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毒宁在小儿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方美兰;蒙春雪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 外感热病, 病治疗, 临床症状, 阴阳失调, 咽喉疼痛, 危及生命, 外感风热, 头痛, 六淫之邪, 进展综述, 高热惊厥, 儿科临床, 常见症状, 温热疫, 金银花, 组成, 栀子, 脏腑, 应用
摘要:小儿外感热病多表现为发热、头痛、无汗、流涕,或有咽喉疼痛、口干、脉浮等.为感受六淫之邪或者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体温升高,并伴有一系列不同临床症状,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如不及时退热很容易引起高热惊厥、脱水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具有清热、疏风、解毒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咳嗽、高热、头痛身痛、痰黄等.现将热毒宁在小儿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试述医院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策略

    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能力,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现就医院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策略试述如下.1 风险因素分析对风险的预见性不到位.清毒供应室操作人员对各环节的隐患认识不到位,如在进行清洗的时候,对消毒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清洗剂选用不合适,浓度配比不标准,造成清洗不彻底,影响了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在包装环节中,选用的包装材料不符合标准,所用的包布没有实现一用一清洗,器械的包装松紧度不达标等,都会影响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

    作者:傅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54例在静脉穿刺点上2cm处沿静脉走向用如意金黄散湿敷至化疗药物输入完毕,对照组50例未用如意金黄散湿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7%和2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如意金黄散能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

    作者:李洛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牛膝组成,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上焦瘀血头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血瘀经闭,痛经,肌肤甲错,日哺潮热及脱疽白庀,眼科云雾,青盲等目疾.笔者临床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作者:彭大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观察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两组均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分析,对吞咽障碍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功能.

    作者:陈敏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尿潴留30例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耳穴贴压,观察组另用艾灸曲骨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排尿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尿潴留效果较好.

    作者:周小兰;万桃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在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足浴,4周为一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血压下降及症状改善均显著(P<0.01).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疗效.

    作者:余希文;吴宁波;李元红;康正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效果.方法:30例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用针刺治疗,对照组用氯丙嗪肌内注射.结果:针刺治疗与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但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泡洗治疗创伤性跟腱部皮肤缺损18例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对外伤性跟腱部皮肤缺损的修复疗效.方法:18例用中药煎成汤剂后,置于熏洗桶中浸泡60~90min,1日2~3次.结果:8周内,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中药汤剂泡洗对跟腱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有较好效果.

    作者:刘永梅;万玉萍;冷元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洗黄汤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洗黄汤洗浴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继续母乳喂养并用洗黄汤外洗治疗.对照组继续母乳喂养并用双歧四联活菌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7天后,经皮黄疸值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洗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显著.

    作者:郑珊;何素蓉;曹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尿液常规检验前质量控制探析

    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尿液检测质量.方法:统计门诊和住院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及不合格率,分析产生原因.结果: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3759例,不合格标本61例(1.62%).结论:不合格标本主要来自住院患者,常见的原因是标本量少,其次为标识不清、容器错误.

    作者:徐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从五脏一体述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F)亦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整体观是中医体系的主要特点,其核心是五脏一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五脏一体,试述如下.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水肿”、“喘证”、“心痹”等范畴.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水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心气虚是发病基础,气虚血瘀贯穿始终,阴阳失调是病理演变基础,痰饮水停是其病理产物.病位在心,涉及到肺、肝、脾、肾.

    作者:吴本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黄秀蓉从肝论治眼病经验

    黄秀蓉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年,曾师从于全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王明芳多年,学验俱丰,擅长从肝论治眼病.现将其从肝论治眼病的经验介绍如下.黄老师很重视整体观念,认为眼虽为一局部器官,但眼与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眼能辨色视物依赖于脏腑精血的供养.若脏腑阴阳气血偏胜偏衰,皆可能致眼病.肝开窍于目,眼有赖肝气的和畅和肝血的充养而能视万物,审长短、辨黑白主要是靠肝之精气升腾.

