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李凡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组, 对照组, 现报告如下, 无远处转移, 手术指征, 年龄, 临床资料, 局部, 检查诊断, 患者, 肝肾功能, 分期标准, 影像学, 血常规, 心电图, 纤支镜, 诊治, 评分
摘要:笔者近年来对局部晚期(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52例,为近4年来诊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男20例,女6例;年龄大67岁,小26岁,平均(46±1)岁.对照组男18例,女8例;年龄大62岁,小33岁,平均(47±1)岁.均经纤支镜或肺穿确诊,且经过相关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局部晚期NSCLC.根据TNM分期标准为ⅢA~ⅢB期,无远处转移,无手术指征或不愿手术,KPS评分≥60分,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九味羌活汤治疗感冒60例

    目的:观察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60例.结果: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署湿感冒总有效率分别为90.5%、95.0%、89.5%,各型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均有显著疗效.

    作者:岳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部分常用中药加工炮制的改进

    不去芦头:古代医家认为芦头具有催吐作用,须去.经临床观察及药理研究证实并无致吐作用.化学分析人参根与芦头所含的皂甙成分是一致的,而且芦头的含量更高.还有党参、牛膝、玄参、桔梗、前胡、防风等芦头的化学成分几乎与根的化学成分一致,所以在加工时不应去芦头,去芦头一则损时,二则浪费药材资源.

    作者:刘爱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衰宁治疗慢性肾衰竭56例观察

    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用肾衰宁胶囊治疗,对照组56例用药用炭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2.14%.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58.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衰宁可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作者:徐文君;吴国伟;王忠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温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的效果.方法: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温针灸、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2.5%,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率37.5%,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满意.

    作者:杨玲;雷鸣;陆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22例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2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7~55岁,平均37.6岁;病程短2个月,长3年.诊断标准为突发性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起病急,消失快,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查鼻内黏膜多呈苍白色,肿胀明显,鼻道较多清涕.

    作者:胡镜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3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愈2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加速愈合.

    作者:罗耀红;朱惠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宫外孕80例

    1995年12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活血化淤法配合西医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者8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就诊时无腹痛症状,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要求保守治疗.年龄21~36岁,孕次为1~3次,产次0~1次.均接受过天花粉或5-氟脲嘧啶1~2个疗程治疗,血β-hCG不降反而上升或持续高于正常值,或由于体质原因无法接受下个疗程治疗而血β-hCG居高不降.B超提示输卵管包块直径≤5 cm,杜氏窝少量积液,后穹窿穿刺阴性.

    作者:林谦平;李春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镇咳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00例

    2003年9月~2004年9月,我们用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镇咳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0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男180例,女120例;年龄大82岁,小30岁,平均60岁;病程长15年,短2年,平均8.5年.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咳嗽辨证标准》,均为痰热郁肺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粗,痰稠不爽,阵咳连声,喉中有痰鸣声,口渴,尿黄,便于,舌红苔黄,脉滑而数.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X线胸片显示两肺纹理增粗及模糊等.白细胞(4.38~12.3)×109/L,中性粒细胞0.67~0.80.

    作者:康旺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妇科疾病体会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疏利三焦,和畅气机,调和脾胃之功能,笔者用小柴胡汤为主治疗妇科疾病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作者:施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

    2003~2006年,笔者用内补黄芪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60例中门诊患者104例、住院患者56例,按治疗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男61例、女19例,年龄21~81岁,病程1个月~10年.对照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4~75岁,病程1.5个月~11年.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邓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抗炎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4例观察

    笔者自拟抗炎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04例,均为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0~30岁62例,31~42岁42例;病程3个月~3年;有急性盆腔炎病史者83例,无急性盆腔炎病史者21例,均有孕史.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现行妇产科学教材制订.

    作者:倪惠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骨折三期饮食调护体会

    骨折后肌肉、筋骨受损、经脉受阻,血淤气滞损伤日久,可致气血虚弱,骨痂生长不良、骨不连接,故饮食调护与骨折愈合有密切联系.总结如下.

    作者:童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益气通冠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通冠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淤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益气通冠方、对照组40例用诺迪康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0%、对照组72.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益气通冠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淤证疗效显著.

    作者:王翠萍;徐志伟;李永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癔症90例

    2003年8月~2006年7月,笔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癔症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8例,女82例;年龄14~58岁,平均37.5岁.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精神障碍表现为突然昏倒,呼之不应,呼吸时急时停,眼球转动或上翻,各种原始反应均存在,或大哭大笑,唱闹不停.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抽搐或瘫痪,失音症,缄默症.感觉障碍表现为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

    作者:李森林;利安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自汗176例

    笔者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自汗17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于下.1 一般资料17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63例,女113例;年龄小17岁,大76岁,平均52.3岁;病程长5年,短3个月.

    作者:王洪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邪伏膜原证治体会

    邪伏膜原之说始见于《内经》,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引申其说,创立了达原饮开达膜原逐邪外出的疗法.清代名医叶天士、薛生白、章虚谷、王孟英、雷少逸等不但扩展了邪伏膜原理论,而且对达原饮透解膜原之法进一步变通运用,能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廖天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激素配合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用西药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8例用西药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67.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P<0.05).结论:益肾健脾、清热化湿、活血化淤中药对消除或减少蛋白尿确有疗效.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黄芪建中汤合四逆散治疗萎缩性胃炎92例

    笔者用黄芪建中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2例均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为萎缩性胃炎(CAG).男64例,女28例;年龄59~80岁,平均66岁.病程1~30年,平均13年.合并胃窦炎30例,十二指肠球部炎症1 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例,伴胃窦(体)、十二指肠糜烂者16例,幽门螺杆菌(+)9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胀痛或隐痛,纳后尤甚,病情反复发作与情志有关,伴嗳气、纳呆、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质红苔白或少苔、脉沉细而弦.

    作者:王汝新;解乐业;李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部透刺加闪罐治疗单纯性腹型肥胖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透刺加闪罐法对单纯性腹型肥胖症的疗效.方法:观察组63例行腹部透刺加闪罐治疗,对照组57例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减轻体重、缩小腰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透刺加闪罐治疗单纯性腹型肥胖症效果较佳.

    作者:傅惠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7例

    笔者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7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97例均为门诊患者,男42例,女55例;年龄小28岁,大82岁;病程短8天,长8年.临床表现为头晕可伴有头痛、耳鸣、视物不清、健忘、失眠、多梦,严重者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甚则猝倒,但意识清楚.常有颈椎病的一般症状,如颈肩部疼痛、后枕痛、颈部活动受限等.旋转试验呈阳性,即头颅旋转到某一方位时,引起眩晕、恶心,体位改变消除,病变节段横突部常有压痛.颈椎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侧或后关节都有骨质增生,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作者:刁洪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