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和果胶铋,治疗组加用益气和胃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2.0%、88.0%,对照组和治疗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2.0%,对照组和治疗组复发率分别32.0%、8.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改善临床症状,缩小溃疡面积,降低复发率.
作者:金克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舒利迭吸入治疗,治疗组加服敏咳煎加味,疗程3个月.结果:喘息、胸闷、咳嗽、咯痰、肺部哮鸣音等呼吸道症状体征改善,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焦虑、忧愁、恐惧、失眠、头痛等抑郁症状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5.00%,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控制气道炎症及改善抑郁水平均有较好效果.
作者:徐艳;唐文君;唐宇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西药及中西结合治疗三种方法治疗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的效果.方法:1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结合组各50例,中药组用补肾健脾方(自拟)口服,西药组用优甲乐治疗,中西结合组用补肾健脾方配合优甲乐口服治疗.两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变化及临床甲减与不良孕产史的相关性.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良孕产史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中西结合组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及甲状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减疗效肯定,并可有效调节TSH水平,提高甲状腺功能.
作者:罗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刀痛点治疗加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72个膝关节)行小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后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行膝关节腔内注射,同时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40例(46个膝关节)口服美洛昔康片及抗骨质增生胶囊,理疗28天.结果:治疗4周,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痛点松解术加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作者:尹群党;藏向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48例辨证用中药治疗.结果:48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明显.
作者:陈少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10年以来,我们用中药治疗声带息肉15例效果较好,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男5例,女10例;年龄小28岁,大65岁;病程短1个月,长5年以上.均因声音嘶哑曾用中、西药物未见好转.2 治疗方法声带无明显充血者以痰湿积滞为主,用噙化丸(西月石20g,元明粉15g,胆南星10g,百药煎10g,诃子肉15g,梅片1.5g,乌梅肉20g.研细末,用乌梅肉捣如泥,打和为丸,如龙眼肉核大小)1丸含化津津咽下,1日4~6丸.声带充血、瘀紫、肥厚者以气滞血瘀为主,用王清任会厌逐瘀汤加减(当归15g,赤芍15g,生地15g,丹参15g,桔梗15g,玄参20g,柴胡15g,甘草10g,蝉蜕10g,海浮石20g,红花10g),水煎服,每日1剂.声带息肉呈消肿样,兼胸闷纳呆、痰多、舌苔厚腻者以中焦痰湿壅聚咽喉为主,用平胃二陈汤加减(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5g,姜半夏15g,益母草30g,牛膝15g,薏苡仁30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2个月后统计结果.
作者:周华;肖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66例用海桐皮汤熏洗4周.结果:临床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结论: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作者:任维龙;李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8例用西药与中药穴位贴敷相结合治疗,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92%、对照组8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疗效更好.
作者:高菊杨;文宗军;王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的佳时间.方法: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于术后24h开始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后立即拔除尿管,并协助自主排尿;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拔除尿管.结果:两组尿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及术后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拔除尿管能减少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拔除尿管后的刺痛.
作者:周琴;魏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耳穴贴压,观察组另用艾灸曲骨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排尿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尿潴留效果较好.
作者:周小兰;万桃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温胃方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加用温胃方穴位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0%,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胃方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陈枝俏;黎秋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能力,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现就医院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策略试述如下.1 风险因素分析对风险的预见性不到位.清毒供应室操作人员对各环节的隐患认识不到位,如在进行清洗的时候,对消毒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清洗剂选用不合适,浓度配比不标准,造成清洗不彻底,影响了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在包装环节中,选用的包装材料不符合标准,所用的包布没有实现一用一清洗,器械的包装松紧度不达标等,都会影响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
作者:傅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用推拿及红外偏振光治疗,对照组只用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35%,对照组84.8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显著.
作者:马保德;方美兰;蒙春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洗黄汤洗浴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继续母乳喂养并用洗黄汤外洗治疗.对照组继续母乳喂养并用双歧四联活菌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7天后,经皮黄疸值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洗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显著.
作者:郑珊;何素蓉;曹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儿童功能性腹痛是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约占腹痛患儿的50%以上[1].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该病在4~ 18岁儿童的发病率为0.5% ~ 7.5%,女童多见[2].我们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功能性腹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90例,均为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就诊患者.男39例、女51例,年龄大16岁、小4岁,病程2月~1年.
作者:张翼宇;陈辉;殷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们自制青黛粉外敷治疗褥疮2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2例均为脑梗塞及脑出血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55 ~ 78岁,病程10~37天、平均19天.褥疮Ⅰ、Ⅱ期16例,Ⅲ、Ⅳ期6例.褥疮创面均有脓苔感染.2 治疗方法青黛粉药用青黛3g,轻粉9g,珍珠1枚,冰片少许磨粉.先将褥疮创面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用碘伏消毒,清除脓苔及坏死组织,然后用青黛粉敷于褥疮创面,无菌纱布覆盖褥疮创面并用微波照射治疗,每天1次.
作者:邵兰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用经方治疗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多有效验,举例如下.1 柴胡桂枝干姜汤案患者,男,76岁,2011年5月就诊.患结肠癌(中分化腺癌)1年,并化疗3个疗程,2个月前发现腹胀,在市内某医院诊断结肠癌伴肝转移,同时给予介入化疗,化疗后全身乏力,纳差,持续低热(37.8℃~ 38.6℃).现往来寒热,口干,烦躁,大便干(3~4日一行),小便少,偶有头部出汗,进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热入少阳,热伤津液.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2g,干姜12g,桂枝10g,党参20g,牡蛎12g,天花粉12g,黄芩10g,甘草6g.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mL,分早、中、晚3次口服.服药3剂后,头部汗出减少,大便微溏,小便可,仍进食少,往来寒热.
作者:范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消肿解毒膏是我院中医乳腺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根据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的发病特点和哺乳期产妇特定人群研制的、用于治疗产后急性乳腺炎的外用膏药,具有使用简单、操作便捷、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等优点.现将消肿解毒膏的配方、制作工艺及临床运用简介如下.
作者:林希;邵深深;林祥;徐苗苗;周毅;朱雪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亦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整体观是中医体系的主要特点,其核心是五脏一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五脏一体,试述如下.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水肿”、“喘证”、“心痹”等范畴.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水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心气虚是发病基础,气虚血瘀贯穿始终,阴阳失调是病理演变基础,痰饮水停是其病理产物.病位在心,涉及到肺、肝、脾、肾.
作者:吴本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对外伤性跟腱部皮肤缺损的修复疗效.方法:18例用中药煎成汤剂后,置于熏洗桶中浸泡60~90min,1日2~3次.结果:8周内,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中药汤剂泡洗对跟腱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有较好效果.
作者:刘永梅;万玉萍;冷元曦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