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病例手术麻醉的护理

沈蓉

关键词:急症, 外科手术, 麻醉, 护理
摘要:麻醉护理工作是近年来为适应现代麻醉学科的发展而建立的一项护理内容.麻醉护理是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护士配合麻醉医师,从药品的管理、麻醉器械的准备、特殊液路的建立、病人体位的安置、配合全麻插管、各种麻醉穿刺到病人围麻醉状态的管理,麻醉护理均起到重要积极的作用.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下颈椎损伤前路手术治疗81例分析

    目的总结前路手术治疗颈椎损伤的经验.方法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合金钢板固定治疗81例颈椎损伤.结果 81例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轻,无死亡,经短期的康复治疗后出院.术后74例获得随访,其中11例瘫痪患者死于并发症,不全瘫患者恢复较好,全瘫患者则恢复极差.结论对于不全瘫患者要尽快手术治疗以利于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完全瘫痪患者则需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治疗,掌握适当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振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殖道畸形伴单侧肾缺如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18岁,因痛经4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4岁月经初潮,周期正常,量偏少,每次经期均出现腹痛,近年痛经加重,伴肛门坠胀感.入院前2个月因早孕在外院行药流术,胚胎排出顺利,术后无不适.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系统查体未发现异常.妇科检查:宫颈短小偏右,阴道侧壁触及突向阴道的囊性肿物,上端达穹窿部,下端距阴道口3cm,肿物不能推动.

    作者:陈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护理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腰大池引流)是一种微创治疗的手段,能够尽快地消除脑脊液(CSF)循环通道的积血和有害化学物质,从而减少脑积水的发生以及脑血管痉挛造成的脑损害,不断地将不正常的CSF排出体外,减少蛛网膜的粘连和脑水肿反应并减少对脑血管的刺激,而新分泌出来的CSF又不断地起着良好的稀释和冲洗作用,有利于中断颅内恶性循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

    作者:岑春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甲状腺激素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44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6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甲状腺片10~20mg/d,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明显降低,心衰越重越明显(P<0.05或0.01),治疗后T3回升或正常(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χ2=9.53,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大多存在甲状腺激素异常,心衰越重越明显,短期适量的甲状腺素对老年CHF治疗有益.

    作者:赖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出血对血气分析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出血对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3例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出血前后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后,PaCO2、BE、HCO-3、K+、阴离子间隙升高;pH、PaO2、Na+、Ca2+、Cl-降低,与出血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后酸碱失衡以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占首位,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位居第二,其他依次为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电解质呈高钾低氯为主的改变,认识并纠正上述变化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罗维贵;许建国;邓凌波;许杰;卢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胆心综合征经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胆心综合征是由于胆管、胆囊疾病而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功能失调以及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在胆病发作时,同时出现类似冠心病的症状及心电图异常.一般随原发病的控制而逐渐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作者:蒋玲君;何洪钟;陶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钛合金板应用于颅骨成形术的护理

    去骨瓣减压术是神经外科重要的手术之一,但遗有颅骨缺损可引起一系列的主观症状,其中包括头痛、头晕、局部疼痛和压痛等,尤以头痛、头晕为常见,亦常有严重的精神负担[1].患者对缺损区的搏动、膨隆或塌陷存在恐惧心理,怕震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忧郁、自卑、自我形象紊乱等[2].目前在颅骨成形术中常用的是有机玻璃和钛合金板.成形手术除陈旧性凹陷性骨折属一期手术外,其余都应在术后3~6个月进行手术,有创伤感染者需创伤愈合1年后施行[3].

    作者:徐小群;黄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木香流气饮治疗慢性结肠炎62例

    目的探讨木香流气饮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医古方木香流气饮治疗慢性结肠炎62例(中药组),设西医治疗48例为对照组.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9.03%)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χ2=6.58,P<0.05;中药组副作用比对照组明显减轻,χ2=31.57,P<0.01.结论木香流气饮对慢性结肠炎具有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TGA、TMA与131I治疗甲亢与甲低发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血清TGA、TMA在131I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的关系.方法对246例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检测TGA、TMA阳性和阴性的比值.结果 246例甲亢,TGA、TMA阳性98例,发生甲低35例,占35.71%.TGA、TMA阴性148例,发生甲低8例,占5.41%.两组甲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37.55,P<0.01).结论 TGA、TMA阳性患者131I治疗甲亢后引发甲低率较高.

