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周晓明;王可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精神科护士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得精神科护理人员在紧张而繁重的工作状态中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为此,医院应在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基础上,通过护理管理者从人性化科学管理入手,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品质,改进护理工作制度,健全安全制度,主动沟通,从生活上关心、工作学习上的帮助护士,教会其用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以宽松的心境渡过每一天,以适度的方式应对世事,获得心理平衡和良性循环.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高热惊厥40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高热惊厥患儿40例临床护理方法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针刺、药物止惊和控制发热处理后,40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采取积极治疗和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有较好效果.

    作者:王茹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栓抽吸导管在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2例,为血栓抽吸+PCI组;另48例为常规PCI组.比较两组造影结果、临床预后及TIMI血流分级.结果:血管抽吸+PCI组血栓即刻消失25例,血栓减少7例.与常规PCI组比较,血栓抽吸+PCI组ST段回落>70%者较多(75%:94%).血栓积分显著下降[(1.5±1.0)分:(0.1±0.2)分],血栓抽吸远端血流TIMI分级显著好转[(2.0±0.6)级:(2.8±0.4)级],P均<0.0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栓抽吸导管是治疗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简单有效的方法,可提高PCI的治疗成功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减少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徐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骨折择期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减轻骨折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骨折患者102例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的心理护理和术前访视;观察组52例给予护理干预.术前一天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定.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状态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能使术前患者焦虑程度明显降低,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董慧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精神科护患沟通的技巧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如何掌握患者的心理,沟通就是主要的纽带.如何做好护患沟通,就是要很好地运用沟通技巧、沟通原则以及一些方式方法.1 沟通技巧1.1 保护患者的隐私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存在部分自知力或无自知力的患者,但他们仍然享有隐私权,享有被尊重的权利.因此,在与患者沟通及询问病情时,应尽可能避开其他患者;护士在执行治疗、护理时,不能因为对方是精神病患者而失去耐心,态度生硬,应处处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关心、帮助患者,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谢素芳;邹华钦;张晓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配合的方法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配合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5例常规手术,其中,拟行椎管内麻醉45例、全身麻醉30例.手术室护士积极配合麻醉医师做好术前、术中护理.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患者无恐惧与焦虑,未发生麻醉后遗症及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的良好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研究性教学在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性教学在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班46人为试验班,2班46人为对照班,按照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试验班采用研究性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法.试验后对两班学生进行考核,填写调查问卷及WATSON-GLASER批判性思维量表(WGCTA量表).结果:试验班期末考核、WGCTA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班(P<0.05或<0.01).结论:研究性教学法有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护生创新等多项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作者:姚壮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对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置换全膝关节能解决患者的痛苦,纠正病变膝关节畸形,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我科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采用中医骨伤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并施以系统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淑娟;张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阿立哌唑治疗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阿立哌唑组)34例,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氯氮平组)32例,给予氯氮平治疗.疗程24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评定生活质量,在治疗前与治疗第24周末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治疗24周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总分及4个维度评分阿立哌唑组显著高于氯氮平组(P<0.05或<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肯定,与氯氮平比较,疗效相当,安全性优于氯氮平,能促进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叶渊;张跃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的藏药心理,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查阅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出院病历54例,针对病历中记载的藏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藏药行为54例,其中,偏执型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藏药比例明显偏高,以将药物藏于舌下、颊部、牙龈为主.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不同的藏药情况及心理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加强发药时的管理,可使藏药行为降至低程度.

    作者:郑桂琴;彭妮莉;王利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荣军糖尿病患者60例参加专病疗养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荣军糖尿病患者参加专病疗养的效果.方法:在3个月的疗养期内对荣军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运动、用药、自我检测,教育前后分别观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变化.结果:糖尿病健康教育后荣军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结论:糖尿病专病疗养可明显促进荣军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提高行为能力,从而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刘咏梅;张小丽;谢文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加强精神科陪护家属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陪护管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精神科患者陪护的利弊,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结果:对精神科患者陪护的正确管理提高了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效果.结论:对精神科开放式病区内陪护家属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王加仙;张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内科老年休养员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退军人老年休养员的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353例老年休养员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对其异常心理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指导;B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结果:A组患者与B组相比,患者异常心理问题有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结论: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内科老年休养员患者的异常心理状态.

