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慢性心力衰竭(CHF)亦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整体观是中医体系的主要特点,其核心是五脏一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五脏一体,试述如下.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水肿”、“喘证”、“心痹”等范畴.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水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心气虚是发病基础,气虚血瘀贯穿始终,阴阳失调是病理演变基础,痰饮水停是其病理产物.病位在心,涉及到肺、肝、脾、肾.
作者:吴本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尿液检测质量.方法:统计门诊和住院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及不合格率,分析产生原因.结果: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3759例,不合格标本61例(1.62%).结论:不合格标本主要来自住院患者,常见的原因是标本量少,其次为标识不清、容器错误.
作者:徐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2010至2012年,笔者用加味当归六黄汤治疗盗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4岁10例,18 ~ 30岁9例,31~50岁17例,51~75岁12例;病程6个月以内30例,1~4年18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阑尾炎术后1例,小儿消化不良9例.临床表现为夜间入睡后全身汗出,浸湿衣被,醒后即止.或有五心潮热,头昏,心慌,四肢乏力,消瘦,食欲下降等其它症状.
作者:杨琳琳;刘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运脾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除均给予基础降糖治疗,观察组另用益气运脾方,对照组另用莫沙比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运脾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用推拿及红外偏振光治疗,对照组只用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35%,对照组84.8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显著.
作者:马保德;方美兰;蒙春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哮喘发病时间及症状加重时间与哮喘不同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哮喘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既往发病规律、发病诱因、症状及主要症状发作或加重时间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证属寒性的哮喘多发于夏秋季,属热性的多发于秋冬季.虚性哮喘症状多发于或加重于夜间,少阳郁热证哮喘以晨间为主,实性哮喘则以白天为主.结论:哮喘发病及症状加重时间在不同证型间有明显差异.
作者:周兆山;姜洪玉;胡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12例用乌梅丸按辨证施治原则加减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痊愈62例,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4%.结论:乌梅丸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头痛宁联合西比灵防治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用头痛宁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26例仅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6%,对照组57.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宁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刘新举;刘样;曹爱兵;杨小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肝肾阴虚型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服美多芭,治疗组加服镇肝熄风汤加减,两组观察周期均为3个月,并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UPDRS Ⅰ、Ⅱ、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肝肾阴虚型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温胃方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加用温胃方穴位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0%,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胃方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陈枝俏;黎秋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颅神经运动核、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致死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共存,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而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全体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2)/10万,患病率约为(4~6)/10万.若病变以下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肌萎缩(PMA);若病变以上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PLS);若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称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PBP).本病病程短至数月,长者10余年,平均约27~52月,多因呼吸肌麻痹或呼吸道感染而死亡[1].本病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病程长,少有缓解,且无特效治疗药物.中医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减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治愈.现将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法综述如下.
作者:程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我们用安神定志丸加减、针刺、耳穴贴压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40例,均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女25例,男15例;年龄小20岁,大60岁;病程短3个月,长10年.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中关于神经官能症的诊断标准.有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的症状,有乏力、头晕头痛、焦虑、失眠多梦等全身性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作者:梁星琛;魏少奔;张淇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10年以来,我们用中药治疗声带息肉15例效果较好,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男5例,女10例;年龄小28岁,大65岁;病程短1个月,长5年以上.均因声音嘶哑曾用中、西药物未见好转.2 治疗方法声带无明显充血者以痰湿积滞为主,用噙化丸(西月石20g,元明粉15g,胆南星10g,百药煎10g,诃子肉15g,梅片1.5g,乌梅肉20g.研细末,用乌梅肉捣如泥,打和为丸,如龙眼肉核大小)1丸含化津津咽下,1日4~6丸.声带充血、瘀紫、肥厚者以气滞血瘀为主,用王清任会厌逐瘀汤加减(当归15g,赤芍15g,生地15g,丹参15g,桔梗15g,玄参20g,柴胡15g,甘草10g,蝉蜕10g,海浮石20g,红花10g),水煎服,每日1剂.声带息肉呈消肿样,兼胸闷纳呆、痰多、舌苔厚腻者以中焦痰湿壅聚咽喉为主,用平胃二陈汤加减(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5g,姜半夏15g,益母草30g,牛膝15g,薏苡仁30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2个月后统计结果.
作者:周华;肖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阿片类药物为治疗癌痛的首选药物,但其胃肠道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便秘不仅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疼痛,成为癌痛治疗的大障碍.中医治疗阿片类便秘有显著疗效,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阿片为辛香温燥苦涩之品,辛香善走窜,燥热耗伤津液,加之患者多属晚期,反复放化疗后素体已虚,脾胃生化之源不足,造成津液虚损,长期使用更易妄动真元,暗耗元气,苦涩凝滞,阻遏扰乱人体阳气运行,尤其是引起大、小肠气机不畅,导致便秘.
作者:徐丰改;谢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洗黄汤洗浴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继续母乳喂养并用洗黄汤外洗治疗.对照组继续母乳喂养并用双歧四联活菌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7天后,经皮黄疸值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洗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显著.
作者:郑珊;何素蓉;曹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汤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用祛痰化瘀汤治疗.结果:120例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以及体外血栓长度、干质量、血小板、吸附率6项指标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 0.05或P<0.01).结论:祛痰化瘀汤治疗肺心痛急性发作期疗效较好.
作者:吴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用经方治疗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多有效验,举例如下.1 柴胡桂枝干姜汤案患者,男,76岁,2011年5月就诊.患结肠癌(中分化腺癌)1年,并化疗3个疗程,2个月前发现腹胀,在市内某医院诊断结肠癌伴肝转移,同时给予介入化疗,化疗后全身乏力,纳差,持续低热(37.8℃~ 38.6℃).现往来寒热,口干,烦躁,大便干(3~4日一行),小便少,偶有头部出汗,进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热入少阳,热伤津液.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2g,干姜12g,桂枝10g,党参20g,牡蛎12g,天花粉12g,黄芩10g,甘草6g.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mL,分早、中、晚3次口服.服药3剂后,头部汗出减少,大便微溏,小便可,仍进食少,往来寒热.
作者:范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调经汤(自拟)治疗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用调经汤治疗.结果:治愈68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7%.结论:调经汤治疗闭经疗效显著.
作者:周丽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因素.方法:对中药饮片的质量、煎药的器具及方法、汤剂的贮藏、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质量合格的药材、合理的中药煎煮方法、汤剂的正确贮放及科学的服药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结论:了解影响汤剂疗效相关因素,才能提高汤剂质量,增强汤剂疗效.
作者:邵深深;林希;林祥;徐苗苗;周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频电疗及超短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每组60例,治疗组用中频电疗加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用中频电疗,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频电疗及超短波综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郭京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