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幼稚型子宫不孕症治验1例

蒲梵

关键词:幼稚型, 子宫, 大咯血, 月经, 乙稀雌酚, 医院, 妇科检查, 基础体温, 发育不全, 不孕症, 胃出血, 输卵管, 青春期, 造影, 已婚, 测量
摘要:王某,女,26岁,1984年3月4日诊.已婚4年,婚后一直不孕,经多处医治无效.自青春期起从未有过月经.16岁时突然大咯血1次,血量约300ml左右,在当地医院检查均排出肺、胃出血之病.自此以后每隔3~6月即发生1次大咯血.因考虑到从未来过月经,即到某医院进行妇科检查,经输卵管充液造影,确诊为子宫发育不全--幼稚型子宫不孕症.给予乙稀雌酚0.5~1ml,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20天为一疗程,同时坚持基础体温的测量.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补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

    1999年10月~2003年12月,笔者自拟健脾补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均系门诊病人.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参照第4版<内科学>中标准.120例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大83岁,小23岁,平均56岁;病程长32年,短7年,平均15.6年.咳嗽116例,咯痰110例,气短25例,喘息22例;肺部有湿性罗音60例,干性罗音42例.

    作者:陈云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小儿头皮动脉采集血气标本体会

    动脉采血是儿科护理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操作,然而对危重儿通气不良者,血气分析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临床诊治指标.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特制头皮针行头皮动脉采集血气标本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林国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闭经30例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归肾丸加味治疗闭经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小15岁,大42岁,平均28岁;其中已育者12例,未育者18例;原发性闭经8例,继发性闭经22例;病程1~3年.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即女子凡满18岁月经尚未来潮的为原发性闭经;既往曾有过正常月经,现停经3个月以上者为继发性闭经;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的闭经以及少女初潮后1年以内的闭经者为生理性闭经,不在治疗范围.

    作者:王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益气活血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

    笔者从2000~2003年用益气活血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中,男49例,女71例;年龄大66岁,小30岁,平均45岁;病程长10年,短1周,平均4年.

    作者:王晓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藿香正气液促进小鼠肠推进作用的时效性和量效性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藿香正气液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肠推进的影响.方法:18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藿香正气液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90只),在相同剂量给药后的不同时相(0.5h、1.0h、2.0h、3.0h)和不同剂量(1ml/kg、5ml/kg、10ml/kg、50ml/kg、100ml/kg体重)给药后的同一时间,观察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变化.结果:藿香正气液在剂量为10~100ml/kg体重和时间为给药后1.0~2.0h的范围内,对小鼠肠推进有显著而稳定的增强效应.结论:藿香正气液促进肠动力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作者:杨国汉;胡德耀;戴裕光;卿玉玲;秦少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观察

    笔者采用小针刀配合药物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83例,女37例;年龄18~76岁;病程1个月18例、1~3个月29例、4~6个月25例、6~12个月19例、1~2年17例、3年以上12例.对照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21~69岁;病程1个月8例、1~3个月20例、4~6月12例、6~12月5例、1~2年9例、3年以上者6例.

    作者:邓延西;胡万生;陈静;熊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88例

    笔者自拟乳癖消增汤内服配合乳块立消散外敷治疗乳癖8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88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年龄21~30岁30例,31~40岁39例,41~50岁19例;已婚81例,未婚7例;病程3~6个月39例,7~12个月43例,1~3年6例;乳房肿块在左侧乳房者37例,右侧乳房者28例,两侧乳房者23例;月经前乳房疼痛或疼痛加重、月经后痛减或消失45例,动怒则乳房疼痛30例,牵引肩背、胸脊疼痛13例.肿块多呈中等硬度,活动、压痛明显,与皮肤不粘连,皮色正常.疼痛多呈胀痛、刺痛、隐痛.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即有乳腺肿块,且多伴有乳房疼痛,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排除生理性乳房肿痛、乳腺肿瘤等其他乳腺疾病.

