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黄汤加减应用验案三则

陈燕萍

关键词:麻黄汤, 加减应用, 突发性耳聋, 继发性闭经, 加减治疗, 恶寒发热, 伤寒论, 组成, 杏仁, 疼痛, 疗效, 桂枝, 甘草
摘要:麻黄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主治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身疼痛,不渴苔薄白,脉浮紧.10多年来,笔者以此方随症加减治疗继发性闭经、突发性耳聋、多寐证等取得一定疗效,举例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前列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2003年以来,笔者自拟复方前列安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淤滞证,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5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20~30岁9例,31~40岁19例,41~50岁14例,51~60岁8例;病程3~12个月11例,13~24个月21例,25~36个月12例,27~48个月6例.曾用过多种抗生素、物理疗法和中医药疗法等治疗者43例.

    作者:顾勇刚;顾文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曾辅民治疗虚阳外越证经验

    曾辅民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临证数十年,于经方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心得.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收获颇多,现对先生治疗虚阳外越证的经验介绍于后.

    作者:贺千里;高晔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柚子核治疗呃逆36例

    笔者用柚子核(以川柚、闽柚为佳)治疗胃中寒冷型和气机郁滞型呃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36例,均为2004~2005年收治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大70岁,小12岁,平均31.5岁.病程短1天,长2个月.主要症状为呃逆不能自制,甚者呕吐.多由饮食寒凉食物和情志不遂引发.属于胃中寒冷和气机郁滞型呃逆.就诊前多经针灸、药物穴位注射、取嚏等治疗不见好转.

    作者:李常;张震;蓝小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溃疡愈宁汤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98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自拟溃疡愈宁汤加减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9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8例均为门诊病人,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诊断参照<消化性溃疡病>一书有关标准[1].其中男64例,女34例;年龄小16岁,大72岁;病程短8天,长36年.其中胃溃疡43例,十二指肠溃疡55例.表现为有规律性的上腹痛,并与饮食有密切关系,伴有上腹压痛.上腹饱胀、嗳气、泛酸、烧心(嘈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气虚者多气短懒言、四肢乏力,淤血明显者疼痛较剧如针刺、固定不移,虚寒较甚者畏寒喜温、遇寒痛剧、泛吐清水,胃阴虚者胃脘隐隐灼痛、口燥咽干、舌红少津,湿热偏重者嘈杂灼热、口苦食臭、苔黄而腻,寒湿偏重者胃脘闷胀、口淡不食、苔白腻,胃酸过多者泛酸嘈杂,胃碱偏重者胃中嘈杂灼热、无泛酸水.

    作者:任竹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吸收不良综合征证治体会

    吸收不良综合征又称吸收-消化不良综合征.系由多种疾病所致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而造成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腹泻,体重减轻,或腹痛腹胀、倦怠乏力、消瘦等症状.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失健,吸收消化功能失职,则会引起腹胀、便溏、食欲不佳、消瘦等.

    作者:陈新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综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65例

    我们在临床中用心理疏导、中药和耳穴贴压综合方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65例,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2~3岁5例,3~5岁21例,5~8岁28例,8岁以上11例;病程2~6个月年25例,0.5~1年20例,1年以上20例.剖腹产35例,早产儿10例,足月顺产20例.母乳喂养28例,混合喂养20例,人工喂养17例.临床症状为运动性抽动如眨眼、斜眼、皱眉、张口、噘嘴、舔嘴唇、摇头、耸肩、甩手、抖腿、收腹等35例,发声性抽动如反复发出哼声、清噪子、干咳、秽语等5例,既有运动性抽动又有发声性抽动25例.

    作者:杨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山楂饮配合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笔者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用山楂饮配合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72例,均为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5~66岁,平均56岁;病程6~70个月.合并高血压病8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4例.空腹血清胆固醇(TC)6.40~8.60mmol/L,甘油三脂(TG)1.90~3.60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4.50~6.20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0.90~2.0mmol/L.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4~65岁,平均55岁;病程5~71个月.合并高血压病7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3例.TC6.35~8.50mmol/L,TG1.89~3.61mmol/L,LDL-C4.48~6.19mmol/L,HDL-C0.91~2.1mmol/L.

    作者:华伟;李有跃;王仁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天麻芎蚕汤治疗头痛64例

    自2000~2003年,笔者自拟天麻芎蚕汤治疗顽固性头痛64例,收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4例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15~35岁12例,36~55岁41例,55~75岁11例;病程1~2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掣痛或抽痛,疼痛部位为一侧或双侧.或有恶心呕吐,或有失眠、心烦,或有口苦、面赤、舌质偏红苔黄或薄黄、脉弦数.另外,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作者:田仲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富诗坦联合大黄白及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5例

    我们自2003年6月~2005年4月用富诗坦联合大黄白及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90例,均为有呕血和(或)黑便,并经内窥镜确认的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56例,女34例;年龄18~72岁,平均38.5岁;出血量在500ml以下者18例,500~1000ml者58例,1000ml以上者14例.出血时间0.5h~3d70例,3~7d16例,7d以上4例.其中原发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8例,胃溃疡30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出血量、出血时间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董桂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228例

    笔者近10年来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2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2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36例,女92例.病程1~2周内178例,2~3周20例,3周以上30例.突然抬重物、弯腰、转身、失足、滑跌所致220例,不明原因8例.

