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芪蝎龙搜风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78例观察

李馥媛

关键词:固本汤, 治疗组, 无显著性差异, 年龄, 支气管哮喘, 统计学处理, 门诊患者, 临床资料, 疗效明显, 反复发作, 可比性, 对照组
摘要:笔者用自拟芪蝎龙搜风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78例疗效明显,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49例,均系门诊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20~82岁.对照组71例,男40例,女31例;年龄18~80岁.两组病程均为12~60年,并呈反复发作.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降逆止呕汤合枢丹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逆止呕汤合枢丹对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将78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39例,中西医结合组用降逆止呕汤合枢丹治疗,西药组只有枢丹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降逆止呕汤合枢丹治疗肿瘤化疗所致呕吐效果好.

    作者:楼银妹;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青光眼研究进展

    青光眼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神经以外的因素导致的视神经疾病.普遍认为的危险因素是眼压.但是,许多青光眼病人即使眼压已降至正常,患者的神经损害仍在继续[1];另外,六分之一的青光眼患者虽没有眼压升高,却也存在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因此,青光眼的发病尚有许多未知的原因.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也将上升,青光眼将成为继白内障后第2位致盲原因.青光眼治疗的终目的是阻止视神经损害,保护视功能.而传统中药治疗青光眼除降眼压外,尚有全身调节及调节视神经营养等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包辉英;吴国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观察

    2001年3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针灸配合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31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在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5例,男70例,女85例;年龄6个月~86岁,平均44.2岁;病程1d~9a.对照组155例,男68例,女87例;年龄4~72岁,平均40.5岁;病程13h~7a.192例有受风寒史,105例有或曾有侧耳后痛,118例无明显诱因.两组患者在性别(经χ2检验)、年龄、病程(经t检验)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符合<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学>[1]面神经病的诊断标准.

    作者:李纯;陶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桂枝汤加减应用体会

    笔者用桂枝汤加减治疗各种疾病获较好疗效,举例如下.例1:张某,女,24岁,2002年11月14日初诊.无诱因突发右侧腰臀部疼痛,并向下放射至窝部,向前弯腰和行走时疼痛加重,伴有麻木、困重感.1周前曾口服布洛芬、双氯灭痛、维生素B13d,症状稍减轻,停药后疼痛又加重.

    作者:骆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皮肝穿刺局部注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观察

    目前对原发性肝Ca<3cm单发者仍首选手术切除,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而对中晚期不能切除或无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则以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为主,又有些病人因年迈、体弱、家族性疾病、术后复发,不能耐受反复肝动脉灌注治疗.1999~2002年,我们在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中给予肝动脉化疗1次后,进行局部药物注射姑息性治疗,取得较好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鸿飞;李庆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上肢神经炎30例观察

    上肢神经炎常见的有尺神经麻痹、桡神经麻痹、正中神经麻痹等,发病过程先是疼痛和皮肤感觉障碍,其次出现运动障碍及肌肉麻痹或萎缩.持续数周或数月.桡神经麻痹可引起各伸肌广泛瘫痪,因此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不能旋后,有旋前畸形、拇指内收畸形.正中神经麻痹可出现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故拇指不能对掌,不能与手掌平面形成90°角,不能用拇指指腹接触其他指尖.大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畸形.尺神经麻痹以骨间肌和拇收肌明显,次为小鱼际肌群.骨间肌麻痹,手指外展与内收动作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指的夹力减弱或消失,小指常处于外展位,而不能与环指并拢或爪形手畸形.笔者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上肢神经炎3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陈嘉莹;吴海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硝矾散浸泡治疗手足癣体会

    手足癣多由感染湿热毒气、蕴积皮肤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所致,症状为手足皮肤浸渍、水泡、脱屑、溃烂、瘙痒难忍,且具广泛的接触传染性.笔者于70年代得一民间老中医验方硝矾散,多年来用其浸泡治疗手足癣,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现代研究资料表明,手足癣为浅部真菌病,其致病菌主要是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以红色毛癣菌致病力强,不易控制,成为手足癣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常分为浸渍型、水泡型、鳞屑型,浸渍、水泡型极易发生继发感染,如继发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作者:何定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1例

    近年来笔者用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1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小11个月,大9岁;发病时间1~5d.临床表现为气喘,气急,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喉间痰鸣等.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X线检查示肺过度充气,透明度增高.均因气候骤变或接触过敏物而发作.中医辨证为热性哮喘18例,寒性哮喘19例,寒热夹杂4例.

    作者:李风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证治体会

    笔者在临床上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治疗乙型肝炎,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马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骨折32例

    笔者1992~2003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开放性骨折3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大61岁,小10岁,平均36岁.损伤部位以小腿为多见.

