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观察

李霖

关键词: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比索洛尔, 依那普利
摘要: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加依那普利组(A组)48例和依那普利组(B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A峰/E峰比值(A/E比值) 、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治疗前后LVEF、CO、LVDd无变化(P>0.05);A/E比值、LVMI、IVST、LVPWT均明显下降(P均<0.01),但A组较B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比索洛尔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能显著逆转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改善预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母龄年轻化生育Down综合征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Down综合征患儿母亲年龄与发病关系.方法分析150例母龄年轻化生育Down综合征的原因,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法制作和作G带处理及核型分析.结果 150例发现母亲年龄<30岁占86.00%(129/150),>35岁占6.67%(10/150),第1孕1胎占70.67%(106/150).亲代遗传来的只有9例罗伯逊易位型占6.00%(9/150).其余皆为突变型的21三体染色体.结论环境污染以及化学物品、X射线、感染、农药等是导致母龄年轻化生育Down综合征的直接原因,应引起社会及人们的关注.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儿泪囊炎184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84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局部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术,同时辅予局部点抗生素眼液、口服抗生素治疗.结果 184例患儿256眼经1周~2个月治疗,治愈率为98.83%.结论对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早期治疗,采取综合系统治疗方法效果满意.

    作者:徐文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梗塞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9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患者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出MCA狭窄者75例,无狭窄者54例,比较分析MCA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比较MCA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年龄、性别、饮酒、心脏病及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因素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比较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因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发现高血压和吸烟与脑梗塞患者MCA的狭窄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吸烟是脑梗塞患者MCA狭窄的危险因素.

    作者:邱德贵;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流行性腮腺炎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干扰素α-2a治疗.结果观察组在腮腺肿胀减轻时间,退热时间和降低血、尿淀粉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干扰素α-2a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妙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OCTER-JEPAN型18G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在CT引导下对32例肺占位性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32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中,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癌者26例,转移癌3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1例.术后并发少量气胸5例(15.63%),痰中带血4例(12.50%),均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技术是肺内病变定性诊断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朝林;张海平;苏辉;王向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糖、血脂的变化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0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检测.结果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C、TG,LDL-C、FPG、2hPG 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1或0.05).结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与血糖、血脂异常有关,它们共同参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陆建建;许春平;曾波;黎素军;梁伟东;龙海秋;林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阻滞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健康足月初产妇,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PCEA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镇痛效果,产后24h、48h血浆泌乳素(PRL)浓度的变化,产后阴道流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产妇在术后24h、48h的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48h血浆PRL水平显著较对照组高,肠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或0.05);但两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PCE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促进泌乳素的分泌及肠功能恢复,产后恢复较好.

    作者:农桂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66名云南白族青年身高遗传率调查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对白族人群身高的影响.方法调查19~36岁266名云南白族青年,用直线回归方法以亲-子身高之间的回归系数估计子代身高的遗传率.结果男女总体遗传率的点估计值为71.4%,而男性遗传率的点估计值为53.4%,女性遗传率的点估计值为51.4%.结论白族青年的身高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而遗传因素所起作用略为大些.

    作者:吴荣敏;段雪雁;李传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透视护患纠纷提升护士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步提高.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统计调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我国各级、各种类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发生,平均上升了22.9%[1].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不但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还降低了医院信誉.护理工作作为直面临床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必然成为纠纷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提升护士素质,防范、化解护患纠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唐萍萍;农天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探讨

    整体护理是适应护理改革和社会发展新形势需要的新模式、新方法.现结合我院手术的护理实践,对2002年1846例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体会到要保证整体护理在手术室顺利开展与深化,必须认真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视实验教学发挥师生互动作用

