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琼;周红梅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裸鼠腋窝皮下接种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A组和干预B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0 mg/ml羟喜树碱溶液和0.45 mg/ml羟喜树碱溶液,注射体积均为10 ml/kg,1次/d,每周连用5 d停2 d,总疗程2周。测量并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和无事件生存曲线,计算各干预组佳相对肿瘤增长率(%T/C)、无事件生存期( EFS) T/C值。结果各干预组移植瘤生长曲线均较对照组平缓且出现生长延迟。对照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为5 d,干预A组为8 d,B组为17 d。两个干预组的佳%T/C均<40%,羟喜树碱干预有效。干预A组的EFS T/C值为1.75,该浓度羟喜树碱具有低度抗瘤活性;干预B组的EFS T/C值为3.25,而移植瘤体积无净减小,具有中度抗瘤活性。结论羟喜树碱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抗瘤活性,可抑制瘤体生长,其浓度对抗瘤活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文静;张劼;罗佐杰;梁杏欢;尹健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 CKD )患者贫血及铁代谢的情况,分析贫血与铁代谢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3~5期非透析CKD患者69例,检测其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Fe)、总铁结合力(TIBC)等指标。根据SFE和TIBC数值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69例患者发生贫血54例(78.3%),其中CKD 3期贫血发生率47.8%(11/23),CKD 4期为82.4%(14/17),CKD 5期为100.0%(29/29)。血清FE与Hb、HCT呈正相关关系( P<0.005);TIBC与Hb、HCT呈正相关关系( P<0.005)。Hb与红细胞压积、钙、铁、碳酸氢根(HCO3-)及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关系(P<0.005);Hb与BUN、SCR、P、K及PTH呈负相关关系( P<0.005)。结论3~5期CKD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贫血,贫血与铁代谢密切相关。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贫血与铁代谢紊乱的程度加深。
作者:黄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各种条件下的体位固定材料在不同能量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的影响,为临床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专用模体中,用电离室测量不同能量下,模体上添加各种体位固定材料前后剂量的变化,得到体位固定材料在不同能量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的影响。结果添加体位固定材料后使放射治疗患者的吸收剂量减少,随着X射线能量的增加固定材料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的影响变小;同一能量,有机玻璃对吸收剂量的影响大,面膜、真空袋、碳纤维对吸收剂量的影响较小。不同厚度的面膜、真空袋对表面剂量影响不同,厚度越大,影响越大;面膜孔径越大对表面剂量影响越小。结论体位固定材料在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治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临床要求,进行补偿修正。
作者:韦汉荣;曾自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为了使学生适应医院卫生信息化的需要,构建适合医疗卫生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模块、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多种考核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多途径增加计算机教师医学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及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医学人才。
作者:戴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维A 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32例银屑病患者口服阿维A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标准(PASI)进行疗效评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IL-6水平并与18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32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8周后有效率为87.50%;治疗后血清VEGF、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IL-6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 P均<0.01);银屑病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清VEGF、IL-6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1)。结论阿维A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血清IL-6、VEGF有关。
作者:肖敏;贺琪;陶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 VATS)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可行性。方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胸膜摩擦固定术患者327例,分成单操作孔治疗组194例和传统双操作孔法对照组133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漏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中钉仓使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术中使用钉仓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操作孔组比较,单操作孔组术后伤口疼痛、麻木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单操作孔治疗法与传统双操作孔法VATS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当,但单操作孔术后患者疼痛更轻、麻木感出现较少。
