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越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冠心病(CHD)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12例C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用药相同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 d)治疗,观察两组心脑血管事件、血脂变化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稳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正常水平,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P均<0.01).治疗组复发性心绞痛(AP)及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副作用轻微.结论对CHD血脂正常者应用辛伐他汀(20mg/d)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缺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对82例不同缺氧程度的COPD患者血清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H),并观察其水平变化.结果中、重度缺氧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轻度缺氧组与中、重度缺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缺氧是导致COPD患者心肌酶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罗英琳;谷梅金;陈秀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选择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方法回顾分析3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及CT特征.结果 2例中转急诊手术清除血肿,2例亚急性期钻孔引流.治愈38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意识清楚血肿≤30ml、中线移位≤10mm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作者:陈清璐;陈庆泳;施洪生;胡海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致使吞咽动作的反应减弱[1].一般保守治疗难以奏效.我院自2000年4月~2004年2月对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内镜引导直视气囊扩张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曹桂荣;余腊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自体神经移植已成为治疗周围神经缺损及恢复器官功能的主要措施之一.神经桥是一种常用移植形式,即将自己的某一条神经作为供体,恢复受损器官部位.为了给教学和临床提供形态学依据,我们把全身的皮神经完整地、充分地制作出来,同时保留周围的浅血管,并将标本竖位于铝合金和玻璃制作的标本盒内.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影响.方法对1997年月1月~2002年月12月的539例剖宫产病例及3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前3年的剖宫产率由6.52%上升为13.82%,新生儿重度窒息率由1.20%降为0.08%,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近3年内的主要指征依次为:相对性头盆不称(17.44%)、胎儿宫内窘迫(15.10%)、社会因素(12.34%).结论在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窒息关系上应权衡利弊,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日益显著,应尽可能提供无痛分娩和陪伴分娩.
作者:利燕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脑出血可并发呃逆,尤其是外科手术手断发呃逆为其并发症之一临床脑外科报道较少.我院外科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216例脑出血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182例术手继发呃逆21例,现将其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何生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糖尿病知识的教育是告知患者通过自我监测、自我保健来防治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我院门诊2002~2003年对78例门诊糖尿病患者采取语言教育和文字图片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燕;黄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前路手术治疗颈椎损伤的经验.方法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合金钢板固定治疗81例颈椎损伤.结果 81例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轻,无死亡,经短期的康复治疗后出院.术后74例获得随访,其中11例瘫痪患者死于并发症,不全瘫患者恢复较好,全瘫患者则恢复极差.结论对于不全瘫患者要尽快手术治疗以利于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完全瘫痪患者则需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治疗,掌握适当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振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医药卫生人才、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潘小炎;李壮;苏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延期植皮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深Ⅱ度、Ⅲ度烧伤)中的疗效.方法对126例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术后用辐照猪皮或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创面延期3~5d植皮;手或关节部位创面如皮源充足用大张厚中厚皮移植.观察皮片成活质量及远期效果.结果延期植皮法皮片成活率为98%,随访 46例3个月~1年,植皮创面外观平整,疤痕增生轻,功能满意;46例中40只手功能良好、外观接近正常,6只手功能恢复不理想,需后期整形.结论深度烧伤创面应用延期植皮术皮片成活率高,功能恢复好,治疗效果可靠,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治疗深度烧伤.
作者:唐雨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诊断已广泛地用于临床护理.扩张型心肌病(简称DCM)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功能不全为共同表现的心肌病,主要死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猝死.
作者:邱海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历介绍患者,女,52岁.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拟行手术: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均正常.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和鲁米那0.1g.入手术室时HR85/min、BP19.3/11.6kPa、R18/min、SpO299%.麻醉选择双侧颈浅丛阻滞,采用改良一点阻滞法,先行右侧阻滞,头偏对侧,取右侧胸锁乳突肌外缘中点偏上垂直皮肤进针,过颈阔肌下肌膜出现破膜感后注药,局麻药为0.25%布比卡因8ml,顺利完成右侧阻滞后左侧以同样方法进行,但由于破膜感不明显,左侧反复进针3次后才注药.
作者:农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知识需求的增加,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向病人、家属乃至更广泛的人群宣传健康知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人口老龄化,平均寿命增加,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年眼病患者也逐渐增多.在眼科老年人中开展健康教育,增加健康知识,是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就眼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作者:恽芬娟;沈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胆心综合征是由于胆管、胆囊疾病而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功能失调以及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在胆病发作时,同时出现类似冠心病的症状及心电图异常.一般随原发病的控制而逐渐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作者:蒋玲君;何洪钟;陶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检测在诊断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HSP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 法及放免法测定24例HSP(HSP组)、20例HSPN(HSPN组) 患儿及32例正常对照儿童尿NAG、β2-M的含量.结果 HSPN组尿NAG含量(4.9±3.4μg/mmol)与尿β2-M含量(284±277ng/ml)均高于HSP组(2.4±1.2μg/mmol,113±146ng/ml)及对照组(1.1±0.9μg/mmol,128±96ng/ml),P均<0.01;而HSP组尿NAG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尿β2-M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SP患儿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但其重吸收功能尚能代偿在正常范围内.HSPN患儿两者均出现损害,程度更重.检测尿NAG可早期诊断HSP肾小管损害.
作者:黄清明;邓燕;周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顺铂不同给药途径在卵巢上皮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9例行卵巢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或肿瘤细胞减灭术,部分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卵巢上皮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化疗,其中A组51例DDP腹腔化疗,B组38例DDP静脉化疗,两组的化疗药及剂量相同.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及疗效评定.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1);5年生存率A组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毒副作用较B组减轻(P<0.05).结论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对提高卵巢癌患者近期疗效、控制腹水、减轻化疗副反应较单纯静脉化疗有明显优势,但远期疗效无明显改善.
作者:韦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病情发展凶险,目前治疗效果远不能令人满意,病死率仍在20%左右[1,2],而暴发性胰腺炎(FAP)的病死率更高达30%~60%[2].因此,SAP的治疗虽已基本有章可循,但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之中.现就SAP的治疗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黄进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测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含量,探讨其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机理.方法按GCS评分分组(≤8分为重伤组,>8分为轻伤组),对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不同时期(伤后24h,3、5、7d)测定脑脊液中ET、NO含量,并评定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伤组患者伤后脑脊液ET、NO含量显著高于轻伤组(P均<0.05).脑脊液ET、NO峰值越高,预后越差(P<0.01).结论 ET、NO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病理生理变化,监测其含量变化,对于伤情判定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卫;何文干;潘云;朱扬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乌圆补血口服液(即元首口服液)的主药是制何首乌、桂圆肉,其有效成分主要是蒽醌类化合物、卵磷脂和二苯乙烯甙等,具有补益心脾,益气养血等功效.对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倦怠乏力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作者:农嵩;黄忠仕;王洪健;易金远;王金香;陈家军;龙春艳;彭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