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伟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主、间质慢性增生的总称,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我们应用自拟调冲消癖饮治疗乳腺增生85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85例均为女性,18~20岁3例,20~30岁32例,31~40岁37例,41~51岁13例;已婚者57例,未婚者28例;病程长8年,短2周,1~2年者约占75%。经前乳房胀痛明显者79例,其中12例伴有附乳腺胀痛;有月经不调者28例;乳头溢液者12例;单侧肿块25例,双侧肿块60例。……
作者:庄楚珊;朱嘉扬;陈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自1992年1月~1998年1月对103例胆囊摘除术后消化不良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与同期应用西药治疗的101例对照观察,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04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103例,男41例,女62例;年龄24~76岁,平均46.2±15.5岁;病程1~6个月76例,6个月以上27例;单纯性胆囊炎35例,结石性胆囊炎68例;肝胃不和型56例,湿热蕴脾型25例,寒湿困脾型22例。西药组101例,男36例,女65例;年龄23~74岁,平均44.9±16.4岁;病程1~6个月75例,6个月以上26例;单纯性胆囊炎34例,结石性胆囊炎67例;肝胃不和型55例,湿热蕴脾型26例,寒湿困脾型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及辨证分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永易;石世平;孟烈;龙泽宏;高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其特点,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临床上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疲乏等为其特征。中医临证多以上、中、下三消分证论治,也又以阴阳气血分证论治的。笔者通过借鉴前人有关论述并结合临床实践,重点阐述其发病与脾的关系,对糖尿病从脾论治作一浅析,现简述如下。……
作者:何晓瑾;陈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 脘腹胀满 朱某,女,58岁,1994年9月中旬就诊。因去年老伴患癌症住院,日夜护理劳累不堪,后老伴去世,又复哀伤不已,渐感脘腹胀满,愈胀愈烈,不思饮食,呃气连声,有时矢气后胀满减,但旋即复胀,饭后站立稍久,则胀满更甚。初服疏肝理气方药,可缓解,继服则无效。诊见面微白,体胖,舌苔白薄而浊,脉象弦软而细。属中气不足,肝气犯脾之证。用补中益气汤:党参20g,炙甘草、升麻、柴胡各6g,白术12g,当归、陈皮各10g,黄芪30g,2剂。每日1剂,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再煎药,沸后煎20分钟温服,每日3次。服药后脘腹胀满减半,仍以原方连服8剂,脘腹胀满全消,余症皆除,随访未再复发。……
作者:楚帆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自1998年开始用本院制剂室研制的类风湿口服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标准,并排除年龄在18岁以下,65岁以上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慢性失血性疾病、慢性肾炎、过敏性疾病及其它免疫性疾病者,以及正在服用激素或1个月内服用过非甾体抗炎剂或免疫抑制剂者。……
作者:马艳平;王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们采用多种药物混合穿刺注入前列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173例,年龄18~53岁,病程1月~3年,有治游史147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酸,会阴部不适、下坠,大腿两侧放射痛,尿频、尿急、尿不净,尿道口溢出物及尿后流白等症状。曾用头孢曲松钠、氧氟沙星、美满霉素等治疗无效。前列腺液(EPS)镜检,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EPS病原体培养(+),其中大肠杆菌53例,杂菌64例,支原体36例,淋球菌8例,衣原体12例。……
作者:史柯;许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外阴瘙痒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4例,年龄小8岁,大68岁;病程短4天,长8年。外阴瘙痒病因为滴虫性阴道炎者49例,外阴炎者16例,老年性阴道炎者34例,外阴白色病变者5例。局部皮肤可见不同程度的破损、充血、结痂、斑疹及表浅小溃疡,甚至皮肤肥厚、粗糙,硬化变白,皮肤萎缩干枯。所有病例曾用西药治疗1~6个疗程,效果不显著。……
作者:郑雪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998年1月~2001年12月,我们用中药治疗宫颈糜烂2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18例中,年龄小于25岁18例,25~50岁180例,大于50岁20例。轻度132例,中度80例,重度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9例,两组症状、体征、发病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作者:高燕;焦风梅;任亚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自1996年~2000年应用各种游离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4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大者66岁,小者7岁,平均32.5岁。其中胸脐皮瓣4例,小腿内侧皮瓣21例,小腿外侧皮瓣4例,足背皮瓣11例,骨间背侧动脉皮瓣4例,肩胛部皮瓣2例。皮瓣面积小7cm×4cm,大20cm×15cm,手术均获得成功。……
作者:孙乐芹;马现美;孙芳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自1998年5月以来,笔者运用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大65岁,小20岁;均经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胀痛,恶心暖气,纳差、身困乏力,上腹部轻度压痛,舌苔厚腻或黄厚腻,脉象濡缓或滑数。……