    作者:孙焕福;邓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鼻咽癌经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常规放疗(对照组)32例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治疗组)36例.结果治疗组的急性粘膜反应重于对照组(χ2=47.36,P<0.01),放疗结束后1、3个月CT检查鼻咽部肿瘤退缩情况两组基本相似(P均>0.05),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局部肿瘤控制率:治疗组(97.1%)和对照组(65.6%)差异无显著性(P<0.05).远期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

    作者:潘辉林;冯正富;宋慧胜;黄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高血糖浓度在C肽释放试验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高血糖浓度对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对153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进行葡萄糖耐量(OGTT)+C肽释放试验,根据OGTT后2h血糖(PPG)不同浓度分为4组,1组:11.1mmol/ L ≤PPG≤13.9mmol/ L;2组:14mmol/ L ≤PPG≤16mmol/ L;3组:16mmol/ L≤PPG≤20mmol/ L;4组:PPG>20mmol/ L.4组病人经治疗PPG<11.1mmol/ L后再重复测OGTT及C肽释放试验,并进行C肽值比较.结果 1组、2组治疗前后C肽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4组治疗前后C肽值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PPG>16mmol/ L时在C肽释放试验中可表现出葡萄糖毒性作用.

    作者:韦华;谢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切口联合前房维持系统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切口联合前房维持系统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效果.方法采用此术式治疗615例(657眼).结果全组术中前房稳定,术后视力恢复较快.结论该手术方式术中安全,术后疗效满意.

    作者:奉红波;宋雪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后中耳感染的防治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诱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8例82耳鼻咽癌放疗后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前曾施行鼓室穿刺67耳(81.71%).治疗后44例76耳获得干耳(92.68%),好转4例中鼻咽癌复发3例,另1例并发左颞叶脓肿、硬膜下积液.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发生化脓性中耳炎与鼓室穿刺、置管及不当擤鼻带入细菌有关.采用高负压吸引清除耳内分泌物和抗生素治疗有效.

    作者:黄金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诊病例手术麻醉的护理

    麻醉护理工作是近年来为适应现代麻醉学科的发展而建立的一项护理内容.麻醉护理是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护士配合麻醉医师,从药品的管理、麻醉器械的准备、特殊液路的建立、病人体位的安置、配合全麻插管、各种麻醉穿刺到病人围麻醉状态的管理,麻醉护理均起到重要积极的作用.

    作者:沈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口腔鼻内窥镜下鼻息肉切割器腺样体切除术34例体会

    目的了解儿童经口腔鼻内窥镜下鼻息肉切割器腺样体切除的疗效.方法选择34例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的病例行经口腔鼻内窥镜下鼻息肉切割器腺样体切除,所有病例术前行鼻内窥镜检查证实均有睡眠打鼾史,其中16例有睡眠时呼吸暂停史.结果患者术后2周症状改善率为64.71%(22/34),无睡眠呼吸暂停100%(16/16),术后半年未见复发或加重.结论经口腔鼻内窥镜下鼻息肉切割器腺样体切除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石宇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温加湿给氧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作用

    人工气道是一种通过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入导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我科对104例患者采用人工气道加温加湿给氧,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必可酮对哮喘儿童生长发育、骨代谢及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必可酮(二丙酸倍氯米松,BDP)长期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对生长发育、骨转换指标及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哮喘儿童(观察组)于给药前和给药后6个月、1年、2年、3年测身高、体重,并检测血清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T3、T4、TSH水平,设80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 结果两组生长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Ca2+、P3+、AK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也无显著性(P均>0.05),但BGP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前T3、T4也明显降低(P均<0.01),尤其以重度哮喘较为明显(P<0.01).结论 BDP是治疗儿童哮喘的理想药物,在标准推荐剂量范围内长期吸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代谢无影响,但可引起BGP降低.

    作者:林娜;刘运广;罗章伟;李强;黄月艳;汤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骨折愈合满意,踝膝关节功能完全正常,无断钉、感染发生.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操作简单,能提供坚强内固定,促进成骨活动,加快骨折愈合.

    作者:葛顺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26例报告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依据病情分别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术.结果优9例,良12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80.77%.除肱骨头坏死1例外,无一例感染.结论采用T型钢板和改良三叶钢板内固定坚强可靠,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肩关节功能恢复,应优先使用.

    作者:王泗京;熊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贺州地区性病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贺州地区门诊性病患者支原体感染和药敏情况,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对1155例门诊性病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211例支原体阳性标本进行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9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测定.结果该地区门诊性病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43.90%,其中UU占74.95%,MH占2.17%,UU和MH混合感染占22.88%;UU对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7.35%、96.69%、92.05%和84.11%,而对氧氟沙星、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罗红霉素耐药,耐药率均在30%以上;UU与MH混合感染者仅对交沙霉素和司帕沙星敏感.结论该地区门诊性病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耐药率也较高,尤其UU和MH混合感染者耐药情况严重.对于性病患者原则上应当进行培养加药敏试验,指导临床治疗,大限度地控制新耐药菌株的发生.

    作者:廖燕珍;廖冰兰;陈天誉;黄朝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