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明
邪伏膜原之说始见于《内经》,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引申其说,创立了达原饮开达膜原逐邪外出的疗法.清代名医叶天士、薛生白、章虚谷、王孟英、雷少逸等不但扩展了邪伏膜原理论,而且对达原饮透解膜原之法进一步变通运用,能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廖天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0年1月~2006年2月,我们用滋阴潜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2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92例均为门诊患者,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健忘、失眠、腰腿酸痛,双下肢乏力或水肿,夜尿增多(1~3次)等.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微量~++).治疗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40~76岁,平均57岁;病程平均7.5年,血压平均(159±10.6/96±9.6)mmHg,心率(82±7.9)次/min.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0~74岁,平均56.2岁;病程平均6.75年,血压平均(146±9.7/92±7.5)mmHg,心率(75±6.0)次/min.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谭立民;凌承德;高连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用孕三烯酮假绝经疗法治疗,治疗组60例用中药加孕三烯酮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作者:刘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用温针灸配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获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共6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女33例,男27例;年龄大65岁,小40岁;病情长1.5年,短3个月;单肩55例,双肩5例,X线检查示颈椎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10例肩关节有骨质增生,3例有外伤或骨折病史.
作者:楼志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4年12月~2006年3月,我们用肉桂、吴茱萸、朱砂制成的敷料外贴双侧涌泉穴治疗失眠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症状为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觉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1个月以上.
作者:胡江华;汤惠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佳方案.方法:72例用针灸分期治疗.结果:急性期痊愈率92.00%,稳定期痊愈率85.00%,恢复期痊愈率66.67%,后遗症期痊愈率33.33%,总痊愈率76.39%.结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缩短疗程,提高痊愈率.
作者:陈夏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95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阿米卡星注射液行宫旁注射.结果:治愈55例,好转40例,总有效率100%.盆腔炎性包块、内膜异位症粘连及盆腔术后粘连松解,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效果好.
作者:王梅;邓新筌;王革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不去芦头:古代医家认为芦头具有催吐作用,须去.经临床观察及药理研究证实并无致吐作用.化学分析人参根与芦头所含的皂甙成分是一致的,而且芦头的含量更高.还有党参、牛膝、玄参、桔梗、前胡、防风等芦头的化学成分几乎与根的化学成分一致,所以在加工时不应去芦头,去芦头一则损时,二则浪费药材资源.
作者:刘爱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采用固本澄源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1 固摄肾元法患者,男,81岁,于2004年7月19日就诊.于1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口渴多饮,尿频量多,诊为2型糖尿病.间断口服降糖西药及中成药等(具体药及量不详),病情控制不佳,空腹血糖在10 mmol/L左右.近4个月来出现纳呆、胃胀满,曾在省某医院诊为糖尿病胃轻瘫.
作者:穆绪超;郑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苦菜提取物对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家兔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苦菜提取物各剂量组分别用5.0 g/kg、10.0 g/kg、20.0 g/kg剂量灌胃,10天后采用试管法测定家兔的凝血时间,玻片法和毛细玻管法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断尾法测定小鼠的出血时间.结果:苦菜提取物5.0 g/kg、10.0 g/kg、20.0 g/kg剂量组的凝血时间、出血时间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P<0.05,P<0.01).结论:苦菜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
作者:卢新华;罗金荣;王俊杰;刘思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刺颈淋巴结治疗痤疮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小16岁,大25岁;病程短5个月,长3年.以粉针为主者25例,以脓疮为主者1例,以丘疹为主者2例,以结节和囊肿为主者各1例.
作者:久里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3~2006年,笔者用内补黄芪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60例中门诊患者104例、住院患者56例,按治疗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男61例、女19例,年龄21~81岁,病程1个月~10年.对照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4~75岁,病程1.5个月~11年.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邓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性平味苦;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性温味辛苦.二者虽然药用植物来源不同,却均可行气破血、消积攻坚,临床常将两药配伍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现以2000年以来的期刊文献为依据,分析其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概况如下.
作者:冯海红;唐德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骨盆骨折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不稳定型骨折者症状重,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大出血、休克等.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如按传统的下肢牵引、骨盆悬吊、骨盆带外固定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在翻身或下肢活动时疼痛明显,而且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采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损伤少、出血少、恢复快,可以使患者早期康复.2004年~2006年,我们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姜英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自1998年10月~2004年10月,用中药白丁肉桂散外敷神阙穴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大4岁,小6个月;病程1天50例,2天15例,3天以上3例.均有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1~2天常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蛋花汤样、带有少量粘液,大便常规镜检见少量或较多的白细胞及较多的脂肪球.
作者:罗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疏利三焦,和畅气机,调和脾胃之功能,笔者用小柴胡汤为主治疗妇科疾病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作者:施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60例.结果: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署湿感冒总有效率分别为90.5%、95.0%、89.5%,各型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均有显著疗效.
作者:岳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临床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女性情志不畅失眠42例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均为本院2004年3月~2006年2月中医科门诊女性患者.年龄20~39岁13例,40~60岁29例;病程短1周,长6年.每日睡眠时间短1.5 h,长4 h,平均睡眠时间3 h.临床表现为夜眠少寐多梦,甚则彻夜不寐,心烦易怒,口苦,或心中郁闷不舒,头昏头晕,舌红苔白或白腻或黄或黄腻,脉细弦或弦数.
作者: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冠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淤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益气通冠方、对照组40例用诺迪康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0%、对照组72.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益气通冠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淤证疗效显著.
作者:王翠萍;徐志伟;李永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参乌冠心冲剂治疗老年充血性心衰效果.方法:将75例难治性心衰病人分为A组45例和B组30例,两组均给于西医常规治疗,A组加服参乌冠心冲剂,疗程为1个月.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95.55%,B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乌冠心冲剂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郭文勤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