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举隅

柯玲玲

关键词:中药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 红外线乳腺诊断仪, 肿块, 周围组织, 疼痛, 乳房, 皮肤粘连, 月经前, 已婚, 移动, 三苯, 疗效, 检查
摘要:笔者用中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较好,兹举例如下。 李某,女,33岁,已婚,生有一子。左侧乳房右下方可触及0.8cm×0.6cm肿块,右侧乳房左上方可触及0.5cm×0.6cm肿块,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与皮肤粘连,推之移动,在月经前3~4天疼痛加重,经后疼痛减轻。经用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检查,确诊为双侧乳腺小叶增生,给三苯氧……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软坚抗纤方治疗肝硬化42例

    1998年4月~2000年8月,我们用活血软坚抗纤方治疗肝硬化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采用1993年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第5届学术会议制定的肝硬化临床诊断标准。78例中,男51例,女27例;大68岁,小32岁,平均43岁;病程长11年,短半月;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者61例,嗜酒者11例,血吸虫病史者3例,其它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

    作者:朱建明;徐桂英;潘小红;董爱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仙方活命饮治疗肛痈72例

    笔者采用仙方活命饮内服外洗治疗肛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18~45岁57例,46岁以上15例;病程短1天,长5天;皮下脓肿14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2例,粘膜下脓肿9例,直肠后间隙脓肿11例,肛门后间隙8例,肛管粘膜下脓肿8例,其它10例。……

    作者:李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46例

    口腔颌面部慢性炎症多由外伤、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所致,导致创口经久不愈,长期渗液溢脓,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慢性化脓性炎症46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中,男31例,女15例;16~30岁12例,31~40岁15例,41~60岁13例,60~69岁6例。颧骨部创面炎症4例,颊部瘘道7例,颌下间隙反复肿胀9例,翼颌问隙炎症3例,颞下间隙慢性炎症6例,颌下间隙包块及瘘道13例,上下颌骨骨髓炎4例。……

    作者:刘朝强;姚杰良;李翠碧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周平安治疗外感燥咳经验

    周平安系北京东直门医院教授,从事医疗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外感咳嗽,兹就其治疗外感燥咳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燥咳并不少见,此乃因“风为百病之长”,四时皆可致病,久必化燥;秋季燥邪当令,易感燥邪;或久居空调之室,或冬天生炉取暖,室内空气混浊干燥,而为燥邪所伤;或嗜食辛辣烟酒、油炸等热性食物,或温阳之品致火旺生燥,寒性收敛,腠理固密,无汗而燥。若出现典型症候者,以桑杏汤治之多有佳效。但临床症候往往错综复杂,常有兼夹之证,以燥热夹湿尤为多见。两邪相搏,病势更剧,其咳为缠绵,极易转为内伤阴虚咳嗽和痰湿咳嗽,病情更加顽固难愈。燥热与湿相搏,一则肺气被敛,宣降失司,津停为湿;二则气机失和,气血不畅,津液输布受阻,湿邪更加胶着难化,故形成难治之顽咳。……

    作者:晁卫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遗尿39例

    笔者用针刺治疗遗尿症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9例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小5岁,大21岁,平均6.7岁。每周尿床在2次以上;病程短1.5个月,长2年,平均4.3个月。其中脊椎裂或隐性脊椎裂者12例,占30.8%。……

    作者:蔡宏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周玉麟调理小儿脾胃经验

    江苏省老中医周玉麟主任医师行医50余年,医术精湛,在诊治小儿脾胃病方面独具特长,现撷其梗概,简介如下。 调理小儿脾胃重视“健脾不在补,贵在运”。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机蓬勃,对水谷精微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小儿脏腑娇嫩,脾胃机能尚未完善健全,故调理小儿脾胃就要从其生理病理特点入手,“健脾不在补,贵在运”。……

    作者:高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六味地黄汤双向调节作用临床运用举隅

    六味地黄汤是治疗阴虚证的方剂,笔者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对某些病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现举例如下。 1 癃 闭 聂某,男,62岁,1989年9月诊。1989年8月因脑血管意外而致偏瘫入院。经西药、针灸等治疗,病情趋于稳定,后小便点滴不通,靠导尿维持。面色如常,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24g,山药20g,枣皮、泽泻、茯苓、车前仁、制附片(先煎)、川牛膝各10g,肉桂6g。日1剂,分3次服,服4剂排尿功能完全恢复。……

    作者:聂代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75例

    排卵功能障碍是妇女不孕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表现为慢性无排卵或排卵异常,包括未破裂卵泡黄素化或黄体缺陷与黄体功能不足。相当一部分不孕症患者因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和排卵稀发,以致无受孕机会或受孕机会大为减少。笔者自1995~2000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7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75例中,年龄20~25岁20例,26~30岁37例,31~35岁10例,36岁以上8例;婚龄2~5年51例,6~10年24例;原发不孕49例,继发不孕26例。……

