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
2001年9月~2003年10月,我们用中药外敷神阙穴配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丰蕊;徐琨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从地理位置上看,秦岭-淮河是我国大陆南北地理和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它导致我国植物自然分布形成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为主的南北植被.纵观中草药的主产地,我国草药亦以秦岭为界大致分为南北两个物种,两个物种之间有相同点也有差异.现从来源和性状分析鉴定几组药材如下.
作者:陈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老师陈大蓉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对肝郁所致的多种妇科疾病的辨证施治颇有心得.现将其从肝论治妇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向阳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们采用光电治疗仪结合中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女性,年龄19~23岁2例,24~33岁22例,34~49岁6例.单侧乳房发病14例(右侧9例,左侧5例),双侧乳房发病16例;病程短3个月,长2年余;肿块2cm ×3cm~5cm×6cm,平均3cm×3cm,形状为大小不等散在于乳房内的圆形结节、颗粒或片状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大,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与皮肤无粘连,无破溃.伴有肿块疼痛22例(73.3%),其中18例疼痛与月经来潮有关(占81.8%),经前乳房有明显疼痛,经后则减轻或消失,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肿块经穿刺涂片后做病理检查或B超辅助检查排除其他乳房疾病.
作者:李曦;王劲;周文学;段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笔者用中药结合理疗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中,男59例,女41例;35岁以下4例,36~45岁19例,46~55岁49例,56~65岁25例,66岁以上3例;病程2个月~16年.以疼痛为主36例,以麻木为主21例,疼痛伴有麻木39例,肌肉萎缩4例.颈椎X线摄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84例.CT检查28例,提示颈椎间盘突出16例.
作者:胡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动脉采血是儿科护理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操作,然而对危重儿通气不良者,血气分析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临床诊治指标.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特制头皮针行头皮动脉采集血气标本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林国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5例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小18岁,大63岁,平均34岁;发病时间短5天,长20年.临床表现均为单侧腰腿痛、单侧下肢麻木及肌力下降.CT摄片显示髓椎突出小0.2cm,大0.9cm,伴软骨盘钙化2例,伴隐窝狭窄11例.L3、4,L4、5,L5、S1椎间盘均有突出1例,L4、5,L5、S1椎间盘同时突出3例,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41例.
作者:杨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近10年来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2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2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36例,女92例.病程1~2周内178例,2~3周20例,3周以上30例.突然抬重物、弯腰、转身、失足、滑跌所致220例,不明原因8例.
作者:张立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康妇特栓配合微波治疗Ⅱ、Ⅲ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在用微波治疗前后各用康妇特栓6天,对照组36例只用微波治疗,于术后3周、6周、9周和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阴道排液时间、出血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妇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肯定.
作者:李允新;解玉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主治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身疼痛,不渴苔薄白,脉浮紧.10多年来,笔者以此方随症加减治疗继发性闭经、突发性耳聋、多寐证等取得一定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自1995年来,用真武汤加味治疗肾积水2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8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5~62岁,平均39岁;左肾15例,右肾9例,双侧4例.均表现为腰痛,有阵发性腰部绞痛史9例.经B超、CT和(或)肾盂造影检查排除结石、肿瘤、结核等继发性机械性梗阻所致肾积水.显示为肾盂扩张,其中轻度16例,中度10例,重度2例.
作者:杨启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吸收不良综合征又称吸收-消化不良综合征.系由多种疾病所致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而造成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腹泻,体重减轻,或腹痛腹胀、倦怠乏力、消瘦等症状.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失健,吸收消化功能失职,则会引起腹胀、便溏、食欲不佳、消瘦等.
作者:陈新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已证明一些不明原因的不孕症与免疫因素有关.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均可导致不孕.有资料表明,约有10%~30%不孕女性的血清中可检出抗精子抗体.笔者在临床中对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不孕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慧兰;尚学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恶性肿瘤病人在放化疗中常引起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下降.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细胞减少3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阮书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采用小针刀配合药物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83例,女37例;年龄18~76岁;病程1个月18例、1~3个月29例、4~6个月25例、6~12个月19例、1~2年17例、3年以上12例.对照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21~69岁;病程1个月8例、1~3个月20例、4~6月12例、6~12月5例、1~2年9例、3年以上者6例.
作者:邓延西;胡万生;陈静;熊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笔者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用山楂饮配合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72例,均为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5~66岁,平均56岁;病程6~70个月.合并高血压病8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4例.空腹血清胆固醇(TC)6.40~8.60mmol/L,甘油三脂(TG)1.90~3.60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4.50~6.20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0.90~2.0mmol/L.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4~65岁,平均55岁;病程5~71个月.合并高血压病7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3例.TC6.35~8.50mmol/L,TG1.89~3.61mmol/L,LDL-C4.48~6.19mmol/L,HDL-C0.91~2.1mmol/L.
作者:华伟;李有跃;王仁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ITP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用达那唑、长春新碱合并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达那唑、长春新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达那唑、长春新碱合并中药治疗难治性ITP效果较好.
作者:王锦丽;冷丽云;李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们在临床中用心理疏导、中药和耳穴贴压综合方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65例,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2~3岁5例,3~5岁21例,5~8岁28例,8岁以上11例;病程2~6个月年25例,0.5~1年20例,1年以上20例.剖腹产35例,早产儿10例,足月顺产20例.母乳喂养28例,混合喂养20例,人工喂养17例.临床症状为运动性抽动如眨眼、斜眼、皱眉、张口、噘嘴、舔嘴唇、摇头、耸肩、甩手、抖腿、收腹等35例,发声性抽动如反复发出哼声、清噪子、干咳、秽语等5例,既有运动性抽动又有发声性抽动25例.
作者:杨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999年10月~2003年12月,笔者自拟健脾补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均系门诊病人.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参照第4版<内科学>中标准.120例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大83岁,小23岁,平均56岁;病程长32年,短7年,平均15.6年.咳嗽116例,咯痰110例,气短25例,喘息22例;肺部有湿性罗音60例,干性罗音42例.
作者:陈云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小儿喘憋性疾病是一组以气喘、咳嗽、气促为主症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哮喘等.我们配以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宪秀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