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肾活血法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马婷;王缨;王瑾碧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益肾活血法, 化疗
摘要: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法结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均用VAD方案治疗2个周期,治疗组加用益肾活血方加减.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升高、骨髓浆细胞比例降低、KPS评分改善、中医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善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部分缓解2例,进步9例,总有效率68.8%;对照组部分缓解1例,进步7例,总有效率57.1%.两组均未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益肾活血方结合化疗可提高疗效,改善症状体征.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粹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在C臂X线照射下实施克氏针手法整复治疗,放外固定支架,并辅以中药熏洗.结果:解剖对位优55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1.7%.结论: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损伤小、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适合多种类型的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

    作者:胡正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致痉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致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痉挛状态评级、生活能力(ADL)和患肢运动能力(PMS)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痉挛MAS评级中Ⅰ级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致痉挛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运动疗法.

    作者:和婧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9例随机分为热毒宁组157例和对照组152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热毒宁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结果:热毒宁组较对照组退热起效时间短(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P<0.05),转危重症比例低(P<0.05),两组手足口皮疹消退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转氨酶、尿素氮及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有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血糖的下降(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过敏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对重症手足口病所致发热具有肯定的退热作用,同时可降低重症患儿转危重症比例,对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且过敏反应很少见.

    作者:巢建新;卓志强;洪少贤;朱振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泡洗治疗创伤性跟腱部皮肤缺损18例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对外伤性跟腱部皮肤缺损的修复疗效.方法:18例用中药煎成汤剂后,置于熏洗桶中浸泡60~90min,1日2~3次.结果:8周内,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中药汤剂泡洗对跟腱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有较好效果.

    作者:刘永梅;万玉萍;冷元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方治疗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2例

    近年来,笔者用经方治疗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多有效验,举例如下.1 柴胡桂枝干姜汤案患者,男,76岁,2011年5月就诊.患结肠癌(中分化腺癌)1年,并化疗3个疗程,2个月前发现腹胀,在市内某医院诊断结肠癌伴肝转移,同时给予介入化疗,化疗后全身乏力,纳差,持续低热(37.8℃~ 38.6℃).现往来寒热,口干,烦躁,大便干(3~4日一行),小便少,偶有头部出汗,进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热入少阳,热伤津液.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2g,干姜12g,桂枝10g,党参20g,牡蛎12g,天花粉12g,黄芩10g,甘草6g.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mL,分早、中、晚3次口服.服药3剂后,头部汗出减少,大便微溏,小便可,仍进食少,往来寒热.

    作者:范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病因病机与治法综述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颅神经运动核、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致死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共存,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而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全体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2)/10万,患病率约为(4~6)/10万.若病变以下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肌萎缩(PMA);若病变以上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PLS);若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称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PBP).本病病程短至数月,长者10余年,平均约27~52月,多因呼吸肌麻痹或呼吸道感染而死亡[1].本病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病程长,少有缓解,且无特效治疗药物.中医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减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治愈.现将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法综述如下.

    作者:程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阿片类便秘研究进展

    阿片类药物为治疗癌痛的首选药物,但其胃肠道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便秘不仅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疼痛,成为癌痛治疗的大障碍.中医治疗阿片类便秘有显著疗效,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阿片为辛香温燥苦涩之品,辛香善走窜,燥热耗伤津液,加之患者多属晚期,反复放化疗后素体已虚,脾胃生化之源不足,造成津液虚损,长期使用更易妄动真元,暗耗元气,苦涩凝滞,阻遏扰乱人体阳气运行,尤其是引起大、小肠气机不畅,导致便秘.

    作者:徐丰改;谢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深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观察

    目的:观察深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深刺法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结果:治愈率治疗组77%、对照组50%,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深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比一般针刺疗效好,可缩短治疗周期.

    作者:吴虹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郭剑华治疗筋伤案——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刘某,男,35岁,2010年7月25日初诊.昨日早晨起床时动作过快而突感背部疼痛,尤以左侧为甚,痛有定处,按之痛甚,呼吸、咳嗽均感疼痛,不能平卧.在院外经拔罐及推拿等治疗后未见缓解,反致症状加重,并出现胸部牵扯样疼痛,但无心慌、胸闷等症状.查背部肌肉明显紧张,尤以左侧为甚,胸3、4椎棘突左侧缘压痛明显,轻微叩痛,无放射痛,舌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少许瘀滞,脉弦涩.胸椎CR检查示胸椎未见骨折及小关节增生征象.中医诊断为背痛(筋骨错缝、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因为起床时动作过快而致胸椎筋骨错缝,局部气滞血瘀,经脉瘀滞所致.治当疏经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理气.郭老师治疗采用舒筋解痉类手法,主要采用揉、滚、拿、推等轻柔手法放松背部肌肉,再配合坐位端提胸椎整脊法整复错缝的胸椎小关节,并听见“咔嗒”声.术后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

    作者:刘渝松;马善治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升降散治疗耳鼻喉病证举隅

    升降散为清代杨粟山创制,载于《伤寒温疫条辩》,方由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黄酒、白蜜组成,具有升清降浊、祛风散结、解毒化痰功能,原为“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症不可名状者”而设.笔者将其改为汤剂,去黄酒、白蜜,随证加减,治疗耳鼻喉疾病疗效显著,举例如下.

    作者:刘学俊;万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50例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和结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呈反复发作慢性过程[1].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获得很好的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50例,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小16岁,大70岁;病程短3个月,长12年.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肠鸣,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大便镜检时有红细胞.结肠镜检示从直肠黏膜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质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假性息肉现象[2].

    作者:曹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54例在静脉穿刺点上2cm处沿静脉走向用如意金黄散湿敷至化疗药物输入完毕,对照组50例未用如意金黄散湿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7%和2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如意金黄散能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

    作者:李洛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拔除尿管佳时间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的佳时间.方法: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于术后24h开始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后立即拔除尿管,并协助自主排尿;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拔除尿管.结果:两组尿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及术后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拔除尿管能减少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拔除尿管后的刺痛.

    作者:周琴;魏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瓜蒌散加减治疗Hunt综合征68例

    目的:观察瓜蒌散加减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用瓜蒌散加减治疗.结果:治愈56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结论:瓜蒌散加减治疗Hunt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杨登权;张其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五味消毒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56例观察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给予五味消毒饮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襄、克拉霉素分散片、甲硝唑片口服,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2.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4.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6%.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五味消毒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与PPI三联方案治疗无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何进观;姚莉;秦方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减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西药及中西结合治疗三种方法治疗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的效果.方法:1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结合组各50例,中药组用补肾健脾方(自拟)口服,西药组用优甲乐治疗,中西结合组用补肾健脾方配合优甲乐口服治疗.两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变化及临床甲减与不良孕产史的相关性.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良孕产史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中西结合组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及甲状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减疗效肯定,并可有效调节TSH水平,提高甲状腺功能.

    作者:罗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灸晕针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晕针是指针灸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晕厥现象,多较短暂.临床表现主要为初感疲倦,嗜睡,继之头晕、心慌、恶心、冷汗甚至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不温、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脉沉细欲绝等.2013年我们收治了4例颈椎病针灸晕针患者,现将晕针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兰晓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尿潴留30例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耳穴贴压,观察组另用艾灸曲骨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排尿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曲骨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尿潴留效果较好.

    作者:周小兰;万桃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用益心饮.结果:心衰症状改善及中医症候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E/E'及BNP指标改善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益心饮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有较好疗效.

    作者:韦冬梅;韦爱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频电疗及超短波综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频电疗及超短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每组60例,治疗组用中频电疗加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用中频电疗,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频电疗及超短波综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郭京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