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吴氏发泡膏配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观察与护理

王萍;孙建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吴氏发泡膏, 舒利迭, 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吴氏发泡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总结护理方法.方法:4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用舒利迭局部吸入,治疗组加用吴氏发泡膏外用.结果:治疗组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降低(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用舒利迭局部吸入配合吴氏发泡膏外贴,可使Th1/Th2系统趋于平衡,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减少复发.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粹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在C臂X线照射下实施克氏针手法整复治疗,放外固定支架,并辅以中药熏洗.结果:解剖对位优55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1.7%.结论: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损伤小、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适合多种类型的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

    作者:胡正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50例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和结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呈反复发作慢性过程[1].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获得很好的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50例,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小16岁,大70岁;病程短3个月,长12年.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肠鸣,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大便镜检时有红细胞.结肠镜检示从直肠黏膜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质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假性息肉现象[2].

    作者:曹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肾衰竭并发症从湿毒辨治述要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晚期,以恶心、呕吐、尿少甚至无尿为常见表现,属中医“水肿”、“虚劳”、“关格”、”癃闭”、“呕吐”、”溺毒“等范畴.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湿毒与慢性肾衰竭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湿毒是慢性肾衰竭病机关键,并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从湿毒论治,通过祛湿解毒之法,对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马祥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观察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两组均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分析,对吞咽障碍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功能.

    作者:陈敏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疏肝健脾方治疗失眠症60例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自拟)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疏肝健脾方,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疗程30天.结果:两组失眠症状均有改善,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治疗失眠症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迎昌;张小健;刘银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用益心饮.结果:心衰症状改善及中医症候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E/E'及BNP指标改善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益心饮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有较好疗效.

    作者:韦冬梅;韦爱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54例在静脉穿刺点上2cm处沿静脉走向用如意金黄散湿敷至化疗药物输入完毕,对照组50例未用如意金黄散湿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7%和2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如意金黄散能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

    作者:李洛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柔空复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3例观察

    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笔者自拟柔空复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 4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5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男19例、女24例,年龄22~67岁,病程5个月~ 12年.对照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23~69岁,病程6月~1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1].

    作者:郭乃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50例观察

    2年来,我们采用牵引、电脑多功能治疗仪、温热治疗仪、推拿、针灸等综合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0例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6 ~ 45岁15例,45 ~ 55岁18例,55~65岁11例,65岁以上6例;病程短2个月,长15年;软组织型8例,神经根型4例,椎动脉型10例,脊髓型1例,植物神经型18例,混合型9例.症状与体征:①有较长期颈肩痛史,并向上肢一侧或双侧呈放射性串痛;或有长期头昏,失眠史.②颈活动度受限及活动痛.③颈部肌肉痉挛.④颈椎压痛或有位置改变.⑤颈牵压征阳性或臂丛牵拉征阳性或颈椎轴向叩击征阳性.

    作者:和永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6例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66例用海桐皮汤熏洗4周.结果:临床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结论: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作者:任维龙;李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姜兆俊从肾虚论治乳腺增生病经验

    姜兆俊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外科50余载,为全国第2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其治疗乳腺增生病有丰富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冲为血海,任主胞宫,胞系肝肾,关系脾胃,故乳腺增生病的产生应与肝(脾)胃、肾、冲任相关.顾世澄《疡医大全》引用陈实功论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并认为本病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也.”本病基本病机主要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或肝郁痰凝、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致气滞血瘀痰湿结于乳络[1].

    作者:吴雪雪;杨毅;时光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乌梅丸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12例

    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12例用乌梅丸按辨证施治原则加减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痊愈62例,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4%.结论:乌梅丸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痔注射术后致肛管皮肤感染坏死1例

    1 临床资料邓某,男,36岁,因“痔术后肛门肿痛、便血6天”入院.6天前因便血,便时肛门肿物脱出、疼痛在当地诊所就诊,先后两次用石碳酸、枯痔散行注射疗法等治疗(具体不详),术后肛门肿突疼痛剧烈,脱出不能还纳,便血、量多、色鲜红.双叶肛门镜扩张探查见距肛缘7cm以下直肠黏膜及肛管皮肤瘀紫发黑,局部有血栓及溃疡形成,广泛坏死,与肛缘外肿突物连为一体,轻微触碰见明显出血.入院诊断为痔注射术后感染.术前各项辅助检查大致正常.

    作者:宋映娴;廖行忠;张锐;师九平;黄泽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尿潴留30例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耳穴贴压,观察组另用艾灸曲骨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排尿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尿潴留效果较好.

    作者:周小兰;万桃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灸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周围性面瘫70例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治疗组用针灸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7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14%,对照组8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作者:潘立晋;方美兰;蒙春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热毒宁在小儿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小儿外感热病多表现为发热、头痛、无汗、流涕,或有咽喉疼痛、口干、脉浮等.为感受六淫之邪或者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体温升高,并伴有一系列不同临床症状,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如不及时退热很容易引起高热惊厥、脱水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具有清热、疏风、解毒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咳嗽、高热、头痛身痛、痰黄等.现将热毒宁在小儿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方美兰;蒙春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郭剑华治疗筋伤案——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刘某,男,35岁,2010年7月25日初诊.昨日早晨起床时动作过快而突感背部疼痛,尤以左侧为甚,痛有定处,按之痛甚,呼吸、咳嗽均感疼痛,不能平卧.在院外经拔罐及推拿等治疗后未见缓解,反致症状加重,并出现胸部牵扯样疼痛,但无心慌、胸闷等症状.查背部肌肉明显紧张,尤以左侧为甚,胸3、4椎棘突左侧缘压痛明显,轻微叩痛,无放射痛,舌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少许瘀滞,脉弦涩.胸椎CR检查示胸椎未见骨折及小关节增生征象.中医诊断为背痛(筋骨错缝、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因为起床时动作过快而致胸椎筋骨错缝,局部气滞血瘀,经脉瘀滞所致.治当疏经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理气.郭老师治疗采用舒筋解痉类手法,主要采用揉、滚、拿、推等轻柔手法放松背部肌肉,再配合坐位端提胸椎整脊法整复错缝的胸椎小关节,并听见“咔嗒”声.术后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

    作者:刘渝松;马善治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中药防治复发32例

    目的:观察双镜联合保胆取石及术后中药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术后脉冲式服用疏肝理气、利胆排石中药预防结石复发.结果:32例随访1~2年,术后复发2例(6.25%).结论: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及术后口服健脾利湿、疏肝理气、利胆化瘀中药对术后预防结石再生有明显效果.

    作者:彭宣福;王绍明;林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7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8例用西药与中药穴位贴敷相结合治疗,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92%、对照组8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疗效更好.

    作者:高菊杨;文宗军;王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组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2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和LN))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 0.05或P<0.01).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较好.

    作者:张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