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宽;覃绍明;卢志红;刘伶;林英忠
目的 探讨游泳锻炼对老年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等速肌力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肩周炎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研究组进行蛙泳锻炼12周;对照组按原生活方式,不进行游泳锻炼.干预前后测试患者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等速肌力,并进行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肩关节屈、内收和内旋峰力矩显著增大,且大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游泳锻炼能改善老年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肌力,缓解了疼痛,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疗法.
作者:黄山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佳针药复合麻醉方案.方法 利用正交设计方法,选择72例胃镜检查老年患者,随机分为9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针刺介入时机(A)、头体腧穴选择(B)、电针频率参数(C)、麻醉药物配伍(D)4个因素及相应的3水平进行干预,观察术中应激反应总积分、异丙酚用量、血压波动值、心率波动值、血氧饱和度、病人苏醒时间、检查操作时间等指标,评价佳组合方案.结果 麻醉药物配伍是影响麻醉效果的关键因素.针药复合麻醉的佳方案为:异丙酚+芬太尼、针刺介入时机在术前20 min、电针选择低高频交替(2/100 Hz)、腧穴选择头部和肢体穴位.结论 老年患者在胃镜检查术前20 min行头部和肢体穴位针刺,加用低、高频交替刺激,并给予异丙酚+芬太尼麻醉,是佳麻醉方案.
作者:陈永斌;农君;陈仁年;兰爱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B2(PC-B2)与黄曲霉毒素B1(AFB1)对人胚胎肝细胞L-02细胞色素P450 (CYP)亚酶1A2、3A4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L-02细胞体外培养后分空白对照、溶剂对照、AFB1染毒、PC-B2处理和PC-B2干预共5组,其中PC-B2处理分为3个亚组,分别采用3、10、30 μg/ml PC-B2干预,PC-B2干预分为3各亚组,分别采用3、10、30 μg/ml PC-B2预处理12 h后,再加不同浓度PC-B2与AFB1干预24 h.测定各组细胞的CYP1 A2、CYP3A4酶活力以及CYP1 A2、CYP3A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测定细胞存活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FB1染毒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胞膜结构不清,漂浮细胞增多,CYP1 A2、CYP3A4酶活力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10μg/ml PC-B2处理组细胞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但30 μg/ml PC-B2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升高,CYP1A2、CYP3A4酶活力下降(P<0.05).与AFB1染毒比较,30 μg/ml PC-B2干预组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各浓度PC-B2干预组的细胞CYP1A2、CYP3A4酶活力及基因表达均降低(P<0.05),且干预浓度越高,CYP1A2、CYP3A4酶活力及基因表达越低(P<0.05).结论 AFB1能明显诱导肝细胞CYP1A2、CYP3A4酶活力及其mRNA表达,促使肝细胞凋亡,PC-B2干预可促进肝细胞生长并抑制上述CYP二个亚酶的活力及其基因表达,提示PC-B2可能通过抑制Ⅰ相代谢酶CYP对AFB1的活化而对肝细胞有良好保护作用.
作者:范秋玉;马玲玲;肖德强;黄东萍;贾亮;刘丹丹;邓祥发;潘剑;张勇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曲关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及曲美他嗪.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1%,高于对照组的64.6% (P <0.05).治疗后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及LVEF增高(P<0.05),但观察组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TNF-α及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建;齐洪娜;李佳;刘晓婷;王维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和40 mg/d,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血压、血清Hcy、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NO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血压较前下降(P<0.05),血脂水平较前改善(P<0.05),血清Hcy、ET-1、CRP、NO水平均下降(P<0.05),并且Hcy、ET-1、CRP及NO水平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强化治疗组Hcy、ET-1、CRP及NO下降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刘蔚然;蔡广;庞亮亮;曾海城;肖璇;李斌;赵东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影响脑梗死复发的眼底血管特征,建立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初次脑梗死79例,脑梗死复发25例,采集所有患者视网膜图像后,用自动化的视网膜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眼底血管特征分析,建立脑梗死复发风险预警模型,评估该模型的预测价值,分析脑梗死复发的眼底血管影响因素.结果 建立脑梗死复发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logit P =467.210×软性渗出物+117.754×脂代谢异常+2.895×(小静脉分支角度/动静脉比值)-0.986(糖尿病/小静脉分支角度)+35.802×(糖尿病/静脉分支系数)+42.314×(糖尿病/软性渗出物)+0.435×(糖尿病/体重指数)-38.197×(脂代谢异常/软性渗出物)-10.99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管弯曲度),预测准确率为90.38%.软性渗出物、脂代谢异常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小静脉分支角度及动静脉比值、糖尿病及小静脉分支角度、糖尿病及静脉分支系数、糖尿病及软性渗出物、糖尿病及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及软性渗出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血管弯曲度与脑梗死复发相关(P<0.05).结论 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可以预测脑梗死复发的风险,多种眼底血管特征与脑梗死复发相关.
