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镜清
目的: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治疗组48例用糖足1号协定方足浴和弥可葆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仅用弥可葆静脉滴注,疗程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中药足浴和弥可葆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效果.
作者:魏燕;胡卫芬;洪郁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三焦化湿合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三焦化湿合剂、对照组30例用雷尼替丁合果胶铋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症状和胃镜改善、Hp近期清除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三焦化湿合剂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有效制剂.
作者:胡一莉;陈晓根;方勇治;陈永堂;陈一平;臧家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侧切术配合自制双乌止痛膏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组100例行内括约肌侧切术后配合双乌止痛膏纱条外敷手术创面,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后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结果:试验组止痛有效率97%,对照组止痛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括约肌侧切术配合自制双乌止痛膏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肖文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1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痊愈30例,好转1例,治疗时间7~51 d,平均18.8 d.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瘫综合征有较好效果.
作者:李运太;乔鹏涛;李芝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骨折后肌肉、筋骨受损、经脉受阻,血淤气滞损伤日久,可致气血虚弱,骨痂生长不良、骨不连接,故饮食调护与骨折愈合有密切联系.总结如下.
作者:童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疏利三焦,和畅气机,调和脾胃之功能,笔者用小柴胡汤为主治疗妇科疾病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作者:施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66例,均为1998年2月~2004年6月门诊患者.就诊前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年龄10~20岁7例,21~30岁13例,31~40岁16例,41~50岁18例,51岁以上12例;病程2年以内15例,2~5年24例,5~10年19例,10年以上8例.诊断依据为带下增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样,阴部瘙痒难忍,反复发作,病程在1年以上.分泌物涂片可查到霉菌.
作者:朱慧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名咳嗽型哮喘、隐匿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殊性在于几乎没有喘息或呼吸困难,而以长期反复发作性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2003年10月~2005年12月,笔者自拟宣肺定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1997年9月~2006年2月,我们用高频电刀切除辅以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肛周尖锐湿疣1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32例中,男93例、女39例,年龄18~67岁,病程短7天、长1年,皮损累及一侧者44例、累及两侧者88例,侵及肛管者35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肛门瘙痒,疼痛,出血,渗出物有异味.局部皮肤有疣状突起,带蒂群生,增生迅速,质脆,易出血糜烂,常呈乳头状、鸡冠状或菜花状.醋酸白试验阳性,活体组织经病理切片检查确诊.
作者:吴明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刺颈淋巴结治疗痤疮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小16岁,大25岁;病程短5个月,长3年.以粉针为主者25例,以脓疮为主者1例,以丘疹为主者2例,以结节和囊肿为主者各1例.
作者:久里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临床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女性情志不畅失眠42例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均为本院2004年3月~2006年2月中医科门诊女性患者.年龄20~39岁13例,40~60岁29例;病程短1周,长6年.每日睡眠时间短1.5 h,长4 h,平均睡眠时间3 h.临床表现为夜眠少寐多梦,甚则彻夜不寐,心烦易怒,口苦,或心中郁闷不舒,头昏头晕,舌红苔白或白腻或黄或黄腻,脉细弦或弦数.
作者: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愈2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加速愈合.
作者:罗耀红;朱惠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性平味苦;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性温味辛苦.二者虽然药用植物来源不同,却均可行气破血、消积攻坚,临床常将两药配伍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现以2000年以来的期刊文献为依据,分析其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概况如下.
作者:冯海红;唐德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冠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淤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益气通冠方、对照组40例用诺迪康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0%、对照组72.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益气通冠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淤证疗效显著.
作者:王翠萍;徐志伟;李永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用小柴胡汤加味配合激素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83.3%,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缓解率62.5%,总有效率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有消除水肿、蛋白尿,改善高脂血症,提高血浆蛋白作用.
作者:饶和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多年来笔者用中药治疗扁平疣4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00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154例,女246例;年龄15~40岁,平均22.5岁;病程15天~7年不等,平均1.7年.皮疹多对称性发生在面部、手背及前臂,有300例曾经过不同程度的治疗.
作者:范淑云;刘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参乌冠心冲剂治疗老年充血性心衰效果.方法:将75例难治性心衰病人分为A组45例和B组30例,两组均给于西医常规治疗,A组加服参乌冠心冲剂,疗程为1个月.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95.55%,B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乌冠心冲剂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郭文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3~2006年,笔者用内补黄芪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60例中门诊患者104例、住院患者56例,按治疗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男61例、女19例,年龄21~81岁,病程1个月~10年.对照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4~75岁,病程1.5个月~11年.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邓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邪伏膜原之说始见于《内经》,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引申其说,创立了达原饮开达膜原逐邪外出的疗法.清代名医叶天士、薛生白、章虚谷、王孟英、雷少逸等不但扩展了邪伏膜原理论,而且对达原饮透解膜原之法进一步变通运用,能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廖天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3年8月~2006年7月,笔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癔症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8例,女82例;年龄14~58岁,平均37.5岁.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精神障碍表现为突然昏倒,呼之不应,呼吸时急时停,眼球转动或上翻,各种原始反应均存在,或大哭大笑,唱闹不停.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抽搐或瘫痪,失音症,缄默症.感觉障碍表现为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
作者:李森林;利安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