作者:金璐明;黄宇清;陈应泰;崔健;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联合滋阴利肺汤对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复治涂阳老年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抗结核药物联合滋阴利肺汤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两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同时观察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的吸收显效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IL-10水平均有升高,但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96.6%,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病灶吸收显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率为90.0%,对照组为63.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确为滋阴利肺汤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滋阴利肺汤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血清 IL-6、IL-10、TNF-α水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变吸收率和痰菌转阴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黄春合;覃后继;黄美金;何延专;黄其文;陆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住院接受激素治疗的ITP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全程疾病知识、心理、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3个月后激素治疗依从性、血小板计数及再次出血情况。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好,均为100.0%,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好的比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出院前两组血小板计数均>50×109/L,无出血现象,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血小板计数<50×109/L有7例,再次出血4例,均少于对照组的19例、12例( P<0.05)。结论对ITP患者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减少病情反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琴;梁爱清;江锦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0例原发性肺癌(腺癌23例、鳞癌14例、肺小细胞癌9例、肺大细胞癌4例)组织、癌旁组织及21例来源于胃肠道或卵巢转移性肺腺癌组织标本中TTF-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TF-1在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腺癌、鳞癌、肺小细胞癌、肺大细胞癌、转移性肺腺癌组织TTF-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9%(17/23)、0、77.8%(7/9)、50.0%(2/4)、0,腺癌、肺小细胞癌组织 TTF-1表达阳性率较鳞癌高( P<0.05)。原发肺癌的癌旁组织中,正常或增生肺泡上皮大部分不着色或较淡,阳性细胞少(<20%)。继发性肺癌的癌旁组织中TTF-1表达均为阴性。肺癌组织TTF-1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均无明显关系( P>0.05)。结论 TTF-1可作为一个鉴别原发性或转移性肺腺癌的理想指标,并且TTF-1在原发性肺癌的组织类型判断上也能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黄克锋;冼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iRNA-135 a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液标本及PC-12细胞乏外吐小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MCI)9例,痴呆期阿尔茨海默病( DAT)患者21例,健康对照者30例,检测受试者血清、血浆及培养基中miRNA-135 a表达水平。结果在乏外吐小体培养基中miRNA-135 a相对表达量低于普通培养基(P<0.05);健康对照组血浆中miRNA-135a相对表达量高于血清,也高于乏外吐小体培养基( P<0.05);MCI组、DAT组血清、血浆中miRNA-135 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认知障碍患者血miRNA-135a表达量低,检测miRNA-135a对临床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价值。
作者:项薇;高曲文;杨红军;彭凯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西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以提高肺栓塞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广西13家医院202例确诊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评判肺栓塞的可能性。结果20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81.2%)、咳嗽(60.9%)、胸膜炎样疼痛(32.2%)、肺部湿性啰音(33.2%)、心率增快(33.2%)为常见。实验室检查常见低氧血症(81.7%)、低碳酸血症(62.9%)、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87.2%),部分患者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前导联 T波倒置(43.6%)及X线胸片显示右下肺动脉增粗(39.2%)。 Wells评分肺栓塞低度可能、中度可能和高度可能分别占24.4%、48.8%和26.8%;修正Gevena评分肺栓塞低度可能、中度可能和高度可能分别占14.3%、70.8%和14.9%。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判断肺栓塞有一定意义。
作者:蓝冰;秦志强;许承琼;陈显源;李党育;梁世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膳食指导对乳母膳食结构和乳汁中钙、铁、锌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南宁市100例壮族乳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接受个性化膳食指导,对照组给予普通膳食指导,于干预前后调查两组膳食结构,测定乳汁中钙、铁、锌含量。结果两组乳母干预前膳食结构不均衡;干预后,对照组水果及奶类摄入量增加,其余膳食种类摄入量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禽肉类摄入量明显降低,除粮谷类、奶类和大豆坚果外,其余均达哺乳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推荐值;对照组乳汁中锌含量增加,但钙、铁含量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乳汁中钙、锌含量增加,铁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个性化膳食指导,可以改善乳母的膳食结构,增加营养素及矿物质的摄入量,提高乳汁中钙、锌的含量,但铁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莫洁玲;黄颖红;周容;韦兰荣;袁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BHT)的磁共振成像( MRI)特点。方法对经膝关节镜手术证实的27例(27膝) BHT患者及27例(27膝)非BHT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半月板碎块内移征(A征)、半月板翻转征/双前角征(B征)、外周残半月板征(C征)、空领结征/领结残破征/后角残破征(D征)的频率以及同时具有半月板碎片移位征象及半月板残缺征象(A/B且C/D征)的频率,计算各征象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A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19%和88.89%, B征为29.63%和85.19%, C 征为81.48%和77.78%、,D征为59.26%和66.67%;A/B且C/D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8%和96.30%,与A征、C征的敏感度相近,但特异度较后两者显著提高。结论 A征及C征对MRI诊断BHT具诊断价值,若能结合A/B且C/D征,则可减少误诊。