    作者:李焕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老年癃闭验案三侧

    笔者在临床中,用中药治疗老年癃闭患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例1:郭某,男,65岁.1989年4月16日就诊.2日前小便不通,小腹胀急,急到医院行导尿术,术后仍点滴而出,小腹胀急不适.平素嗜烟酒,常咳嗽吐痰,近2天.痰黄而粘稠,尿黄而有烧灼感,口渴,口苦,咽干.诊其形体壮实,呼吸略急促,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诊为癃闭.属肺经郁热,湿热壅阻下焦,影响膀胱气化.治宜宣肺清热,通利水道.方用清肺饮合八正散加减.黄芩、黄柏、桑白皮、杏仁、木通、滑石各15g,山栀、桔梗、车前子、萹蓄、瞿麦、甘草梢各10g,茯苓12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天后小便渐通,解便也不感烧灼.前方继服10剂,排尿通畅.继用滋肾通关丸巩固疗效,随访1年余未复发.

    作者:王冬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李孔定临床应用栀子豉汤经验

    李孔定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医、教、研近60年,临床善用栀子豉汤加味治疗内科疑难病症,兹整理简述如下.1失眠赖某,女,70岁,1997年5月28日诊.失眠难寐,寐中易醒,咽中干热,头昏心烦,手足心烧,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沉弦.诊为失眠,证属阴虚火炎,心肾不交.治以益阴清热,交通心肾.栀子、仙灵脾各12g,淡豆豉、牡蛎、青蒿、知母各30g,丹参20g,白薇、桑叶15g,甘草3g.水煎分服,2日1剂.服3剂后睡眠改善,头不昏,心不烦,咽中和,小便清,遂以知柏地黄丸善后.

    作者:袁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大剂量芍药甘草汤治验举隅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为太阳病误汗而致两胫拘急而设,笔者临证应用大剂量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多种疾病收到满意效果,举例如下.

    作者:陈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颈性眩晕30例观察

    2003年3月~2004年12月,笔者用倍他司汀注射液加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颈复康颗粒治疗颈性眩晕30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5~65岁,病程1~15年.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6~72岁,病程3~20年.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清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睾丸炎78例

    2000年以来,笔者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睾丸炎78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78例中,4~12岁10例,13~20岁21例,21~50岁38例,51~70岁9例.病程短4天,长6年.急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12例,睾丸被击伤6例,失妻性生活过度12例,长期酗酒、过食辛辣食物48例.

    作者:孔庆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增生性关节炎36例

    2003年1月~2005年4月,笔者用骨肽注射液配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增生性关节炎36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急性加重期可有呼吸衰竭,造成严重低氧血症和动脉血PaCO2升高.机械通气是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措施,现将我们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耿秀芳;焦晶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80例观察

    笔者自2000年10月以来自拟清宫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8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5例作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谢泳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肝性脑病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以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原发病多为肝硬化,重症肝炎.我们自2001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肝性脑病患者52例,现将其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云;林秀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柚子核治疗呃逆36例

    笔者用柚子核(以川柚、闽柚为佳)治疗胃中寒冷型和气机郁滞型呃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36例,均为2004~2005年收治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大70岁,小12岁,平均31.5岁.病程短1天,长2个月.主要症状为呃逆不能自制,甚者呕吐.多由饮食寒凉食物和情志不遂引发.属于胃中寒冷和气机郁滞型呃逆.就诊前多经针灸、药物穴位注射、取嚏等治疗不见好转.

    作者:李常;张震;蓝小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结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

    近年来,笔者用中药结合理疗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中,男59例,女41例;35岁以下4例,36~45岁19例,46~55岁49例,56~65岁25例,66岁以上3例;病程2个月~16年.以疼痛为主36例,以麻木为主21例,疼痛伴有麻木39例,肌肉萎缩4例.颈椎X线摄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84例.CT检查28例,提示颈椎间盘突出16例.

    作者:胡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ITP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用达那唑、长春新碱合并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达那唑、长春新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达那唑、长春新碱合并中药治疗难治性ITP效果较好.

    作者:王锦丽;冷丽云;李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百合柴平汤治疗慢性胃炎50例

    2003~2004年,笔者自拟百合柴平汤治疗慢性胃炎5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9例,女31例;年龄大68岁,小10岁;病程长20年,短10个月.经胃镜证实者34例,其中浅表性胃炎26例,萎缩性胃炎8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部不规则疼痛、胀满、烧灼感,嗳气泛酸,嘈杂,口苦,纳呆.

    作者:张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