    作者:陈小英;杨玲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疗效观察

    我们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3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9例均为1999~2001年住院及门诊病人,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制定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46例,女23例;年龄19~46岁,平均35.7岁;病程1~7年,平均2.6年.血清HBV DNA、HBsAg、HBeA均阳性,并排除血清HCV、HDV阳性.谷丙转氨酶(ALT)>正常4倍,谷草转氨酶(AST)>正常2倍.其中CHB轻度29例,中度40例.治疗前心电图、肾功能、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正常.近6个月内未接受干扰素及其它抗病毒药物治疗.69例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5例.

    作者:于培龙;刘朝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观察

    笔者自1999年以来,以中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心衰4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78例,均为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0~81岁,平均59岁;原发病为冠心病18例,高心病13例,风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55~76岁,平均60岁;原发病为冠心病19例,高心病12例,风心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治疗组中心气阴虚者9例,心肾阳虚者10例,气虚血淤者21例.

    作者:杜宗礼;李正兰;王笑梅;翟艳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颈舒胶囊治疗颈椎病170例观察

    自2003年4月以来,笔者用本院自制颈舒胶囊治疗颈椎病(交感神经型、脊髓型颈椎病除外)17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诊断分型.共23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70例,其中住院患者68例,门诊102例;男93例,女77例;年龄大75岁,小22岁,平均48.5岁;颈型42例,神经根型57例,椎动脉型39例,混合型(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症状、体征)32例;病程短15天,长10年;颈部有明显外伤史者57例,有明显受寒及劳累史者91例,长期从事伏案工作者109例.对照组63例,其中住院患者33例,门诊30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大76例,小24岁,平均50岁;颈型16例,神经根型20例,椎动脉型14例,混合型13例;病程短13天,长11年;颈部有明显外伤史者13例,有明显受寒及劳累史者29例,长期从事伏案工作者37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郭剑华;马善治;刘渝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清宫化膜汤治疗药物流产不全85例

    目前,米非司酮序贯米索前列醇片用于终止早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服药后仍存在出血多,出血持续时间长,流产不全等缺点.笔者自1998年以来,自拟清宫化膜汤治疗药物流产不全8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5例均为药流不全而建议清宫手术者.年龄20~25岁35例,25~30岁39例,30~35岁11例;未育者58例,已育者27例;孕期为38~49天;均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药流后阴道持续或反复出血,出血时间为10~22d.B超检查示宫内胎膜残留.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耳压治疗痤疮130例

    笔者以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痤疮13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130例中,年龄小15岁,大45岁;病程0.5~3a.其中肺经风热型45例,脾胃湿热型49例,冲任不调型36例.

    作者:王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7例观察

    笔者以黄芪为主药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67例,为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患者,均符合1992年卫生部制定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中VMC的诊断条件,一般情况较好,无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虽病情较严重,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但心电图仍显示ST段或T波低平或倒置未恢复正常.67例分两组.观察组47例,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20~46岁,平均33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18~46周岁,平均32周岁.病程1个月以下29例,1~3个月20例,4~6个月16例,6个月以上2例.有心悸、胸闷、胸痛观察组31例、对照组18例.乏力观察组45例、对照组20例.频发性室性早搏观察组17例、对照组9例.频发性房性早搏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阵发性心动过速观察组3例,对照组无.ST段或T波低平或倒置观察组11例、对照组5例.

    作者:刘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PH痔上粘膜环切术33例分析

    PPH手术由于不破坏肛垫,不损伤周边皮肤,大限度的保留了肛管的生理机能,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术后肛门疼痛轻,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的优点.现对2002年1~12月33例PPH手术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盛朝阳;钱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用卡介苗及葡萄糖酸锌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与对照组用药相同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好.

    作者:林黎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鲜竹沥胶囊治疗痰热咳嗽证30例观察

    目的:了解鲜竹沥胶囊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急性支气管炎所致痰热咳嗽证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鲜竹沥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以鲜竹沥水治疗.结果:两组疗效相似(P>0.05),鲜竹沥胶囊治疗咳嗽、咯痰症状的起效时间较鲜竹沥水短(P<0.01,0.05).结论:鲜竹沥胶囊与鲜竹沥水均具有清热化痰,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的功效.

    作者:欧亚龙;杨光;陈庆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敏定喘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4例

    笔者自1997年1月~2001年10月自拟抗敏定喘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4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4例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小2岁零3个月,大12岁;病程2个月~2年3个月.常年反复咳嗽21例,冬春季发作14例,只在冬季发作9例,春季发作4例,秋季发作6例.咳嗽发作在夜间和清晨26例,夜间18例,清晨10例,均在运动后加重.干咳31例,刺激性咳嗽14例,咳而有痰9例.均有咽部轻度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16例,肺部听诊呼吸音基本正常39例;有少许干罗音13例,闻及哮鸣音2例.正位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32例.

    作者:卢卫国;吴力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