    作者:张立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大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6%[1].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们用大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松铭;许风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幼稚型子宫不孕症治验1例

    王某,女,26岁,1984年3月4日诊.已婚4年,婚后一直不孕,经多处医治无效.自青春期起从未有过月经.16岁时突然大咯血1次,血量约300ml左右,在当地医院检查均排出肺、胃出血之病.自此以后每隔3~6月即发生1次大咯血.因考虑到从未来过月经,即到某医院进行妇科检查,经输卵管充液造影,确诊为子宫发育不全--幼稚型子宫不孕症.给予乙稀雌酚0.5~1ml,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20天为一疗程,同时坚持基础体温的测量.

    作者:蒲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升降散临床应用体会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专治温疫及温病表里、三焦大热.由僵蚕(酒炒)、蝉衣、姜黄(去皮)、生大黄组成,以蜜及黄酒送服.僵蚕味辛气薄,药性升浮,功能祛风清热解郁,散逆浊结滞之痰,辟一切怫郁之邪气;蝉衣性寒味甘,功能疏风解郁,涤热解毒;姜黄气味辛苦,祛淤行气散郁;大黄味苦,上下通行,涤荡实邪.诸药共奏辛凉宣泄、升清降浊之效.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神经衰弱症、急性咽喉炎、神经性皮炎、头痛等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人;徐韧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睾丸炎78例

    2000年以来,笔者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睾丸炎78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78例中,4~12岁10例,13~20岁21例,21~50岁38例,51~70岁9例.病程短4天,长6年.急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12例,睾丸被击伤6例,失妻性生活过度12例,长期酗酒、过食辛辣食物48例.

    作者:孔庆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活血化淤法治验举隅

    笔者临床运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多种疾病,均收到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1神经性尿频症刘某,女,14岁,1996年3月2日初诊.尿频1年余,白天小便7~8次,夜间寐后小便8~9次,伴排尿迟缓,下腹坠痛,舌红边有淤点、苔薄白,脉细涩.曾在省级医院经各种检查均正常,诊断为神经性尿频症.服过多种中、西药症状改善不明显.追问病史,告知发病前上体育课下腹部被排球撞伤,当时只感下腹部疼痛.据其病史脉症,拟活血化淤法.药用当归15g,川芎、川牛膝、王不留行、炮山甲、乌药各10g,桃仁、红花各6g,三七粉5g.每日1剂,加水400ml,煎取200ml,分2次服.服药后尿频症状好转,夜间寝后排尿5~6次,排尿较畅利,下腹坠痛好转,守前方续服6剂后诸症消失,夜间小便0~2次,随访无复发.

    作者:蔡瑞锋;柯捷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祛带汤治疗阴道炎150例

    笔者1998~2004年间自拟祛带汤治疗各种阴道炎1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共15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小19岁,大56岁.其中念珠菌性阴道炎80例,滴虫性阴道炎48例,细菌性阴道炎22例.均有不同白带增多、呈乳块或呈黄色,腥臭、自觉外阴瘙痒或刺痛等症状,妇科检查有阴道炎症象,白带化验检出霉菌或滴虫.

    作者:李莲藕;胡志明;曾玉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康妇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80例观察

    目的:观察康妇特栓配合微波治疗Ⅱ、Ⅲ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在用微波治疗前后各用康妇特栓6天,对照组36例只用微波治疗,于术后3周、6周、9周和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阴道排液时间、出血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妇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肯定.

    作者:李允新;解玉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0例

    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征.笔者自1990~1997年用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益气升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5例

    笔者用益气升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5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75例,男30例、女45例,年龄50~75岁,病程短5年、长30年,伴胃下垂16例,伴冠心病30例,伴颈椎病29例.均符合<西医内科学>中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安静休息坐位时,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上臂肱动脉血压,收缩压≥18.62kPa和(或)舒张压≥11.97kPa.均排除继发高血压.辨证属阳气不足,即:①具有年龄偏大,女性较多,除高血压外均有功能衰退之象.②形体较胖,有头昏无力,面色苍白,下肢浮肿等症状.③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舌苔多白而厚,脉象多见沉弱或细弱无力.

    作者:梁拥军;梁金常;李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顺风匀气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75例

    笔者在临证中以补益气血,调理气机,散风涤痰舒筋为基本大法,用顺风匀气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永发;何贤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