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病因病机与治法综述

程永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 中医病因, 病机与治法, 下运动神经元,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原发性侧索硬化, 进行性延髓麻痹, 锥体束征, 上运动神经元, 进行性肌萎缩, 脊髓前角细胞, 病变, 致死性疾病, 症状和体征, 慢性进行性, 呼吸肌麻痹, 呼吸道感染, 锥体细胞, 中医治疗, 治疗药物
摘要: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颅神经运动核、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致死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共存,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而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全体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2)/10万,患病率约为(4~6)/10万.若病变以下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肌萎缩(PMA);若病变以上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PLS);若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称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PBP).本病病程短至数月,长者10余年,平均约27~52月,多因呼吸肌麻痹或呼吸道感染而死亡[1].本病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病程长,少有缓解,且无特效治疗药物.中医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减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治愈.现将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法综述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吴氏发泡膏配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吴氏发泡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总结护理方法.方法:4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用舒利迭局部吸入,治疗组加用吴氏发泡膏外用.结果:治疗组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降低(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用舒利迭局部吸入配合吴氏发泡膏外贴,可使Th1/Th2系统趋于平衡,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减少复发.

    作者:王萍;孙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哮喘发病时间节律与哮喘证候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哮喘发病时间及症状加重时间与哮喘不同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哮喘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既往发病规律、发病诱因、症状及主要症状发作或加重时间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证属寒性的哮喘多发于夏秋季,属热性的多发于秋冬季.虚性哮喘症状多发于或加重于夜间,少阳郁热证哮喘以晨间为主,实性哮喘则以白天为主.结论:哮喘发病及症状加重时间在不同证型间有明显差异.

    作者:周兆山;姜洪玉;胡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认知功能是指人在觉醒状态下始终存在的各种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即意识内容.而认知功能障碍则是指认知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状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或过渡状态,以记忆障碍为突出表现,可有其他认知功能的减退,但日常活动能力不受影响,不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近年报道认为其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超早期阶段[1].有文献表明每年约10%~15%的MCI患者发展为痴呆[2],因此认为MCI是痴呆的高危因素.由于AD为不可逆损害,而MCI经积极寻求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能实现对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因此成为近年来神经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就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邹少雁;谷小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温针配合水针治疗顽固性面瘫54例观察

    2008年以来,笔者用温针配合水针治疗顽固性面瘫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大68岁,小8岁;病程长2年,短3个月;耳部带状疱疹19例,贝尔氏征20例,中颅底骨折15例.2 治疗方法取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地仓透颊车,颧髎透太阳,四白透承泣,翳风,下关,完骨,合谷,太冲,足三里.每次酌情选用4~5个及足三里(双)温针,合谷、太冲用平补平泻针刺.

    作者:张秋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肿解毒膏制作及应用

    消肿解毒膏是我院中医乳腺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根据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的发病特点和哺乳期产妇特定人群研制的、用于治疗产后急性乳腺炎的外用膏药,具有使用简单、操作便捷、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等优点.现将消肿解毒膏的配方、制作工艺及临床运用简介如下.

    作者:林希;邵深深;林祥;徐苗苗;周毅;朱雪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中药防治复发32例

    目的:观察双镜联合保胆取石及术后中药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术后脉冲式服用疏肝理气、利胆排石中药预防结石复发.结果:32例随访1~2年,术后复发2例(6.25%).结论: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及术后口服健脾利湿、疏肝理气、利胆化瘀中药对术后预防结石再生有明显效果.

    作者:彭宣福;王绍明;林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尿液常规检验前质量控制探析

    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尿液检测质量.方法:统计门诊和住院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及不合格率,分析产生原因.结果: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3759例,不合格标本61例(1.62%).结论:不合格标本主要来自住院患者,常见的原因是标本量少,其次为标识不清、容器错误.

