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冰;秦志强;许承琼;陈显源;李党育;梁世廉
目的:对比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4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采用关节镜手术,对照组72例采用保守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活动、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复发率为1.39%,低于对照组的9.72%(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创伤小,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卢永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采取肘外侧入路或肘内外侧联合入路及相应的固定方式进行手术,术后早期进行功能恢复锻炼。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骨折复位良好、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或脱出等现象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肘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8±10)°,前臂旋转平均活动度(98±7)°;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5例,良11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能有效重建和维持肘关节骨及相关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改善肘关节功能。
作者:唐国能;黄粹业;蒋永益;叶维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 BPV)与颈动脉硬化斑块( CAS)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根据血压升高类型不同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5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30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45例,同期选择3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对其颈动脉行超声检查。结果高血压组血压变异各参数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各变异参数大(P<0.05)。 CAS检出率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80.0%(28/35),双期高血压为73.3%(33/45),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为60.0%(2/30),正常对照组为6.7%(2/30),4组CAS检出率依次降低( 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颈动脉硬化斑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比单纯舒张期及双期高血压更易引起颈动脉硬化斑块。
作者:利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107个乳腺结节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弹性成像按5分法分级。结果107个乳腺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结节68个,恶性结节39个。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良性)67个结节,>3分(恶性)40个结节。良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8%(59/68);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9.5%(31/39)。以弹性成像评分>3分,并且弹性成像病灶面积与二维超声面积比≥1.5为恶性肿瘤诊断标准,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9.4%、97.1%、和90.7%。结论弹性成像可有效评估组织硬度,定量参数面积比有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
作者:黄精贤;李茂谊;邓祖群;罗琴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量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规律。方法根据2005~2013年某医院门诊量统计数据,采用季节指数法分析门诊量的变化特点。结果医院门诊量从2005年到2013年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9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9.13%。2010年之前,每年门诊量的增长率维持在3%~6%,从2011年开始,门诊量增长率逐年上升,其中2012年的增长达到19.39%;门诊量低的是第一季度,季节指数为86.01%,而其他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都在100%以上,高的是第三季度,达108.62%。结论门诊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具有季节性特点。
作者:满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BHT)的磁共振成像( MRI)特点。方法对经膝关节镜手术证实的27例(27膝) BHT患者及27例(27膝)非BHT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半月板碎块内移征(A征)、半月板翻转征/双前角征(B征)、外周残半月板征(C征)、空领结征/领结残破征/后角残破征(D征)的频率以及同时具有半月板碎片移位征象及半月板残缺征象(A/B且C/D征)的频率,计算各征象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A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19%和88.89%, B征为29.63%和85.19%, C 征为81.48%和77.78%、,D征为59.26%和66.67%;A/B且C/D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8%和96.30%,与A征、C征的敏感度相近,但特异度较后两者显著提高。结论 A征及C征对MRI诊断BHT具诊断价值,若能结合A/B且C/D征,则可减少误诊。
作者:王树庆;梁有禄;韦健;韦骏;黄永杰;王效柱;周建飞;邓忠奎;汪勤;陈琪;宋国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路径作为新的医护模式,与病案信息管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本文重点阐述病案信息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的重要作用及临床路径对病案信息管理的影响。采用完善的电子病案及信息系统,提高病案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意识,是促进临床路径有效实施及推广的有力措施。
作者:黄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 ROSC)后是否出现心血管衰竭将患者分为心血管衰竭组75例和非心血管衰竭组31例。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血管病史、心肺复苏时间以及复苏前生命体征等资料,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心血管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血管衰竭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心血管衰竭组( P<0.05);心血管衰竭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30.54±8.49)分、SOFA评分为(14.65±5.14)分,均明显高于非心血管衰竭组的(19.74±9.76)分及(6.49±4.56)分( P<0.05)。心血管衰竭组发病初始可除颤心律比例明显低于非心血管衰竭组(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苏持续时间、复苏前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复苏前血糖紊乱均为患者发生早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复苏持续时间、复苏前存在SIRS以及复苏前血糖紊乱均是患者发生早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薛乾隆;贺英;岳秉宏;韩树池;陈艳梅;高继英;张秀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为了使学生适应医院卫生信息化的需要,构建适合医疗卫生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模块、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多种考核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多途径增加计算机教师医学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及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医学人才。
作者:戴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西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以提高肺栓塞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广西13家医院202例确诊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评判肺栓塞的可能性。结果20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81.2%)、咳嗽(60.9%)、胸膜炎样疼痛(32.2%)、肺部湿性啰音(33.2%)、心率增快(33.2%)为常见。实验室检查常见低氧血症(81.7%)、低碳酸血症(62.9%)、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87.2%),部分患者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前导联 T波倒置(43.6%)及X线胸片显示右下肺动脉增粗(39.2%)。 Wells评分肺栓塞低度可能、中度可能和高度可能分别占24.4%、48.8%和26.8%;修正Gevena评分肺栓塞低度可能、中度可能和高度可能分别占14.3%、70.8%和14.9%。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判断肺栓塞有一定意义。
作者:蓝冰;秦志强;许承琼;陈显源;李党育;梁世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为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067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药敏结果。结果1067例患者中全敏感792例,耐药275例(25.77%),其中单耐药98例(9.18%),多耐药48例(4.50%),耐多药117例(10.97%),广泛耐药12例(1.12%)。复治患者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P<0.05),HIV抗体阳性患者耐药率与HIV抗体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耐药患者中,67.64%对异烟肼耐药,65.09%对利福平耐药。氧氟沙星的总耐药率9.18%,而单耐药率2.34%。耐多药占耐药患者42.55%,以耐异烟肼、利福平常见。结论结核病专科医院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较高,耐药谱多样,以耐异烟肼、利福平常见。