    医学对实验课的要求很严格,需要师生的积极配合,因为实验课可以验证理论,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为以后临床工作打好基础,因此实验课至关重要.笔者对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实验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永毅;赵善民;晋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目的寻找减轻和预防外伤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40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判定病人精神紊乱症状,观察病人精神障碍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痊愈30例,好转10例.结论对外伤性病人的精神障碍采取防治结合,对症护理,改善环境,益智活动,情感支持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罗前颖;李风英;罗美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小儿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小儿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高压氧、防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应用呼吸兴奋剂、防治并发症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3mg/kg·h-1静脉推注,意识清醒后,按10μg/kg·h-1静脉滴注4~6h,每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昏迷时间(3.82±1.75h)较对照组(7.40±4.05h)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迟发性脑病发病率(2.50%)较对照组(21.87%)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病死率(2.50%)较对照组(21.87%)明显降低(P<0.05).结论纳洛酮加高压氧治疗小儿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检测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症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病变程度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对63例经CT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证实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进行血浆ET和NO水平检测.结果动脉硬化组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脉硬化Ⅲ期ET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均<0.01);NO含量显著低于Ⅰ期、Ⅱ期(P均<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展过程中ET处于高水平,而NO处于低水平.血浆ET和NO的检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全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门诊抽血室开展亲情服务护理体会

    我院是年门诊量达80多万人次的三甲综合性医院,日门诊抽血量约500人次.病人流动性大,接触时间短暂,抽血大部分需空腹抽取.在7:30~10:00Am是病人抽血高峰期,加上病人对抽血知识了解较少,因恐惧易产生焦虑、烦躁的心理.护士在抽血高峰时因繁忙易产生紧张、焦虑、烦躁情绪,常因各种原因导致护患矛盾发生.门诊抽血室开展亲情服务1年来,护士转变护理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处处体现护理人文关怀.把热情接、细心问、耐心听、主动帮、亲切送贯穿于护理实践工作中.

    作者:练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足月未临产孕妇,随机分为卡孕栓加催产素组(即研究组40例)及催产素组(即对照组40例),研究组胎儿胎盘娩出后宫底内放卡孕栓1mg,同时给予静脉点滴催产素10u.对照组胎儿胎盘娩出后静脉注射催产素20u.以上两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治疗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较好预防术后出血,用药方便、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刘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以双下肢对称瘫痪表现的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因多尿、多饮1周,双下肢瘫痪1天入院.入院前1周无诱因出现口干多尿、多饮,尿量与饮水量各约有2500~3000ml/24h,入院前1天出现双下肢瘫痪,不能站立,无头晕头痛,无呕吐发热,无肢体麻木、抽搐,无排尿困难及大小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5年,未规则服药,余病史无特殊.

    作者:吕以培;黄载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青少年渐进多焦点近视眼镜控制近视发展的观察

    目的了解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或减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效果.方法选择近视患者167例,年龄6~19岁,据双眼屈光参差≤-2.50D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78例(156眼),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对照组89例(178眼),配戴普通眼镜.两组病人戴镜后每6个月复查屈光度,以12个月后复查资料作为统计,进行分析.结果屈光度无变化,研究组141眼(90.38%),对照组98眼(55.06%);屈光度增加,研究组15眼(9.62%),对照组80眼(44.9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中、低度近视效果较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疗增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 对鼻咽癌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副作用.方法将62例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增敏组:将甘氨双唑钠800mg/ m2的剂量,30min内静脉滴注后于1~3h内行常规放疗,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共21次.对照组:6MV X线常规外照射,鼻咽癌原发灶DT 68~70Gy/ 7周,颈转移灶DT64~66Gy/ 6.5~7周.计算肿瘤部分缓解(PR)剂量和完全缓解(CR)剂量,并观察副作用.结果鼻咽癌原发灶和颈转移灶达CR时放射增敏比(SER) 分别为1.32和1.31.增敏组和对照组鼻咽癌原发灶CR分别为90.32%(28/ 31)、67.74%(21/ 31),P<0.05;颈淋巴结转移灶CR分别为80.65%(25/ 31)、58.07%(18/ 31),P<0.05 .增敏组达到PR和CR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主要副作用为粘膜、皮肤反应,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鼻咽癌原发灶及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放疗敏感性,提高鼻咽癌近期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能否降低放疗总剂量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谭洁媚;李明毅;丁小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病毒唑雾化吸入给药方式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20例12岁以下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在同样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病毒唑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主要体征和体征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采用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效果优于静脉给药.

    作者:欧阳月仙;罗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