作者:王树庆;梁有禄;韦健;韦骏;黄永杰;王效柱;周建飞;邓忠奎;汪勤;陈琪;宋国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脑钠肽( Pro-BNP)水平对阵发性房颤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后成功的预测价值。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94例,接受电生理检查以及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治疗直至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后患者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并测定血清Pro-BNP浓度。结果随访12个月,94例患者消融成功72例,复发22例。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成功组Pro-BNP水平和左心房直径均呈下降趋势,而复发组Pro-BNP水平则呈上升趋势。以Pro-BNP水平比基础水平降低>25%为消融远期成功的标志,其敏感性为69.4%,特异性为86.4%,准确性为73.4%。结论血清Pro-BNP浓度降低可以作为房颤消融术后远期成功的预测指标。
作者:张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吸痰法在肺炎患儿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肺炎患儿167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83例,实验组84例,使用双盲法、均在使用抗生素前取晨痰做培养。对照组清理口腔后常规吸痰或咳痰采集痰标本,实验组采用标准化吸痰法采集痰标本。结果实验组标本合格率为78.6%,痰培养阳性率为5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34.9%(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采用标准化吸痰法采集痰标本可提高痰标本合格率、痰培养阳性率,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唐晓燕;谢庆玲;甄宏;杨红叶;王志英;胡琼燕;韦玉华;农利平;蒋珊珊;黄春芝;苏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静脉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单次泵注组(A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组(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各30例,比较3组患者疼痛评分、舒适评分。结果3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 )分值、BCS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分值低,BCS分值高(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术后疼痛轻,镇静效果好。
作者:李萌;郭涛;黄朝宇;邢玉涛;韩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动可更换加压位址的气囊止血带在骨科四肢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使用气囊止血带的骨科四肢手术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止血带,观察组120例使用自动可更换加压位址的气囊止血带。比较两组使用不同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可更换加压位址的气囊止血带,能到达预期的止血效果,并降低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国雄;陈尔英;林雨;潘振斌;张培丽;苏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采取肘外侧入路或肘内外侧联合入路及相应的固定方式进行手术,术后早期进行功能恢复锻炼。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骨折复位良好、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或脱出等现象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肘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8±10)°,前臂旋转平均活动度(98±7)°;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5例,良11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能有效重建和维持肘关节骨及相关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改善肘关节功能。
作者:唐国能;黄粹业;蒋永益;叶维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术后镇痛对老年人腹腔镜术后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术后镇痛组(镇痛组)和术后未镇痛组(未镇痛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5 h(T2)、术后第1天上午8点(T3)以及术后第2天上午8点( T4)5个时间点采静脉血6 ml,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与免疫细胞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 HLA-DR)分子的表达率。结果镇痛组与未镇痛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与否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未镇痛组血清皮质醇水平的改变较镇痛组明显( P<0.05)。两组HLA-DR分子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HLA-DR分子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与否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未镇痛组HLA-DR的改变较镇痛组明显(P<0.05)。结论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抑制,可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龚拯;栗俊;唐莹;马利;张行;黄爱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LCOS )的危险因素。方法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50例,其中术后发生LCOS 39例(观察组),术后未发生LCOS 111例(对照组)。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确定LCOS的影响因素,再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CO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合并肾功能不全、心胸比、肺动脉压力、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循环时间、失血量比、术后心律失常、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是术后发生LCOS的影响因素( P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体重指数<19 kg/m2、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失血量比>20%、主动脉阻断时间>60 min为术后发生LCOS的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指数<19 kg/m2、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失血量比>20%、主动脉阻断时间>60 min为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LCOS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毅君;邓盛;熊荣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