浪精神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因毁物入院28例,因冲动伤人入院17例,因影响公共秩序人院12例,因纵火入院2例,因自残入院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发生冲动行为22例,其中冲门19例,伤人1例,毁物1例,砸玻璃1例.干预组发生冲动行为5例,其中冲门4例,毁物1例.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冲动行为可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提前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冲动行为.
作者:周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精神科护士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其承受的压力更大.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良好的干预措施对减缓其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1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1.1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的工作面对精神异常者,常常要面对辱骂、攻击、破坏、逃跑、自伤、自杀等.导致护士高度紧张、担心自身的安全.在临床工作中,要求精神病患者的一切活动均不能脱离护士的服务视线,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才能基本保障患者和自己的安全.这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造成护士身心疲惫.一般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下、热情及精力不足、疲劳、睡眠障碍、逃避,更严重者出现耗竭感、慢性疲劳、躯体疾病、情绪失控、问题不断、退缩、喜怒无常[2].
作者:刘娟;原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部分心肌严重缺血,导致局部心肌坏死而产生剧烈的心前区疼痛及急性循环障碍,发作时常常出现严重而持续的心绞痛及致命的急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急性期的抢救治疗固然重要,护理和康复对以后的心功能改善及患者的预后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因此,在重视急性期抢救治疗的同时兼顾康复护理,制定积极、有效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温雪瑞;李玉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组)36例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36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记录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能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但CSⅡ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频率均优于MSⅡ组.结论: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王进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4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死亡原因由高至低为伴发躯体疾病、猝死、窒息、自杀.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应重视躯体疾病的预防、观察及治疗.
作者:张腊英;余拾香;曾桂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且两者的冲突令来访者感到十分痛苦、不安.1 强迫症的临床特点1.1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为常见,可有下面几种表现形式:1.1.1强迫思想强迫性怀疑,来访者对已完成的事情总是放心不下,要反复多次检查确定无误后才能放下心来,如门是否锁上、煤气是否关紧等;强迫性回忆,来访者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强迫联想,如来访者见到有人吸烟,就想到火灾等;强迫性穷思竭虑,来访者对一些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总是无休止地思考下去,如天为什么要下雨等.
作者:宁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预防接种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手段,接种率是反映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接种率进行监测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免疫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武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为减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39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资料,以护理记录中记录到的攻击行为发生情况为准.结果:发生攻击行为110例,攻击行为史、离异及独居等是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高度重视人院评估,对有攻击行为史、独居及离异患者应重点进行干预.
作者:聂永卿;张智润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