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味地黄汤双向调节作用临床运用举隅

聂代美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 双向调节作用, 临床, 脑血管意外, 治疗, 排尿功能, 制附片, 阴虚证, 川牛膝, 针灸, 枣皮, 运用, 西药, 汤加, 熟地, 山药, 肉桂, 偏瘫, 茯苓, 方剂
摘要:六味地黄汤是治疗阴虚证的方剂,笔者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对某些病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现举例如下。 1 癃 闭 聂某,男,62岁,1989年9月诊。1989年8月因脑血管意外而致偏瘫入院。经西药、针灸等治疗,病情趋于稳定,后小便点滴不通,靠导尿维持。面色如常,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24g,山药20g,枣皮、泽泻、茯苓、车前仁、制附片(先煎)、川牛膝各10g,肉桂6g。日1剂,分3次服,服4剂排尿功能完全恢复。……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举隅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近几年来笔者运用经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湿痹 刘某,男,41岁,1998年6月20日初诊。近半年来自感两上肢关节酸痛沉重,疼痛部位不移,以两手指关节为甚。实验室检查提示抗溶血型链球菌“O”833u,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20mm/h。曾用抗生素、激素、水杨酸类药物及中药治疗效果不著。近1周来,因气候潮湿,阴雨绵绵,自觉两关节酸痛加重,手指关节肿胀,周身困倦,恶风寒而无汗,纳食少思,舌苔白腻舌质淡红,脉濡细。依据患者关节痛处不移,沉重酸痛的特点,辨为湿痹。然而患者恶风寒而无汗尚知其邪在表。治宜祛风散寒,健脾祛湿。方选麻杏薏甘汤加味。麻黄、甘草各5g,杏仁、桂枝、半夏、防风各10g,羌活15g,苡仁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药进5剂,酸痛减轻,微汗出,恶风除,苔腻化。再守上方续进10剂,疼痛基本消失。后以六君子汤加减调至旬日,复查抗溶血型链球菌“O”已恢复正常,类风湿因子弱阳性,随访2年来未再复发。……

    作者:武子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九九灵祛疣油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我们于1995~2002年间对尖锐湿疣223例,寻常疣50例,丝状疣32例,指状疣12例用自制九九灵祛疣油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1 临床资料 共317例,其中尖锐湿疣223例,根据性生活不洁感染史、临床症状、5%醋酸白试验(+),确诊为尖锐湿疣,符合《现代性病学》的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寻常疣50例,丝状疣32例,指状疣12例。……

    作者:蔡生祥;陈岩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观察

    我们自1996年来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5例均按1993年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的诊断标准确诊。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8岁;病程3个月~12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7~70岁;病程4个月~10年。临床症状以腹泻(95例),粘液血便(60例)为主,大便次数每天3~10余次,腹痛者60例,肛门下坠里急后重者25例。常规行结肠镜检查,镜下表现以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血管纹理不清、弥漫分布、粗糙呈细颗粒状、质脆易出血,多发性溃疡为主要表现。病变范围以结肠镜和结肠造影确定,均排除克隆病、肠结核、结肠肿瘤及息肉等病变。发病部位在直肠20例,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50例,其他部位25例。……

    作者:张洪英;张朋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148例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方法:治疗组148例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对照组126例用654—2及乳酸菌素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81.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较好。

    作者:王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们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较为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慢性结肠炎之发生,主要为脾胃气虚,又加外感风寒,风湿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即可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张景岳说:“泄泻之无不由脾胃。”指明了泄泻与脾气气虚的关系至为密切。临床上将慢性结肠炎分为脾胃气虚挟湿型、脾胃气虚寒湿型二类,其表现均为腹痛、泄泻、粘液便等症状为主。 1 护理方法 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意义,并介绍同类患者的治愈情况,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作者:刘金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芎芷蜈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5例

    笔者自1985年以来,用自拟芎芷蜈蝎汤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大63岁,小29岁;病程长18年,短6个月。 诊断标准:均以剧烈头痛为主诉,且部位固定,来去突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符合血淤型头痛。均由县级以上医院经CT、颅脑多普勒超声波及有关理化检查,排除急性脑血管病变、高血压、脑肿瘤等颅内器质性病变及感染、中毒等疾病所致的头痛。……

    作者:肖耀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悬带牵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8例

    我院自2001年1月~2001年10月,采用悬带牵引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小17岁,大62岁,平均38岁。椎体前缘压缩<1/2者14例,椎体前缘压缩>1/2者8例,压缩伴前缘断裂2例,压缩伴不同程度脱位2例,伴椎板骨折2例;骨折部位为胸11椎2例,胸12椎10例,腰1椎16例,其中3例伴有轻微神经症状,均无截瘫。……

    作者:万佳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验一则

    陆某,女,32岁,1993年6月17日就诊。精神失常2日,在家乱砸东西,打人骂人,县精神卫生中心医师给服氯丙嗪等未能控制发作。诊见患者蓬头垢面,口中骂声不断,拿扫把欲追打其夫,屋内各种物品砸扔满地。见笔者进门,在女儿规劝下,渐渐停止打砸,但仍胡言乱语不断。好言令其坐下,望见面红目赤,舌红苔黄燥,口气臭秽。述胸中满闷,心中烦热,日夜不眠,家人诉其大便干结,5日不解,尿少黄赤,臭气浓烈,脉弦数有力。证属邪热上扰,心神不……

    作者:顾文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知柏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

    笔者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6例,女26例;年龄16~45岁;病程3月~10年。无明显发病原因,表现为口腔溃疡处疼痛,不能进食酸、辣味食物,多伴有大便秘结。查口腔颊、唇、舌边、舌背部有米粒或黄豆大小不等的多处溃疡,溃疡点周边红肿隆起,中间凹陷,上覆黄苔。多此愈彼起,女性在经期前后出现。……

