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卧床病人便秘的治疗--化裁麻子仁丸汤应用体会

张天佑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塞, 便秘
摘要: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肌梗塞往往发病突然、危笃.发病后或半身不遂,或限制活动需要卧床休息.因活动少,加上进食少,食物精细、少渣,往往造成病人便秘,少则3~5天无排便甚至10天无排便,或大便困难不能排出.因用力排便引起病人病情加重者并不鲜见,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光量子液疗仪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护理体会

    双通道多功能液疗仪通过紫外线照射,利用载体将量子能量及游离态氧携带到体内,能够提高氧分压,降低血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能量,故对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代谢障碍性疾病有明显疗效.我科从1996年12月起使用该仪器治疗了多种老年性疾病,取得了明显效果,治疗对象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无副作用.现将我科应用该技术治疗120例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陈爱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内皮素、心钠素与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慢性并发症.由于胰岛素的应用使DM急性并发症的病死率显著下降,DN逐渐成为DM的主要死因.据统计[1]DN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首要病因,约占35%.近年来美、日、欧洲等发达国家DN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WHO预测二十一世纪DM将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研究认为DN的发病机理主要与高血糖、蛋白非酶糖化,多元醇通道的激活,蛋白激酶C的激活,血流动力学障碍,肾小球滤过屏障改变,细胞因子参与等有关.影响DN血流动力学的血管活性物质除儿茶酚胺外,近年研究突出的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素(ET),心钠素(AN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激肽系统及一氧化氮等.笔者就近年对ET、ANP与D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凤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抑癌基因P16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调控体系对维持正常细胞周期是必需的,而调控体系中的任一环节异常均可导致调控紊乱,细胞增殖异常、肿瘤发生.P16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因子其抑癌作用和频繁的变异在多种肿瘤中得到了证实.现将此基因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戴文斌;任占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助考班班主任工作方法浅谈

    学生来源复杂、综合素质偏低、自卑心理强、自控能力差是助考班的特点,因此管理起来难度较大.笔者自1998年9月担任我院成教部98级助4班班主任,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一年多来,该班同学精神面貌良好,组织纪律观念强,从未有学生因严重违纪受到处分,也没有出现打架闹事等恶劣现象,在已参加过的四次统考中成绩列同层次各班级的前茅,多次受到成教部及各科任教师的称赞.以下是笔者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作者:黄祖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漏斗胸外科治疗进展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的胸壁骨骼畸形,占小儿胸廓骨骼畸形的90%以上[1],是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脊柱呈漏斗状凹陷的一种畸形,与家族遗传有关[2].多认为是下胸部肋软骨及肋骨过度发育,胸骨代偿向后移位所致;也有人认为是膈肌的胸骨部分发育过短,将胸骨向后牵拉所致.国外较早开展了手术治疗漏斗胸的工作[3,4].现将漏斗胸手术治疗,不同术式的特点及适应证综述如下:

    作者:张赋;蒋润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2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误诊分析

    分析诊断为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6例,其中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者28例,误诊率19.2%.临床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极易误诊为卵巢囊肿,认为不能依靠痛经来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而应结合其他特征完善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从而减少误诊率.

    作者:吴惠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热淋66例效果观察

    热淋常指急、慢性泌尿系感染[1],相当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以妇女多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滴沥涩痛.笔者从1993年2月~1997年12月,用清淋汤治疗热淋6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孟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卧床病人便秘的治疗--化裁麻子仁丸汤应用体会

    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肌梗塞往往发病突然、危笃.发病后或半身不遂,或限制活动需要卧床休息.因活动少,加上进食少,食物精细、少渣,往往造成病人便秘,少则3~5天无排便甚至10天无排便,或大便困难不能排出.因用力排便引起病人病情加重者并不鲜见,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张天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西门子CT球管使用长达26万次的经验

    目前,我国广大城乡医院已普遍使用CT机,而西门子Somatom-DRH CT机已占有一定的比例,该机球管型号OPT155/156.由于其价格高,大约在30万元左右,绝大多数商家只承诺新管保用次数是5万次,实际寿命超过15万次.按照每天20个病人计算,2年必须更换1只X线球管,而我院使用的球管寿命已达26万次,明显超出了正常使用次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的使用经验是:

    作者:黄永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波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

    通过对微波热疗80例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认为热疗前的充分准备,热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和热疗后细致的护理非常重要,能保证微波热疗顺利进行,提高化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覃朝莲;吕绿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与洗手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每一项操作都是由医护人员的手具体进行的.医护人员的手完成了各种简单与复杂、琐碎与精细的医疗护理活动,因此,医护人员手含菌量比其他人群为高.资料证明,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直接的传播途径,而手的保洁意识并不是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具有的.笔者就医院感染与洗手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马兰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两种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方法结果观察

    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治疗及抢救中一项基本操作,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功.由于新生儿头皮松弛,静脉细小、浅表、管壁薄、易外渗[1]等特点,使操作技术难度增加.本着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操作技术成功率之目的,通过202例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方法进行分析及探讨.

    作者:覃东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均寿命延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原发性高血压(EH)、Ⅱ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对人民的健康、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幸福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当前学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居民EH的发生,我们从1998年10月~1999年7月对社区的居民进行了EH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农明光;周于刚;苏翠珍;罗毅英;卢春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技术的临床应用,乳腺癌的研究已进入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近年来已发现多种生物标志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现就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毛荣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并心力衰竭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其重要并发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可引起肺动脉高压、水钠潴留,导致心衰.病原体的毒性产物也可引起心衰.近年研究发现一些体液因素参与心衰发展过程,现作一综述.

    作者:陆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分析与护理

    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8%~54%,病死率较高.因此,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我院神经外科自1996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6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81例,发生率为43.5%,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黎桂兰;丁春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病案质量存在问题及对策

    病案是医疗工作的综合体现,是医院医护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为医教、科研提供丰富的科学资料,并能为医疗事故、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病案质量管理.近年来,我院在深化医疗改革,创建等级医院建设过程中,把病案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病案质量检查员,建立质控网络,强化监督机制.狠抓病案质量中的缺陷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取得良效,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陆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异丙酚的研究进展

    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物[1].1980年James等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其具有麻醉效应[2],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临床,1989年美国FDA通过并推荐临床使用[3],得到广泛好评,目前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ICU镇静.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异丙酚有其独特的优点: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无积蓄,副作用小等;但也发现了其比较突出的缺点-循环抑制;异丙酚可产生与剂量相关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现将异丙酚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泽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生态制品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品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指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用有利于人体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或生长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1].随着抗生素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同时又带来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微生态平衡失调以及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等严重弊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微生态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日益重视微生态的研究,大力开发和应用微生态制品,用于调节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和防治疾病,并已初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4].现结合有关文献将微生态制品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培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68例小儿食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小儿食物中毒多为误服,加上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往往是中毒较深,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后才引起大人的注意.若处理不当,将危及生命.我科自1996~1999年共收治68例食物中毒儿,由于抢救及时、正确,护理得当,结果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急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梁秋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