    作者:侯温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对女性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体会

    目的:探讨对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30例新入院女性患者进行分阶段(入院初期、治疗期、康复期、出院前期)的健康教育.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为评定工具,在干预前及干预第4周末进行评定.结果:在干预第4周末,BPRS各因子分数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SIE评分中,社会能力和社会兴趣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惹和迟缓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得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缩短护患间距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姜惠敏;景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lightspeedTM16层及BrightspeedTM8层CT机进行扫描,再将得到的数据传输进工作站,在工作站采用曲面重建、多层面重建、表面阴影重建等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采用三维重建.结果:在12例观察者中,有5例为DeBakeyⅠ型,3例为DeBakeyⅡ型,剩下的4例为DeBakeyⅢ型.有2例合并马方综合征的三维重建图像中有特征表现,1例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所有病例均能清楚显示出主动脉的全程和分支,真假腔内膜病变以及夹层动脉瘤位置和范围、管壁钙化情况,附壁血栓与病变的空间位置关系亦可以满意显示.仿真内镜能表现出内膜片和血管的关系及夹层动脉瘤内膜破口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准确、迅速地诊断出夹层动脉瘤和其分型,协助临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为手术提供精准的解剖信息,对于评价血管的畅通性及明确有无血管内膜增生及有无支架变形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秀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原子吸收法测定皮疾止痒膏中铜、铁、锌、锰含量实验研究

    皮疾止痒膏是治疗多种皮肤疾病的纯中药制剂,由苦参、蝉蜕、蛇蜕、薄荷、白癣皮、冰片等多味中药按不同煎制方法研制而成的膏剂[1].我院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皮疾止痒膏中铜、锌、铁、锰含量,为进一步研究皮疾止痒膏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付晓平;王凤芝;李冬;陈丛炎;张桂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理记录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从2008年5月~2010年10月我院所有护理病历中随机抽出护理病历1 000份,对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对护理记录单进行审阅、分析、评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发现问题护理病历18份,占1.8%.结论:加强病历内涵质量的整改,杜绝护理缺陷,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精神科护士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得精神科护理人员在紧张而繁重的工作状态中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为此,医院应在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基础上,通过护理管理者从人性化科学管理入手,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品质,改进护理工作制度,健全安全制度,主动沟通,从生活上关心、工作学习上的帮助护士,教会其用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以宽松的心境渡过每一天,以适度的方式应对世事,获得心理平衡和良性循环.

    作者:周晓明;王可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18例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

    目的:总结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18例患儿术前做好生活护理、防止坠床和行走时跌倒,对卧床患者加强看护,做好手术部位的术前清洁、皮肤准备.术后防止大小便污染腰骶部切口,保持硬膜外引流管通畅,指导和帮助患儿肢体功能训练.结果:治疗效果满意17例.步态无改善1例.结论:采用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曹桂华;黄庆玖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致植物生存一例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严重的并发征是骨水泥植入综合征,该并发征已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一例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分析如下,讨论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1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68岁.临床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既往有癫痫病史,血常规、心电及胸透检查无异常.入手术室时神志清醒、反应淡漠,血压144/89mmHg,心率109次/min,血氧饱和度96%,无不良主诉.开放静脉通道,给予心理护理.

    作者:张莉;杨靖;李翠娴;熊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门急诊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职业素质

    门急诊科护士的素质,除应具备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应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热爱本职工作,任劳任怨.门急诊护士应明确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职业素质培养、自身修养,树立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护士形象.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