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湿温变证治验二则

黄璇

关键词:真武汤加味, 呼吸道感染, 住院治疗, 猪苓, 月经, 温肾利水, 四肢无力, 食欲不振, 健脾益气, 浮肿, 心电图, 心悸, 突起, 收入, 湿邪, 检查, 黄芪, 汗出, 桂枝, 高热
摘要:例1:李某,女,33岁,2002年9月10日初诊.因高热10天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住院治疗半个月,热退而出院.7天前开始形寒肢冷,食欲不振,四肢无力.1天前突起颜面浮肿,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动则汗出,心悸,月经延期2周,溲少,舌淡胖且紫、苔白腻,脉细弱.血、尿、B超及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此为湿邪羁留,阳气衰微,温化无权.治以温肾利水.方用真武汤加味.制附子、陈皮、川桂枝各10g,猪苓、茯苓各20g,白术、白芍、泽泻各15g,苡仁30g.每日1剂,水煎温服.服5剂后浮肿消退,肢末转温,月经已潮.原方去猪苓,加党参30g,黄芪20g,以增健脾益气之力,续进10剂而愈.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癃闭验案三侧

    笔者在临床中,用中药治疗老年癃闭患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例1:郭某,男,65岁.1989年4月16日就诊.2日前小便不通,小腹胀急,急到医院行导尿术,术后仍点滴而出,小腹胀急不适.平素嗜烟酒,常咳嗽吐痰,近2天.痰黄而粘稠,尿黄而有烧灼感,口渴,口苦,咽干.诊其形体壮实,呼吸略急促,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诊为癃闭.属肺经郁热,湿热壅阻下焦,影响膀胱气化.治宜宣肺清热,通利水道.方用清肺饮合八正散加减.黄芩、黄柏、桑白皮、杏仁、木通、滑石各15g,山栀、桔梗、车前子、萹蓄、瞿麦、甘草梢各10g,茯苓12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天后小便渐通,解便也不感烧灼.前方继服10剂,排尿通畅.继用滋肾通关丸巩固疗效,随访1年余未复发.

    作者:王冬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4例

    笔者自1996年7月~2004年10月,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34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30~39岁11例,40~49岁12例,50~59岁8例,60岁以上3例,病程长3个月,短7天.

    作者:李翔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硝矾散及其拆方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体外药敏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硝矾散及其拆方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药敏作用.方法:将2%硝矾散及其拆方分为3组,另设克霉唑癣药水组.采用体外抑菌试验药基法检测4组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各组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MIC均值分别为:2%硝矾散组0.0718mg/ml、0.0670mg/ml,2%枯矾组0.1436mg/ml、0.2500mg/ml,2%芒硝组0.4061mg/ml、0.5359mg/ml,2%复方克霉唑癣药水组0.0670mg/ml、0.0769mg/ml.2%硝矾散复方效果优于拆方,有显著性差异(P<0.05);2%硝矾散抗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作用与2%复方克霉唑癣药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硝矾散及其拆方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均有抑制作用,复方作用优于拆方.

    作者:何定淑;王淑美;何淑惠;陈伟海;胡益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湿温变证治验二则

    例1:李某,女,33岁,2002年9月10日初诊.因高热10天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住院治疗半个月,热退而出院.7天前开始形寒肢冷,食欲不振,四肢无力.1天前突起颜面浮肿,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动则汗出,心悸,月经延期2周,溲少,舌淡胖且紫、苔白腻,脉细弱.血、尿、B超及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此为湿邪羁留,阳气衰微,温化无权.治以温肾利水.方用真武汤加味.制附子、陈皮、川桂枝各10g,猪苓、茯苓各20g,白术、白芍、泽泻各15g,苡仁30g.每日1剂,水煎温服.服5剂后浮肿消退,肢末转温,月经已潮.原方去猪苓,加党参30g,黄芪20g,以增健脾益气之力,续进10剂而愈.

    作者:黄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推拿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近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5例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小18岁,大63岁,平均34岁;发病时间短5天,长20年.临床表现均为单侧腰腿痛、单侧下肢麻木及肌力下降.CT摄片显示髓椎突出小0.2cm,大0.9cm,伴软骨盘钙化2例,伴隐窝狭窄11例.L3、4,L4、5,L5、S1椎间盘均有突出1例,L4、5,L5、S1椎间盘同时突出3例,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41例.

    作者:杨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宁腿综合征27例

    1999~2004年,笔者临床上以西药及自拟加味甘芍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me),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27例,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26~51岁,病程6个月~1年,均为非系统治疗3个月以上无明显疗效者.

