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
认知功能是指人在觉醒状态下始终存在的各种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即意识内容.而认知功能障碍则是指认知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状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或过渡状态,以记忆障碍为突出表现,可有其他认知功能的减退,但日常活动能力不受影响,不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近年报道认为其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超早期阶段[1].有文献表明每年约10%~15%的MCI患者发展为痴呆[2],因此认为MCI是痴呆的高危因素.由于AD为不可逆损害,而MCI经积极寻求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能实现对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因此成为近年来神经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就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邹少雁;谷小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舒利迭吸入治疗,治疗组加服敏咳煎加味,疗程3个月.结果:喘息、胸闷、咳嗽、咯痰、肺部哮鸣音等呼吸道症状体征改善,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焦虑、忧愁、恐惧、失眠、头痛等抑郁症状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5.00%,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控制气道炎症及改善抑郁水平均有较好效果.
作者:徐艳;唐文君;唐宇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5例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手术准备、术中配合及护理.结果:经过手术抢救护理,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手术步骤及手术器械、仪器设备的使用,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魏爱华;甘晓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因素.方法:对中药饮片的质量、煎药的器具及方法、汤剂的贮藏、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质量合格的药材、合理的中药煎煮方法、汤剂的正确贮放及科学的服药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结论:了解影响汤剂疗效相关因素,才能提高汤剂质量,增强汤剂疗效.
作者:邵深深;林希;林祥;徐苗苗;周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白醋浸泡三黄洗剂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70例给予浓度20%、温度37℃的白醋洗液浸泡三黄洗剂1周后浸泡患甲.结果:指甲和趾甲真菌病患者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91.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醋洗液侵泡三黄洗剂治疗甲真菌病效果较好.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尿酸水平(UA)以及心力衰竭分期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四型,同时检测患者UA水平,并对心力衰竭予以A、B、C三期分期.结果:不同分期慢性心衰患者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呈C期>B期>A期的升高趋势;不同中医证型间血清UA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慢性心衰A期以心肺气虚证型较为多见,B期以气阴两虚证型为主,C期以气虚血瘀证型为主.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血清UA水平与中医分型以及心衰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吴乐文;吕健;杨帆;傅晓霞;梁爱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脾清心安神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亚健康性失眠证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用健脾清心安神汤口服,并用耳穴贴压治疗.结果:痊愈6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9%.结论:健脾清心安神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亚健康性失眠症疗效满意.
作者:李雪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的佳时间.方法: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于术后24h开始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后立即拔除尿管,并协助自主排尿;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拔除尿管.结果:两组尿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及术后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拔除尿管能减少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拔除尿管后的刺痛.
作者:周琴;魏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艾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艾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作者:郭永林;姜升平;符小舢;刘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血府逐瘀汤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牛膝组成,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上焦瘀血头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血瘀经闭,痛经,肌肤甲错,日哺潮热及脱疽白庀,眼科云雾,青盲等目疾.笔者临床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作者:彭大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治疗组用针灸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7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14%,对照组8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作者:潘立晋;方美兰;蒙春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2010至2012年,笔者用加味当归六黄汤治疗盗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4岁10例,18 ~ 30岁9例,31~50岁17例,51~75岁12例;病程6个月以内30例,1~4年18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阑尾炎术后1例,小儿消化不良9例.临床表现为夜间入睡后全身汗出,浸湿衣被,醒后即止.或有五心潮热,头昏,心慌,四肢乏力,消瘦,食欲下降等其它症状.
作者:杨琳琳;刘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胆心综合征(Chole-heart syndrome)是指由胆道疾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引起的酷似冠心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胆道疾病并发症,其心脏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胆道疾病病情呈正相关,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心脏症状随胆道疾病的控制或治愈而缓解甚至完全恢复[1].1 发病机理胆道高压及神经反射,心脏感觉受胸2~8脊神经支配,胆囊受胸4~9脊神经支配,在感觉支配上定位弥散,在胸4~5脊神经有交叉现象,通过脊髓同节反射,胆囊疾病可反射地引起心搏加快、耗氧量增加.腹部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囊受炎症刺激后经过内脏神经传入至迷走神经背侧核、孤束核、疑核及脑干网状结构,再通过迷走神经传入心脏,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血流减少,从而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表现[2].
作者:王静;朱方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刘某,男,35岁,2010年7月25日初诊.昨日早晨起床时动作过快而突感背部疼痛,尤以左侧为甚,痛有定处,按之痛甚,呼吸、咳嗽均感疼痛,不能平卧.在院外经拔罐及推拿等治疗后未见缓解,反致症状加重,并出现胸部牵扯样疼痛,但无心慌、胸闷等症状.查背部肌肉明显紧张,尤以左侧为甚,胸3、4椎棘突左侧缘压痛明显,轻微叩痛,无放射痛,舌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少许瘀滞,脉弦涩.胸椎CR检查示胸椎未见骨折及小关节增生征象.中医诊断为背痛(筋骨错缝、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因为起床时动作过快而致胸椎筋骨错缝,局部气滞血瘀,经脉瘀滞所致.治当疏经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理气.郭老师治疗采用舒筋解痉类手法,主要采用揉、滚、拿、推等轻柔手法放松背部肌肉,再配合坐位端提胸椎整脊法整复错缝的胸椎小关节,并听见“咔嗒”声.术后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
作者:刘渝松;马善治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66例用海桐皮汤熏洗4周.结果:临床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结论: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作者:任维龙;李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月一行,且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常与月经量少伴发,重则发展成为闭经,甚至影响生育功能.我们用针刺治疗月经后期常能收到满意疗效,举例如下.病例:王某,女,22岁,未婚,2010年9月10日初诊.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后期,一般为45 ~ 60天月经来潮1次,每次行经3~7天,月经量少(每次用3~4片卫生巾)、色黑、时有小血块,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甚至不能触摸,偶有经来小腹胀痛,观其面色晦暗,舌红苔薄白,脉弦缓.平素性情抑郁,悲忧喜哭.彩超、性激素及妇科检查均无异常.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肾虚肝郁,气滞血瘀).西医诊断为月经不调.治以补肾疏肝,行气解郁,活血化瘀.
作者:王娇;李艳;王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刀痛点治疗加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72个膝关节)行小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后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行膝关节腔内注射,同时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40例(46个膝关节)口服美洛昔康片及抗骨质增生胶囊,理疗28天.结果:治疗4周,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痛点松解术加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作者:尹群党;藏向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粹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在C臂X线照射下实施克氏针手法整复治疗,放外固定支架,并辅以中药熏洗.结果:解剖对位优55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1.7%.结论: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损伤小、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适合多种类型的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
作者:胡正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效果.方法:30例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用针刺治疗,对照组用氯丙嗪肌内注射.结果:针刺治疗与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但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和果胶铋,治疗组加用益气和胃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2.0%、88.0%,对照组和治疗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2.0%,对照组和治疗组复发率分别32.0%、8.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改善临床症状,缩小溃疡面积,降低复发率.
作者:金克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