作者:李无名;唐柳生;李勇;黄碧琳;卢瑞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动可更换加压位址的气囊止血带在骨科四肢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使用气囊止血带的骨科四肢手术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止血带,观察组120例使用自动可更换加压位址的气囊止血带。比较两组使用不同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可更换加压位址的气囊止血带,能到达预期的止血效果,并降低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国雄;陈尔英;林雨;潘振斌;张培丽;苏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以他克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在儿童供肾移植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例3~6岁儿童逝世后捐献供肾移植,8例受者均以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为基础免疫治疗,术前采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甲泼尼龙联合诱导治疗。统计手术当日(0 d)、术后3 d、5 d、7 d、14 d、30 d血肌酐值、内生肌酐清除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数、排斥反应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8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其余6例患者均在术后14 d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CD3+、CD4+、CD8+计数于术后1个月趋于稳定;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他克莫司中毒1例;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采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甲泼尼龙联合诱导在儿童捐献单只供肾移植围术期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蔡文娥;黄仁彬;孙煦勇;农江;李海滨;覃音红;秦科;蓝柳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病的临床特点,制订预防糖尿病足病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住院糖尿病足患者57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足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合并高血压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病程有关,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且常合并高血压病及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护理工作应围绕加强宣教,强调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综合治疗,合适的足部护理。
作者:谭小燕;黄秀禄;农月稠;钟玫;颜晓东;杨红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iRNA-135 a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液标本及PC-12细胞乏外吐小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MCI)9例,痴呆期阿尔茨海默病( DAT)患者21例,健康对照者30例,检测受试者血清、血浆及培养基中miRNA-135 a表达水平。结果在乏外吐小体培养基中miRNA-135 a相对表达量低于普通培养基(P<0.05);健康对照组血浆中miRNA-135a相对表达量高于血清,也高于乏外吐小体培养基( P<0.05);MCI组、DAT组血清、血浆中miRNA-135 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认知障碍患者血miRNA-135a表达量低,检测miRNA-135a对临床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价值。
作者:项薇;高曲文;杨红军;彭凯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 VATS)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可行性。方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胸膜摩擦固定术患者327例,分成单操作孔治疗组194例和传统双操作孔法对照组133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漏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中钉仓使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术中使用钉仓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操作孔组比较,单操作孔组术后伤口疼痛、麻木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单操作孔治疗法与传统双操作孔法VATS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当,但单操作孔术后患者疼痛更轻、麻木感出现较少。
作者:金璐明;黄宇清;陈应泰;崔健;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各种条件下的体位固定材料在不同能量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的影响,为临床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专用模体中,用电离室测量不同能量下,模体上添加各种体位固定材料前后剂量的变化,得到体位固定材料在不同能量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的影响。结果添加体位固定材料后使放射治疗患者的吸收剂量减少,随着X射线能量的增加固定材料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的影响变小;同一能量,有机玻璃对吸收剂量的影响大,面膜、真空袋、碳纤维对吸收剂量的影响较小。不同厚度的面膜、真空袋对表面剂量影响不同,厚度越大,影响越大;面膜孔径越大对表面剂量影响越小。结论体位固定材料在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治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临床要求,进行补偿修正。
作者:韦汉荣;曾自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时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 SR )对不同大小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乳腺肿块患者40例(56枚肿块),其中肿块直径≥2.0 cm有24枚(A组),肿块直径<2.0 cm有32枚(B组),对比并分析2组SR;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R为结果,建立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ROC曲线图显示AUC为0.846,选择约登指数大值0.786为临界点,确定SR临界值为3.21。恶性肿块的SR为(5.2±1.2),明显大于良性肿块的(2.1±0.2)(P<0.05)。 A组良性肿块SR为1.04~4.66,恶性肿块SR值为1.87~11.33;将SR为4.76作为临界值,AUC为0.878。 B组良性肿块SR为1.05~3.11,恶性肿块SR为1.22~8.85;将SR为2.58作为临界值,AUC为0.889。 A组AUC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对于不同大小乳腺肿块患者,实时超声弹性成像SR能准确鉴别乳腺肿块性质,操作简单、无创,重复性好。
作者:李坚;刘雪玲;伍业冬;雷蓓;聂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尘肺患者63例,健康者22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s、T细胞亚群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TNF-α水平。结果尘肺组外周血Tregs、CD4+T细胞水平、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组外周血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尘肺组外周血Tregs水平与CD4+T细胞水平、CD4+/CD8+比值及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CD8+T细胞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CD3+T细胞、IL-6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尘肺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明显增高,影响了T淋巴亚群分布和TNF-α、IL-6水平,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陈志军;张健杰;李冬红;邓立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术后镇痛对老年人腹腔镜术后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术后镇痛组(镇痛组)和术后未镇痛组(未镇痛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5 h(T2)、术后第1天上午8点(T3)以及术后第2天上午8点( T4)5个时间点采静脉血6 ml,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与免疫细胞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 HLA-DR)分子的表达率。结果镇痛组与未镇痛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与否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未镇痛组血清皮质醇水平的改变较镇痛组明显( P<0.05)。两组HLA-DR分子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HLA-DR分子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与否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未镇痛组HLA-DR的改变较镇痛组明显(P<0.05)。结论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抑制,可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龚拯;栗俊;唐莹;马利;张行;黄爱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