作者:卓缘圆;于海波;杨卓欣;徐仲锳;李作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巴马小型猪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TRAF6)及AU碱基富集区RNA结合因子1(AUF1)的动态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将30只巴马小型猪分为假手术组(n=5)和CME组(n=25).CME组经微导管于左前降支中远端注入微栓塞球混悬液;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将CME组均分为5组于建模后3h、6h、9h、12h、24 h进行观察;假手术组小型猪于6h后进行观察.光镜下观察各组心肌组织改变,并检测心肌组织IRAK1、TRAF6及AUF1 mRNA表达.结果 建模后6h,CME组血管内均可见微栓塞球,周围出现微梗死灶.建模后6h,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心肌组织IRAK1、TRAF6及AUF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CME组心肌组织IRAK1、TRAF6及AUF1 mRNA的表达水平都在建模后3h和6h升高,9h达高峰,12 h和24 h下降;与3h和24 h比较,CME组9h心肌组织IRAK1、TRAF6及AUF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IRAK1、TRAF6及AUF1 mRNA高表达于CME后心肌组织,并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
作者:林士云;曾志羽;马国添;吴海;夏炳辉;阮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及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PBPs)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呼吸道感染婴幼儿痰或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的24株肺炎链球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筛选出的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行耐药性分析,并提取菌株DNA后分析PBP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24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菌株有13株,占54.2%;13株青霉素不敏感菌株对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呋辛不敏感率较高,分别为100%、76.9%和76.9%;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的不敏感率较低,分别为46.2%、38.5%和30.8%;对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的不敏感率低,分别为15.4%和0.13株青霉素不敏感菌株未发现pbp1a基因突变菌株,5株存在pbp2b基因突变,占38.5%.结论 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存在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情况,而pbp2b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肺炎链球菌耐药的重要原因,应加强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PBP基因突变监测.
作者:孔山;忽胜和;杨新原;赵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粪便中钙卫蛋白(FCP)和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及其在评估UC活动性及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3例UC缓解期患儿、41例UC活动期患儿及20例单纯腹泻患儿,检测其FCP和血清IL-2的水平,同时对活动期UC患儿进行肠镜检查,进行内镜分级及临床严重程度评估.结果 UC患儿中位FCP水平为451.8 μg/g,显著高于单纯腹泻患儿的34.6 μg/g(P <0.05),活动期UC患儿、缓解期UC患儿及单纯腹泻患的FCP水平依次降低(P<0.05);UC患儿中位IL-2水平为213.0 ng/L,低于单纯腹泻患儿的349.2 ng/L(P <0.05),活动期UC患儿、缓解期UC患儿及单纯腹泻患的FCP水平依次升高(P<0.05).64例UC患儿的Mayo评分与FC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IL-2水平呈负相关(P<0.05).在活动期UC患儿中,FCP水平与Mayo评分、临床严重程度以及内镜下分级呈正相关性(P<0.05),而IL-2与Mayo评分、临床病情分度与内镜下分级负相关性(P<0.01),FCP与IL-2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检测FCP和IL-2水平有助于判断患儿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秦臻;吴成;陈苗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儿童特异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儿童特异性皮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共4 2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莫司乳膏治疗组的研究者总体评估评分、皮肤瘙痒程度及耀斑发生率均低于或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儿童特异性皮炎具有良好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冯尚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心房颤动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历经变革,从单纯药物治疗、内科介入到内外科联合手术,方法众多,但疗效参差不齐,需要的设备、基础条件和技术亦不尽相同.本文对心房颤动的治疗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黎玉贵;郑宝石;罗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Fulkerson截骨和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术综合手术治疗对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总结围术期的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45例(47膝),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行三联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测量髌股合适角(CA)、髌骨倾斜角(PTA)及胫骨结节-滑车间距(Tr-TG),采用Kujala 髌股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IKDC)评分来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 40例患者(42膝)获得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均缓解,术后均未发生髌骨再脱位.手术后CA、PTA及TT-TG分别由(21.61 ±9.55)°、(24.15±6.10)°、(24.14±1.64)mm降低到(6.84±2.37)°、(15.3 ±3.10)°、(13.10±2.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ujala、Lysholm和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9.03±12.59)分、(54.88±10.29)分、(51.20±9.76)分提高到(91.13±4.32)分、(88.75±4.19)分、(88.10±3.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三联手术能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缓解患者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并可防止复发.
作者:孙忠良;吴术红;仲鹤鹤;邓钰泓;刘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厚朴排气合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生长抑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厚朴排气合剂保留灌肠,疗程7d.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痊愈46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有效率93.8%;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9例、23例、13例、8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厚朴排气合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疗效切确.