    作者:杨宏智;哈力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双柏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380例

    自1998年1月至今,我们采用双柏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38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80例中,男260例,女120例;年龄7~60岁,平均33岁;病程24~72小时;肿胀、疼痛、跛行304例,肿胀、疼痛不能着地行走76例。 2 治疗方法 双柏散220g,冰片31g,凡士林适量。双柏散加冰片、凡士林研磨均匀。将双柏膏均匀平摊于棉垫或纱布上,厚度以0.2~0.5cm为宜,涂布范围应超出病灶1~2cm,敷贴于患处,绷带包扎固定,松紧适宜,保持关节功能位置,每剂药敷8~10小时,日1剂,连续敷4~7天。……

    作者:黄小萍;陈结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腮腺炎性睾丸炎30例

    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加味消毒饮内服配合仙人掌外敷治疗腮腺炎性睾丸炎3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中年龄小15岁,大36岁,平均21.5岁;病程短3天,长8天,平均5.2天。均有腮腺炎发病史,一侧睾丸炎者24例,双侧睾丸炎者6例。……

    作者:郑文通;邓平荟;林小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仙方活命饮治疗肛痈72例

    笔者采用仙方活命饮内服外洗治疗肛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18~45岁57例,46岁以上15例;病程短1天,长5天;皮下脓肿14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2例,粘膜下脓肿9例,直肠后间隙脓肿11例,肛门后间隙8例,肛管粘膜下脓肿8例,其它10例。……

    作者:李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举隅

    笔者用中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较好,兹举例如下。 李某,女,33岁,已婚,生有一子。左侧乳房右下方可触及0.8cm×0.6cm肿块,右侧乳房左上方可触及0.5cm×0.6cm肿块,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与皮肤粘连,推之移动,在月经前3~4天疼痛加重,经后疼痛减轻。经用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检查,确诊为双侧乳腺小叶增生,给三苯氧……

    作者:柯玲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周平安治疗外感燥咳经验

    周平安系北京东直门医院教授,从事医疗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外感咳嗽,兹就其治疗外感燥咳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燥咳并不少见,此乃因“风为百病之长”,四时皆可致病,久必化燥;秋季燥邪当令,易感燥邪;或久居空调之室,或冬天生炉取暖,室内空气混浊干燥,而为燥邪所伤;或嗜食辛辣烟酒、油炸等热性食物,或温阳之品致火旺生燥,寒性收敛,腠理固密,无汗而燥。若出现典型症候者,以桑杏汤治之多有佳效。但临床症候往往错综复杂,常有兼夹之证,以燥热夹湿尤为多见。两邪相搏,病势更剧,其咳为缠绵,极易转为内伤阴虚咳嗽和痰湿咳嗽,病情更加顽固难愈。燥热与湿相搏,一则肺气被敛,宣降失司,津停为湿;二则气机失和,气血不畅,津液输布受阻,湿邪更加胶着难化,故形成难治之顽咳。……

    作者:晁卫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外用治疗宫颈糜烂109例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998年1月~2001年12月,我们用中药治疗宫颈糜烂2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18例中,年龄小于25岁18例,25~50岁180例,大于50岁20例。轻度132例,中度80例,重度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9例,两组症状、体征、发病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作者:高燕;焦风梅;任亚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白癜风胶囊及白癜净治疗白癜风78例

    白癜风是由后天性色素代谢引起的散在或融合成片的皮肤色素脱失症。我们自1998年2月~2001年8月应用白癜风胶囊与白癜净治疗白癜风,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8例中,男44例,女34例;年龄5~50岁。局限型32例,皮节型2例,散发型12例,泛发型16例,颜面肢端型16例。病程1个月~1年34例,1年~3年25例,3~5年14例,5~10年3例,10年以上2例。进展期29例,静止期37例,好转期12例。伴严重内脏合并症和有光敏性皮炎病史者不作为治疗观察病例。……

    作者:纪文平;黄义福;武汉玉;陈智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牵引结合悬扳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牵引结合悬扳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用牵引结合悬扳推拿法治疗,对照组只用牵引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8.72%,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痊愈率27.78%,总有效率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牵引合悬扳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有效、安全、治愈率高的特点。

    作者:曾少平;彭建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血府逐淤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86例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视网膜血管病。是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其分支发生栓塞所引起的视网膜血液回流障碍或中断,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以视网膜上大片火焰状、放射状浅层出血及渗出为特征。2000~2002年,我们以血府逐淤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本病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86例(101眼),男52例,女34例;年龄小31岁,大72岁,平均50.6岁;病程短1天,长7个月;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7眼,分枝阻塞64眼。其中糖尿病患者28例,视力均低于0.3。……

    作者:汪浩;宋双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5例

    采用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15例,女30例;年龄小21岁,大56岁;病程1年以内10例,2~5年32例,5年以上3例。均行纤维肠镜检查确诊,病变累及直肠者15例,累及乙状结肠者20例,累及直肠、乙状结肠者10例。……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慢性肝炎证治初探

    慢性肝炎多以脏腑功能失调、虚实错综为特征,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故临证治疗应辨证论治,知常达变。现笔者将临诊所得作如下探讨。 1 补脾益肾当为治疗本病的首要治法 祖国医学虽无慢性肝炎这个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似属虚损范畴,主要是肝、脾、肾虚损。该病起病之初,病位在肝,肝病及脾,故以肝脾两经症候为多见。若邪踞日久,穷必及肾,往往在湿热邪毒留恋、肝脾功能失调的同时,多易出现肾虚见症。笔者认为慢性肝炎在治肝的同时必须先补脾,而又须兼顾补肾。……

    作者:徐大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