    作者:刘小红;张堂峰;杜伦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郭剑华治疗筋伤案——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刘某,男,35岁,2010年7月25日初诊.昨日早晨起床时动作过快而突感背部疼痛,尤以左侧为甚,痛有定处,按之痛甚,呼吸、咳嗽均感疼痛,不能平卧.在院外经拔罐及推拿等治疗后未见缓解,反致症状加重,并出现胸部牵扯样疼痛,但无心慌、胸闷等症状.查背部肌肉明显紧张,尤以左侧为甚,胸3、4椎棘突左侧缘压痛明显,轻微叩痛,无放射痛,舌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少许瘀滞,脉弦涩.胸椎CR检查示胸椎未见骨折及小关节增生征象.中医诊断为背痛(筋骨错缝、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因为起床时动作过快而致胸椎筋骨错缝,局部气滞血瘀,经脉瘀滞所致.治当疏经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理气.郭老师治疗采用舒筋解痉类手法,主要采用揉、滚、拿、推等轻柔手法放松背部肌肉,再配合坐位端提胸椎整脊法整复错缝的胸椎小关节,并听见“咔嗒”声.术后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

    作者:刘渝松;马善治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哮喘发病时间节律与哮喘证候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哮喘发病时间及症状加重时间与哮喘不同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哮喘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既往发病规律、发病诱因、症状及主要症状发作或加重时间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证属寒性的哮喘多发于夏秋季,属热性的多发于秋冬季.虚性哮喘症状多发于或加重于夜间,少阳郁热证哮喘以晨间为主,实性哮喘则以白天为主.结论:哮喘发病及症状加重时间在不同证型间有明显差异.

    作者:周兆山;姜洪玉;胡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益肾活血法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法结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均用VAD方案治疗2个周期,治疗组加用益肾活血方加减.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升高、骨髓浆细胞比例降低、KPS评分改善、中医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善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部分缓解2例,进步9例,总有效率68.8%;对照组部分缓解1例,进步7例,总有效率57.1%.两组均未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益肾活血方结合化疗可提高疗效,改善症状体征.

    作者:马婷;王缨;王瑾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声带息肉15例

    2010年以来,我们用中药治疗声带息肉15例效果较好,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男5例,女10例;年龄小28岁,大65岁;病程短1个月,长5年以上.均因声音嘶哑曾用中、西药物未见好转.2 治疗方法声带无明显充血者以痰湿积滞为主,用噙化丸(西月石20g,元明粉15g,胆南星10g,百药煎10g,诃子肉15g,梅片1.5g,乌梅肉20g.研细末,用乌梅肉捣如泥,打和为丸,如龙眼肉核大小)1丸含化津津咽下,1日4~6丸.声带充血、瘀紫、肥厚者以气滞血瘀为主,用王清任会厌逐瘀汤加减(当归15g,赤芍15g,生地15g,丹参15g,桔梗15g,玄参20g,柴胡15g,甘草10g,蝉蜕10g,海浮石20g,红花10g),水煎服,每日1剂.声带息肉呈消肿样,兼胸闷纳呆、痰多、舌苔厚腻者以中焦痰湿壅聚咽喉为主,用平胃二陈汤加减(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5g,姜半夏15g,益母草30g,牛膝15g,薏苡仁30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2个月后统计结果.

    作者:周华;肖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手术护理总结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5例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手术准备、术中配合及护理.结果:经过手术抢救护理,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手术步骤及手术器械、仪器设备的使用,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魏爱华;甘晓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肾衰竭并发症从湿毒辨治述要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晚期,以恶心、呕吐、尿少甚至无尿为常见表现,属中医“水肿”、“虚劳”、“关格”、”癃闭”、“呕吐”、”溺毒“等范畴.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湿毒与慢性肾衰竭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湿毒是慢性肾衰竭病机关键,并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从湿毒论治,通过祛湿解毒之法,对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马祥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舒利迭吸入治疗,治疗组加服敏咳煎加味,疗程3个月.结果:喘息、胸闷、咳嗽、咯痰、肺部哮鸣音等呼吸道症状体征改善,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焦虑、忧愁、恐惧、失眠、头痛等抑郁症状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5.00%,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控制气道炎症及改善抑郁水平均有较好效果.

    作者:徐艳;唐文君;唐宇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6例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66例用海桐皮汤熏洗4周.结果:临床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结论: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作者:任维龙;李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