作者:王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心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28例CoA合并心血管畸形患者,一期手术采取左侧切口路径,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缩窄段切除术+端-端吻合术、缩窄段切除+扩大端-端吻合术、人工血管补片成形术矫治CoA,同期矫治动脉导管未闭,二期再行其他心内畸形矫治.观察术前、一期手术后、术后3个月患者上下肢收缩压差.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存活;术后无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肾衰竭、脊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反常性高血压7例.3种术式患者上下肢收缩压差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术后上下肢收缩压差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3种术式患者上下肢收缩压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3个月中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式患者上下肢收缩压差高于其他两种术式患者(P<0.05).术后3个月复查主动脉矫治处再无缩窄.结论 手术矫治CoA效果肯定,需根据患者年龄、主动脉发育程度、缩窄段长度等情况来确定矫治术式.
作者:马宪鲁;郑宝石;冯旭;雷宾峰;黄柳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5例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复发组)及15例放射性脑损伤患者(放射性坏死组),均行1 H-MRS和DWI检查,收集患者治疗后首次出现实质强化区的胆碱(Cho)/肌酐(Cr)、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Cr比值,以及相应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以上4个参数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损伤的效能.结果 放射性坏死组的ADC值显著高于复发组(P<0.05),而Cho/Cr和Cho/NAA值显著低于复发组(P<0.05);两组NAA/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ho/Cr值曲线下面积为0.935,诊断界值为2.24(P <0.05),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3%、86.4%;Cho/NAA曲线下面积为0.874,诊断界值为1.975(P <0.05),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0%、78.0%;NAA/Cr曲线下面积为0.618,诊断界值为0.625(P >0.05);ADC曲线下面积为0.974,诊断界值为9.895×10-4 mm2/s(P<0.05),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6.7%、100.0%.结论 1H-MRS和DWI的多个参数能够有效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铁军;郑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7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其中活动期患者35例,缓解期患者35例.运用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清补体C3、C4水平;应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行肝脏穿刺病理组织检查,并进行组织炎症活动指数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外周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其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关系.结果 活动期组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P<0.05).补体C3水平与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呈负相关(P<0.05).补体C3水平与组织炎症活动指数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期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下降,这对患者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倩;左秀丽;李延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干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连续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置入术前、置入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对照组日常生活外,术后1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术前显著提高,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负面情绪.
作者:刘景;陈俊婷;周佳莉;陶静;水小兰;张逸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形成蛋白-2(BMP2) mRNA的影响.方法 运用改进马血清联合甲强龙造模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模型兔分为生理盐水组、复方骨肽组、三七总皂苷组各10只,分别于股骨头局部注入生理盐水、复方骨肽及三七总皂苷,连续治疗4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兔骨组织VEGF及BMP-2的mRNA表达量.结果 复方骨肽组和三七总皂苷组的BMP2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三七总皂苷组与复方骨肽组的BMP2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骨肽组和三七总皂苷组VEGF mRNA的表达量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且三七总皂苷组高于骨肽组(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对提高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的VEGF mRNA和BMP2mRNA具有正向影响.
作者:韩杰;王世鑫;莫坚;王大伟;周龙清;韩林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结果,为防治乙肝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仪检测7 309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 309份血标本中,检出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阳性例数分别为556例(7.61%)、4 948例(67.70%)、230例(3.15%)、1 134例(15.52%)和1 991例(27.24%);大三阳170例(2.33%),小三阳309例(4.23%);检出新生儿HBsAg阳性3例(0.54%),29 d至18岁24例(4.53%),大于18岁529例(95.14%).结论 该地区HBV感染率较高,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防治工作,以控制HBV感染.
作者:樊祖茜;孙雷;廖倩;刘秋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UIFABP)与粪钙卫蛋白(FC)在诊断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及其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价值.方法 240例早产儿,其中120例发生FI(A组),120例未发生FI(B组).分别于开始喂养前(S1期)、发生FI当天(S2期)和第5天(S3期)、发生NEC当天(S4期)收取两组尿液、粪便,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UIFABP和FC浓度.结果 A组与B组UIFABP浓度、FC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UIFABP及FC浓度均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各个时间点NEC组的UIFABP浓度高于无NEC组,S2至S4期NEC组的FC浓度均高于无NEC组;NEC组的UIFABP和FC浓度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S3期UIFABP诊断早产儿发生NEC的界限值为1.892 mg/ml,敏感度为93.0%、特异性为56.8%;S4期UIFABP浓度诊断早产儿发生NEC的界限值为2.563 mg/ml,灵敏度为76.7%,特异度为97.3%.S3期FC浓度对早产儿发生NEC的诊断界限值为198.9 μg/g,灵敏度为96.5%,特异度为79.6%.S4期FC浓度对早产儿发生NEC的诊断界限值为254.4 μg/g,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61.2%.结论 FI早产儿的UIFABP与FC浓度持续升高.FI早产儿出现NEC可能性较大.早产儿发生FI第5天FC浓度、UIFABP异常升高,提示有发生NEC可能,对诊断NEC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姜燕;李和勤;白亚飞;曹博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