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红
笔者采用小针刀配合药物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83例,女37例;年龄18~76岁;病程1个月18例、1~3个月29例、4~6个月25例、6~12个月19例、1~2年17例、3年以上12例.对照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21~69岁;病程1个月8例、1~3个月20例、4~6月12例、6~12月5例、1~2年9例、3年以上者6例.
作者:邓延西;胡万生;陈静;熊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手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好发于拇指、中指、无名指,常伴局限性肌腱增厚,以手指伸屈受限、弹响、疼痛为特征,常交锁在屈曲或伸直位而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笔者从2002年至今,采用穴位注药配合小针刀治疗本病3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动脉采血是儿科护理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操作,然而对危重儿通气不良者,血气分析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临床诊治指标.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特制头皮针行头皮动脉采集血气标本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林国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0年以来,笔者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睾丸炎78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78例中,4~12岁10例,13~20岁21例,21~50岁38例,51~70岁9例.病程短4天,长6年.急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12例,睾丸被击伤6例,失妻性生活过度12例,长期酗酒、过食辛辣食物48例.
作者:孔庆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5例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小18岁,大63岁,平均34岁;发病时间短5天,长20年.临床表现均为单侧腰腿痛、单侧下肢麻木及肌力下降.CT摄片显示髓椎突出小0.2cm,大0.9cm,伴软骨盘钙化2例,伴隐窝狭窄11例.L3、4,L4、5,L5、S1椎间盘均有突出1例,L4、5,L5、S1椎间盘同时突出3例,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41例.
作者:杨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笔者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1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1例中,男7例,女14例;年龄30~40岁11例,41~45岁6例,46~50岁2例,51岁以上2例;病程短0.5年,长3年,平均1.5年.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地出现严重的全身倦怠感,伴有低热、头痛、肌肉痛、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或有淋巴结肿大.
作者:朱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在临证中以补益气血,调理气机,散风涤痰舒筋为基本大法,用顺风匀气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永发;何贤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归肾丸加味治疗闭经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小15岁,大42岁,平均28岁;其中已育者12例,未育者18例;原发性闭经8例,继发性闭经22例;病程1~3年.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即女子凡满18岁月经尚未来潮的为原发性闭经;既往曾有过正常月经,现停经3个月以上者为继发性闭经;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的闭经以及少女初潮后1年以内的闭经者为生理性闭经,不在治疗范围.
作者:王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已证明一些不明原因的不孕症与免疫因素有关.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均可导致不孕.有资料表明,约有10%~30%不孕女性的血清中可检出抗精子抗体.笔者在临床中对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不孕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慧兰;尚学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999年10月~2003年12月,笔者自拟健脾补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均系门诊病人.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参照第4版<内科学>中标准.120例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大83岁,小23岁,平均56岁;病程长32年,短7年,平均15.6年.咳嗽116例,咯痰110例,气短25例,喘息22例;肺部有湿性罗音60例,干性罗音42例.
作者:陈云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李孔定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医、教、研近60年,临床善用栀子豉汤加味治疗内科疑难病症,兹整理简述如下.1失眠赖某,女,70岁,1997年5月28日诊.失眠难寐,寐中易醒,咽中干热,头昏心烦,手足心烧,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沉弦.诊为失眠,证属阴虚火炎,心肾不交.治以益阴清热,交通心肾.栀子、仙灵脾各12g,淡豆豉、牡蛎、青蒿、知母各30g,丹参20g,白薇、桑叶15g,甘草3g.水煎分服,2日1剂.服3剂后睡眠改善,头不昏,心不烦,咽中和,小便清,遂以知柏地黄丸善后.
作者:袁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急性加重期可有呼吸衰竭,造成严重低氧血症和动脉血PaCO2升高.机械通气是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措施,现将我们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耿秀芳;焦晶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例1:李某,女,33岁,2002年9月10日初诊.因高热10天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住院治疗半个月,热退而出院.7天前开始形寒肢冷,食欲不振,四肢无力.1天前突起颜面浮肿,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动则汗出,心悸,月经延期2周,溲少,舌淡胖且紫、苔白腻,脉细弱.血、尿、B超及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此为湿邪羁留,阳气衰微,温化无权.治以温肾利水.方用真武汤加味.制附子、陈皮、川桂枝各10g,猪苓、茯苓各20g,白术、白芍、泽泻各15g,苡仁30g.每日1剂,水煎温服.服5剂后浮肿消退,肢末转温,月经已潮.原方去猪苓,加党参30g,黄芪20g,以增健脾益气之力,续进10剂而愈.
作者:黄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3年3月~2004年12月,笔者用倍他司汀注射液加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颈复康颗粒治疗颈性眩晕30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5~65岁,病程1~15年.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6~72岁,病程3~20年.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清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吸收不良综合征又称吸收-消化不良综合征.系由多种疾病所致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而造成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腹泻,体重减轻,或腹痛腹胀、倦怠乏力、消瘦等症状.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失健,吸收消化功能失职,则会引起腹胀、便溏、食欲不佳、消瘦等.
作者:陈新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王某,女,26岁,1984年3月4日诊.已婚4年,婚后一直不孕,经多处医治无效.自青春期起从未有过月经.16岁时突然大咯血1次,血量约300ml左右,在当地医院检查均排出肺、胃出血之病.自此以后每隔3~6月即发生1次大咯血.因考虑到从未来过月经,即到某医院进行妇科检查,经输卵管充液造影,确诊为子宫发育不全--幼稚型子宫不孕症.给予乙稀雌酚0.5~1ml,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20天为一疗程,同时坚持基础体温的测量.
作者:蒲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们自2003年6月~2005年4月用富诗坦联合大黄白及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90例,均为有呕血和(或)黑便,并经内窥镜确认的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56例,女34例;年龄18~72岁,平均38.5岁;出血量在500ml以下者18例,500~1000ml者58例,1000ml以上者14例.出血时间0.5h~3d70例,3~7d16例,7d以上4例.其中原发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8例,胃溃疡30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出血量、出血时间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董桂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恶性肿瘤病人在放化疗中常引起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下降.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细胞减少3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阮书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老师陈大蓉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对肝郁所致的多种妇科疾病的辨证施治颇有心得.现将其从肝论治妇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向阳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用山楂饮配合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72例,均为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5~66岁,平均56岁;病程6~70个月.合并高血压病8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4例.空腹血清胆固醇(TC)6.40~8.60mmol/L,甘油三脂(TG)1.90~3.60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4.50~6.20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0.90~2.0mmol/L.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4~65岁,平均55岁;病程5~71个月.合并高血压病7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3例.TC6.35~8.50mmol/L,TG1.89~3.61mmol/L,LDL-C4.48~6.19mmol/L,HDL-C0.91~2.1mmol/L.
作者:华伟;李有跃;王仁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