    作者:徐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牵引推拿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用牵引推拿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32%、对照组77.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推拿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聂永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灸晕针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晕针是指针灸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晕厥现象,多较短暂.临床表现主要为初感疲倦,嗜睡,继之头晕、心慌、恶心、冷汗甚至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不温、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脉沉细欲绝等.2013年我们收治了4例颈椎病针灸晕针患者,现将晕针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兰晓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刺治疗月经后期验案一则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月一行,且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常与月经量少伴发,重则发展成为闭经,甚至影响生育功能.我们用针刺治疗月经后期常能收到满意疗效,举例如下.病例:王某,女,22岁,未婚,2010年9月10日初诊.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后期,一般为45 ~ 60天月经来潮1次,每次行经3~7天,月经量少(每次用3~4片卫生巾)、色黑、时有小血块,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甚至不能触摸,偶有经来小腹胀痛,观其面色晦暗,舌红苔薄白,脉弦缓.平素性情抑郁,悲忧喜哭.彩超、性激素及妇科检查均无异常.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肾虚肝郁,气滞血瘀).西医诊断为月经不调.治以补肾疏肝,行气解郁,活血化瘀.

    作者:王娇;李艳;王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天宁饮治疗偏头痛70例观察

    目的:观察天宁饮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用氟桂利嗪、谷维素及维生素B1口服,观察组用天宁饮(自拟)口服.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3%,对照组85.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宁饮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

    作者:程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镇肝熄风汤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肝肾阴虚型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服美多芭,治疗组加服镇肝熄风汤加减,两组观察周期均为3个月,并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UPDRS Ⅰ、Ⅱ、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肝肾阴虚型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牛膝组成,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上焦瘀血头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血瘀经闭,痛经,肌肤甲错,日哺潮热及脱疽白庀,眼科云雾,青盲等目疾.笔者临床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作者:彭大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90例

    儿童功能性腹痛是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约占腹痛患儿的50%以上[1].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该病在4~ 18岁儿童的发病率为0.5% ~ 7.5%,女童多见[2].我们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功能性腹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90例,均为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就诊患者.男39例、女51例,年龄大16岁、小4岁,病程2月~1年.

    作者:张翼宇;陈辉;殷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茵陈四物汤加减治疗胆心综合征临床体会

    胆心综合征(Chole-heart syndrome)是指由胆道疾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引起的酷似冠心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胆道疾病并发症,其心脏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胆道疾病病情呈正相关,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心脏症状随胆道疾病的控制或治愈而缓解甚至完全恢复[1].1 发病机理胆道高压及神经反射,心脏感觉受胸2~8脊神经支配,胆囊受胸4~9脊神经支配,在感觉支配上定位弥散,在胸4~5脊神经有交叉现象,通过脊髓同节反射,胆囊疾病可反射地引起心搏加快、耗氧量增加.腹部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囊受炎症刺激后经过内脏神经传入至迷走神经背侧核、孤束核、疑核及脑干网状结构,再通过迷走神经传入心脏,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血流减少,从而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表现[2].

    作者:王静;朱方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胃方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加用温胃方穴位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0%,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胃方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陈枝俏;黎秋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障碍期36例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障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用针刀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的随访,总有效率91.67%.结论:针刀疗法能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椎活动度,疗效显著.

    作者:付军振;姜益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瓜蒌散加减治疗Hunt综合征68例

    目的:观察瓜蒌散加减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用瓜蒌散加减治疗.结果:治愈56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结论:瓜蒌散加减治疗Hunt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杨登权;张其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9例随机分为热毒宁组157例和对照组152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热毒宁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结果:热毒宁组较对照组退热起效时间短(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P<0.05),转危重症比例低(P<0.05),两组手足口皮疹消退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转氨酶、尿素氮及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有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血糖的下降(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过敏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对重症手足口病所致发热具有肯定的退热作用,同时可降低重症患儿转危重症比例,对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且过敏反应很少见.

    作者:巢建新;卓志强;洪少贤;朱振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手法复位后采用夹板固定,观察组配合中药治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92.65%,对照组77.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法复位外固定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优良率.

    作者:庞光枢;王永保;董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