    作者:张春旭;满端霞;崔秀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小儿头皮动脉采集血气标本体会

    动脉采血是儿科护理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操作,然而对危重儿通气不良者,血气分析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临床诊治指标.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特制头皮针行头皮动脉采集血气标本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林国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憋性疾病100例观察

    小儿喘憋性疾病是一组以气喘、咳嗽、气促为主症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哮喘等.我们配以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宪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光电治疗仪结合中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30例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们采用光电治疗仪结合中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女性,年龄19~23岁2例,24~33岁22例,34~49岁6例.单侧乳房发病14例(右侧9例,左侧5例),双侧乳房发病16例;病程短3个月,长2年余;肿块2cm ×3cm~5cm×6cm,平均3cm×3cm,形状为大小不等散在于乳房内的圆形结节、颗粒或片状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大,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与皮肤无粘连,无破溃.伴有肿块疼痛22例(73.3%),其中18例疼痛与月经来潮有关(占81.8%),经前乳房有明显疼痛,经后则减轻或消失,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肿块经穿刺涂片后做病理检查或B超辅助检查排除其他乳房疾病.

    作者:李曦;王劲;周文学;段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观察

    笔者采用小针刀配合药物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83例,女37例;年龄18~76岁;病程1个月18例、1~3个月29例、4~6个月25例、6~12个月19例、1~2年17例、3年以上12例.对照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21~69岁;病程1个月8例、1~3个月20例、4~6月12例、6~12月5例、1~2年9例、3年以上者6例.

    作者:邓延西;胡万生;陈静;熊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肝性脑病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以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原发病多为肝硬化,重症肝炎.我们自2001年3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肝性脑病患者52例,现将其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云;林秀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益气升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5例

    笔者用益气升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5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75例,男30例、女45例,年龄50~75岁,病程短5年、长30年,伴胃下垂16例,伴冠心病30例,伴颈椎病29例.均符合<西医内科学>中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安静休息坐位时,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上臂肱动脉血压,收缩压≥18.62kPa和(或)舒张压≥11.97kPa.均排除继发高血压.辨证属阳气不足,即:①具有年龄偏大,女性较多,除高血压外均有功能衰退之象.②形体较胖,有头昏无力,面色苍白,下肢浮肿等症状.③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舌苔多白而厚,脉象多见沉弱或细弱无力.

    作者:梁拥军;梁金常;李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80例观察

    笔者自2000年10月以来自拟清宫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8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5例作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谢泳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结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

    近年来,笔者用中药结合理疗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中,男59例,女41例;35岁以下4例,36~45岁19例,46~55岁49例,56~65岁25例,66岁以上3例;病程2个月~16年.以疼痛为主36例,以麻木为主21例,疼痛伴有麻木39例,肌肉萎缩4例.颈椎X线摄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84例.CT检查28例,提示颈椎间盘突出16例.

    作者:胡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0例

    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征.笔者自1990~1997年用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笔者近5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66例,均符合第5版<外科学>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年龄39~72岁,平均53岁;病程6个月~11年.对照组34例,年龄38岁~70岁,平均52岁;病程6个月~10年.两组临床表现均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尿道灼热感,便后尿道口常有白色分泌物滴出,会阴部、下腹部常有隐痛不适或酸胀感等.直肠指诊、前列腺液镜检、B超前列腺腔内检查均提示为慢性前列腺炎.排除肿瘤、性病等.

    作者:李玉和;李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熏洗配合痔康片口服治疗痔疮6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痔康片口服治疗痔疮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用中药坐浴熏洗配合痔康片口服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痔康片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0.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熏洗配合痔康片口服疗效优于单用痔康片口服.

    作者:兰海霞;马涛;王国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闭经30例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归肾丸加味治疗闭经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小15岁,大42岁,平均28岁;其中已育者12例,未育者18例;原发性闭经8例,继发性闭经22例;病程1~3年.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即女子凡满18岁月经尚未来潮的为原发性闭经;既往曾有过正常月经,现停经3个月以上者为继发性闭经;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的闭经以及少女初潮后1年以内的闭经者为生理性闭经,不在治疗范围.

    作者:王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脾补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

    1999年10月~2003年12月,笔者自拟健脾补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均系门诊病人.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参照第4版<内科学>中标准.120例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大83岁,小23岁,平均56岁;病程长32年,短7年,平均15.6年.咳嗽116例,咯痰110例,气短25例,喘息22例;肺部有湿性罗音60例,干性罗音42例.

    作者:陈云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228例

    笔者近10年来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2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2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36例,女92例.病程1~2周内178例,2~3周20例,3周以上30例.突然抬重物、弯腰、转身、失足、滑跌所致220例,不明原因8例.

    作者:张立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