    作者:陈金荣;侯思理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调冲消癖饮治疗乳腺增生85例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主、间质慢性增生的总称,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我们应用自拟调冲消癖饮治疗乳腺增生85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85例均为女性,18~20岁3例,20~30岁32例,31~40岁37例,41~51岁13例;已婚者57例,未婚者28例;病程长8年,短2周,1~2年者约占75%。经前乳房胀痛明显者79例,其中12例伴有附乳腺胀痛;有月经不调者28例;乳头溢液者12例;单侧肿块25例,双侧肿块60例。……

    作者:庄楚珊;朱嘉扬;陈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9例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们自1998年以来用自拟通络汤治疗本病6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3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9例,男32例,女37例;年龄36~65岁,平均52.8岁;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65例;糖尿病病程6个月~18年,平均7.5年;周围神经病变3个月~11年,平均3.5年。对照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37~65岁,平均50.4岁;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32例;糖尿病病程6个月~19年,平均7.2年;周围神经病变4个月~10年,平均3.8年。全部病例均符合WHO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依据,即四肢感觉异常,肢体四肢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电生理检查,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小于45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小于40m/s,同时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神经病变。……

    作者:瞿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举隅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近几年来笔者运用经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湿痹 刘某,男,41岁,1998年6月20日初诊。近半年来自感两上肢关节酸痛沉重,疼痛部位不移,以两手指关节为甚。实验室检查提示抗溶血型链球菌“O”833u,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20mm/h。曾用抗生素、激素、水杨酸类药物及中药治疗效果不著。近1周来,因气候潮湿,阴雨绵绵,自觉两关节酸痛加重,手指关节肿胀,周身困倦,恶风寒而无汗,纳食少思,舌苔白腻舌质淡红,脉濡细。依据患者关节痛处不移,沉重酸痛的特点,辨为湿痹。然而患者恶风寒而无汗尚知其邪在表。治宜祛风散寒,健脾祛湿。方选麻杏薏甘汤加味。麻黄、甘草各5g,杏仁、桂枝、半夏、防风各10g,羌活15g,苡仁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药进5剂,酸痛减轻,微汗出,恶风除,苔腻化。再守上方续进10剂,疼痛基本消失。后以六君子汤加减调至旬日,复查抗溶血型链球菌“O”已恢复正常,类风湿因子弱阳性,随访2年来未再复发。……

    作者:武子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卵巢囊肿12例

    笔者自1999年10月~2002年2月用中药治疗卵巢囊肿12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中,20~30岁3例,30~40岁6例,40~50岁3例;月经正常者9例,无规律者2例;伴腹胀者2例。B超提示为单纯性卵巢囊肿,单侧者11例,双侧者1例。囊肿小者3.6cm×4.0cm,大者6.2cm×5.6cm。肿瘤位于子宫一侧或双侧,呈囊性,活动度好,无压痛。排除恶性肿瘤。……

    作者:徐志敏;王风;柳琴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排石汤治疗尿石症60例

    笔者自拟排石汤治疗尿石症6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温志鹏;曾小粤;邓永榆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室女崩漏证治浅议

    崩漏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气不足、脾气虚弱、血热或血淤等影响冲任功能,冲任不固而经血逆乱。治疗时把握病机,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法,可收到满意疗效,浅议如下。……

    作者:张梅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观察

    我们自1996年来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5例均按1993年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的诊断标准确诊。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8岁;病程3个月~12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7~70岁;病程4个月~10年。临床症状以腹泻(95例),粘液血便(60例)为主,大便次数每天3~10余次,腹痛者60例,肛门下坠里急后重者25例。常规行结肠镜检查,镜下表现以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血管纹理不清、弥漫分布、粗糙呈细颗粒状、质脆易出血,多发性溃疡为主要表现。病变范围以结肠镜和结肠造影确定,均排除克隆病、肠结核、结肠肿瘤及息肉等病变。发病部位在直肠20例,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50例,其他部位25例。……

    作者:张洪英;张朋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136例

    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36例均为中医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48例,女88例;年龄大75岁,小12岁;病程长8个月,短5天。均有近期感冒病史,经治疗后其他症状消失,唯咳嗽未愈或较前加重。其特点是喉痒则咳,或咳必喉痒,甚者呛咳不断。以致面红目赤,努力咳出少许痰液方稍止。偶遇冷热或异味刺激,或大声说话即喉痒咳嗽又作。检查咽部可见粘膜慢性充血,或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经胸部X线透视和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作者:李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180例观察

    我们应用综合疗法(包括吸氧、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及其它对症治疗)加用清肺汤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3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慢性肺心病心衰共358例,随机分为联用组180例,单用组178例;其中男162例,女196例;年龄44~82岁,平均62岁;心衰Ⅱ度241例,心衰Ⅲ度117例。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作者:韩英;邱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耳穴贴压配合拔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64例

    笔者用耳穴贴压配合拔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64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64例中,男34例,女30例;20岁以下15例,20~30岁27例,30岁以上22例;病程短1天,长2个月;左侧38例,右侧26例;风寒证59例,风热证5例。……

    作者:赵永海;王斌;徐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

    笔者自1998年至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大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观察

    笔者2001年1月~12月,用牵引、理疗、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作者:王海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