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春兰
目的总结延期植皮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深Ⅱ度、Ⅲ度烧伤)中的疗效.方法对126例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术后用辐照猪皮或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创面延期3~5d植皮;手或关节部位创面如皮源充足用大张厚中厚皮移植.观察皮片成活质量及远期效果.结果延期植皮法皮片成活率为98%,随访 46例3个月~1年,植皮创面外观平整,疤痕增生轻,功能满意;46例中40只手功能良好、外观接近正常,6只手功能恢复不理想,需后期整形.结论深度烧伤创面应用延期植皮术皮片成活率高,功能恢复好,治疗效果可靠,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治疗深度烧伤.
作者:唐雨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较快.近年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已较成熟,确诊率逐年提高;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和外科治疗等都有长足发展[1,2].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熊云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呈慢性进程,反复发作,常合并急性感染,由于老年人本身机体器官功能性退化,容易发生水、钠代谢紊乱,导致心、肺、脑、肾、肝等重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失常,以致危及生命.
作者: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18岁,因痛经4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4岁月经初潮,周期正常,量偏少,每次经期均出现腹痛,近年痛经加重,伴肛门坠胀感.入院前2个月因早孕在外院行药流术,胚胎排出顺利,术后无不适.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系统查体未发现异常.妇科检查:宫颈短小偏右,阴道侧壁触及突向阴道的囊性肿物,上端达穹窿部,下端距阴道口3cm,肿物不能推动.
作者:陈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血清标志组合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方法对316例HBV感染者血清同时进行ELISA方法测定血清学标志物和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sAg(+) HBeAg(+)抗-HBc(+)组,HBV-DNA阳性率为98.59%.HBsAg(+)抗-HBe(+)抗-HBc(+)组阳性率为36.84%,HBsAg(+)抗-HBc(+)组阳性率为29.66%,而在HBsAg(-)组中阳性率为5.88%(2/34).结论必须把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结合分析,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肝脏中HBV-DNA复制及有无传染性.
作者:潘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骨折愈合满意,踝膝关节功能完全正常,无断钉、感染发生.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操作简单,能提供坚强内固定,促进成骨活动,加快骨折愈合.
作者:葛顺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儿,男,48d.2004年4月20日因10d未解大便伴吐奶而就诊.于2004年3月2日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kg,无窒息.生后3d出现皮肤黄染,第8d消退,母乳喂养,吃奶好,偶有吐奶、溢奶,大便每天4~6次,黄、烂.生后第10d喂米糕,次日未解大便.初为2~3日1次,渐加重至4~6日1次.
作者:江乡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早期临床疗效和经验体会.方法对22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施行OPCAB,其中2支血管病变3例,3支病变19例(包括左主干病变4例).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每例完成远端吻合口2~5个,平均3.6个,91%患者使用左乳内动脉(LIMA).结果全组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体外循环(CPB).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4~12h,平均5.8h.所有患者康复出院,随访3~26个月,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OPCAB创伤小、安全可行、经济,早期疗效满意.
作者:王奇;陈卫民;韦武利;何兆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病情发展凶险,目前治疗效果远不能令人满意,病死率仍在20%左右[1,2],而暴发性胰腺炎(FAP)的病死率更高达30%~60%[2].因此,SAP的治疗虽已基本有章可循,但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之中.现就SAP的治疗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黄进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酶原时间等变化,比较重型肝炎不同分期应用血浆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肝功能有明显改善,肾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早、中、晚期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88.5%(23/ 26),66.7%(12/ 18),23.1%(3/ 13).结论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在早、中期治疗效果好.
作者:卢平宣;刘素娟;黎海舰;阮克琛;梁津;周昌静;吴乔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取传染科15间结核病室为对象,观察肯格王牌纯动态消毒机的空气消毒效果.方法在动态下不同的时段同时对15间结核病室进行空气消毒,于消毒前后进行空气采样卫生学监测.结果动态下每次开机120min,可使空气中菌落明显下降,且未检出致病微生物,8:00AM时段优于8:00PM时段,2人房优于3人房(P均<0.01).结论纯动态消毒机使用方便、消毒效果较好,而相对控制室内人员流动,则消毒效果更加理想.
作者:马兰煌;汤丽霞;黄月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学免疫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广度的多交叉性和深度的多层次性,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科学.但学生普遍认为免疫学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枯燥,难掌握学习方法.
作者:秦静英;韦启后;黄衍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右半结肠癌误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被误漏诊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中主要表现为贫血、腹痛、大便改变、腹胀为主.误诊为:慢性结肠炎12例,痢疾10例,急性胃肠炎3例,消化性溃疡10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卵巢癌2例,胃炎1例,右肾及右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慢性阑尾炎2例,左半结肠癌2例,胆囊结石并感染2例.漏诊1例为胃溃疡活动期.结论误漏诊原因:右半结肠癌表现特殊;将黑便及大便潜血阳性仅看作是上消化道病变的特征;右半结肠癌因其解剖及病理特点易误漏诊;对辅助检查结果未作客观分析;患者不重视早期就诊或不定期复查.反复做大便潜血检查;对可疑右半结肠癌者及原因不明的贫血者做全结肠镜检查;X线钡灌肠或CT仿真结肠镜与结肠镜联合检查可减少或避免右半结肠癌误漏诊.
作者:陈勇昌;李运泽;唐余林;叶家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仪检测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胃粘膜pH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经插胃管抽取胃液,应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其胃液PCO2和动脉血HCO-3,并用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计算胃粘膜pH.结果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组胃粘膜pH(7.3247±0.067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4715±0.0921),t=7.39,P<0.01.结论应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新生儿胃粘膜pH值,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洪立;杨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毕业生,其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作者:覃淑云;陈建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短P-R间期是指P-R间期<0.12s,而QRS波正常,没有与短P-R 间期相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一组心电图表现.我院自从开展孕妇产前常规心电图检查以来,观察到孕妇尤其是中、晚期孕妇P-R间期缩短.笔者对不同孕期孕妇短P-R间期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兹报告如下:
作者:凌佩莹;赵秋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在颅骨凹陷性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初诊颅骨凹陷性骨折患者进行病变区域3D-CT扫描,根据检查结果提供治疗方案.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确切的诊断并施行了手术治疗.所有病例近期效果满意,其中15例颅骨整复外观恢复良好.结论 3D-CT图像可以立体、直观、清晰、多角度地显示颅骨解剖结构以及骨折分型,减少开颅的盲目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韦以存;李廷阳;杨军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纤维支气管镜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其适应证不断扩展,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和诊治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86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支气管肺灌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佘柳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中22例施行手术治疗,治愈21例,死亡1例,1例放弃手术.结论先天性胆管扩张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能准确地显示由于畸形所致的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术中处理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良波;浦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寻找简便的取材方法提高男性尿道口毛滴虫的检出率.方法采用革兰氏染色法分别对100份男性尿道口分泌物、前列腺液及精液(各50份)标本进行毛滴虫检测,并比较不同标本的检出率.结果尿道口分泌物毛滴虫的检出率(30.00%)高于前列腺液(14.00%)及精液的检出率(8.00%),P<0.05或0.01.结论直接取尿道口分泌物涂片检虫率高,且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是对性病检查和泌尿道感染检查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何辉;夏署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