作者:陈学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们应用综合疗法(包括吸氧、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及其它对症治疗)加用清肺汤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3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慢性肺心病心衰共358例,随机分为联用组180例,单用组178例;其中男162例,女196例;年龄44~82岁,平均62岁;心衰Ⅱ度241例,心衰Ⅲ度117例。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作者:韩英;邱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2001年1月~12月,用牵引、理疗、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作者:王海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7~14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分成两组,分别用藿香正气液(治疗组)和硫糖铝(对照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第5天和第10天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各种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30天后上腹痛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藿香正气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明显。
作者:杨国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997年我院收治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5例,其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67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声嘶。喉部组织活检结果为鳞状细胞癌;3例行垂直半喉切除术,1例全喉切除术,1例行喉裂开术;5例病人术后均行气管切开,其中3例并发肺部感染。……
作者:谢清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自2001年1月~2001年10月,采用悬带牵引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小17岁,大62岁,平均38岁。椎体前缘压缩<1/2者14例,椎体前缘压缩>1/2者8例,压缩伴前缘断裂2例,压缩伴不同程度脱位2例,伴椎板骨折2例;骨折部位为胸11椎2例,胸12椎10例,腰1椎16例,其中3例伴有轻微神经症状,均无截瘫。……
作者:万佳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用耳穴贴压配合拔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64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64例中,男34例,女30例;20岁以下15例,20~30岁27例,30岁以上22例;病程短1天,长2个月;左侧38例,右侧26例;风寒证59例,风热证5例。……
作者:赵永海;王斌;徐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龙胆泻肝汤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下焦湿热之功,凡肝胆实火上逆,或湿热下注所致的各种病证,均可用本方治疗。笔者用其化裁治疗多种病证疗效颇佳。介绍如下。 1 狐惑病 李某,男,30岁,1998年7月5日初诊。1年前开始口腔及阴部反复发生溃疡,曾在某医院诊断为白塞氏综合征,给予激素、抗生素等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始终未能控制。2周前两眼红肿疼痛,畏光流泪,口腔、舌尖及阴部发生多个溃疡,疼痛较甚。查双眼睑肿胀,目赤,口腔颊粘膜、舌尖、阴部见数处米粒至黄豆大的溃疡,周围红晕,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
作者:孙胜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们自1996年来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5例均按1993年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的诊断标准确诊。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8岁;病程3个月~12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7~70岁;病程4个月~10年。临床症状以腹泻(95例),粘液血便(60例)为主,大便次数每天3~10余次,腹痛者60例,肛门下坠里急后重者25例。常规行结肠镜检查,镜下表现以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血管纹理不清、弥漫分布、粗糙呈细颗粒状、质脆易出血,多发性溃疡为主要表现。病变范围以结肠镜和结肠造影确定,均排除克隆病、肠结核、结肠肿瘤及息肉等病变。发病部位在直肠20例,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50例,其他部位25例。……
作者:张洪英;张朋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用自拟皂甲汤随证加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获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999年3月~2000年6月共收治60例,男42例,女18例;6~14岁12例,15~24岁26例,25~43岁22例;病程短5天,长10天。 诊断依据为发病急,时间短,多以咽痛、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发热。单侧或双侧扁桃体充血,呈鲜红或深红色,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点,或有小脓肿。……
作者:陈佑民;李心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36例均为中医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48例,女88例;年龄大75岁,小12岁;病程长8个月,短5天。均有近期感冒病史,经治疗后其他症状消失,唯咳嗽未愈或较前加重。其特点是喉痒则咳,或咳必喉痒,甚者呛咳不断。以致面红目赤,努力咳出少许痰液方稍止。偶遇冷热或异味刺激,或大声说话即喉痒咳嗽又作。检查咽部可见粘膜慢性充血,或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经胸部X线透视和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作者:李捷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