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倒悬自重牵引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李继恩;张静;付大清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倒悬自重牵引, 针刺
摘要:目的:观察倒悬自重牵引配合针刺治疗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倒悬自重牵引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只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倒悬自重牵引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8例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48例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及5%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5.8%.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较好.

    作者:吴耀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观察

    肠系腹淋巴结炎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以发热、腹痛为主,发热可以是高热或低热,腹痛以隐痛,阵发性加重,重者可并发肠套叠;慢性以间歇性发作,腹部彩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甚至有渗出,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仅有中性粒细胞升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与系膜动脉伴行,在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分布较密集,而此处是小肠内容物容易堆积之处,所以此处是肠内细菌及病毒产物侵犯淋巴结的主要部位,既导致成肠系膜淋巴结炎[1].我们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唐传锋;李连贞;朱其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吴氏发泡膏配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吴氏发泡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总结护理方法.方法:4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用舒利迭局部吸入,治疗组加用吴氏发泡膏外用.结果:治疗组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降低(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用舒利迭局部吸入配合吴氏发泡膏外贴,可使Th1/Th2系统趋于平衡,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减少复发.

    作者:王萍;孙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两组均给予辛伐他汀,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70%、对照组89.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血浆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高脂血症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赵红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病因病机与治法综述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颅神经运动核、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致死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共存,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而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全体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2)/10万,患病率约为(4~6)/10万.若病变以下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肌萎缩(PMA);若病变以上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PLS);若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称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PBP).本病病程短至数月,长者10余年,平均约27~52月,多因呼吸肌麻痹或呼吸道感染而死亡[1].本病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病程长,少有缓解,且无特效治疗药物.中医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减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治愈.现将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法综述如下.

    作者:程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姜兆俊从肾虚论治乳腺增生病经验

    姜兆俊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外科50余载,为全国第2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其治疗乳腺增生病有丰富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冲为血海,任主胞宫,胞系肝肾,关系脾胃,故乳腺增生病的产生应与肝(脾)胃、肾、冲任相关.顾世澄《疡医大全》引用陈实功论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并认为本病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也.”本病基本病机主要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或肝郁痰凝、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致气滞血瘀痰湿结于乳络[1].

    作者:吴雪雪;杨毅;时光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牵引推拿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用牵引推拿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32%、对照组77.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推拿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聂永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胃方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加用温胃方穴位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0%,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胃方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陈枝俏;黎秋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综合方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0例

    近年来,我们用安神定志丸加减、针刺、耳穴贴压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40例,均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女25例,男15例;年龄小20岁,大60岁;病程短3个月,长10年.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中关于神经官能症的诊断标准.有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的症状,有乏力、头晕头痛、焦虑、失眠多梦等全身性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作者:梁星琛;魏少奔;张淇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茵陈四物汤加减治疗胆心综合征临床体会

    胆心综合征(Chole-heart syndrome)是指由胆道疾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引起的酷似冠心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胆道疾病并发症,其心脏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胆道疾病病情呈正相关,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心脏症状随胆道疾病的控制或治愈而缓解甚至完全恢复[1].1 发病机理胆道高压及神经反射,心脏感觉受胸2~8脊神经支配,胆囊受胸4~9脊神经支配,在感觉支配上定位弥散,在胸4~5脊神经有交叉现象,通过脊髓同节反射,胆囊疾病可反射地引起心搏加快、耗氧量增加.腹部迷走神经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囊受炎症刺激后经过内脏神经传入至迷走神经背侧核、孤束核、疑核及脑干网状结构,再通过迷走神经传入心脏,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血流减少,从而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表现[2].

    作者:王静;朱方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温针配合水针治疗顽固性面瘫54例观察

    2008年以来,笔者用温针配合水针治疗顽固性面瘫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大68岁,小8岁;病程长2年,短3个月;耳部带状疱疹19例,贝尔氏征20例,中颅底骨折15例.2 治疗方法取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地仓透颊车,颧髎透太阳,四白透承泣,翳风,下关,完骨,合谷,太冲,足三里.每次酌情选用4~5个及足三里(双)温针,合谷、太冲用平补平泻针刺.

    作者:张秋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25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和果胶铋,治疗组加用益气和胃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2.0%、88.0%,对照组和治疗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2.0%,对照组和治疗组复发率分别32.0%、8.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改善临床症状,缩小溃疡面积,降低复发率.

    作者:金克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7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8例用西药与中药穴位贴敷相结合治疗,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92%、对照组8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疗效更好.

    作者:高菊杨;文宗军;王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疏肝健脾方治疗失眠症60例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自拟)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疏肝健脾方,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疗程30天.结果:两组失眠症状均有改善,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治疗失眠症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迎昌;张小健;刘银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刺治疗月经后期验案一则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月一行,且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常与月经量少伴发,重则发展成为闭经,甚至影响生育功能.我们用针刺治疗月经后期常能收到满意疗效,举例如下.病例:王某,女,22岁,未婚,2010年9月10日初诊.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后期,一般为45 ~ 60天月经来潮1次,每次行经3~7天,月经量少(每次用3~4片卫生巾)、色黑、时有小血块,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甚至不能触摸,偶有经来小腹胀痛,观其面色晦暗,舌红苔薄白,脉弦缓.平素性情抑郁,悲忧喜哭.彩超、性激素及妇科检查均无异常.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肾虚肝郁,气滞血瘀).西医诊断为月经不调.治以补肾疏肝,行气解郁,活血化瘀.

    作者:王娇;李艳;王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4例

    目的:观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结果:痊愈20例,显效28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63%.结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吴红斌;赖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牛膝组成,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上焦瘀血头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血瘀经闭,痛经,肌肤甲错,日哺潮热及脱疽白庀,眼科云雾,青盲等目疾.笔者临床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作者:彭大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运动针刺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进展

    笔者查阅了近10年运动针刺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报道,综述如下.1 经穴1.1 阳陵泉单纯针刺.李保云等[1]取息肩对侧阳陵泉穴运动针疗法治疗肩周炎100例,结果总有效率82%.针刺为主结合其他疗法.严越台等[2]用阳陵泉穴运动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40例并与40例单纯采用推拿治疗作对照,两组均治疗30次.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5.0%,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冯豪[3]用远端简便取穴加局部闪罐法治疗肩周炎,对照组30例取肩髎、肩贞、肩臑、曲池、外关、阿是穴,得气后接电针,留针30min,针后再用闪火法拨罐,留罐10min.

    作者:王春荣;马祖彬;陈锋;潘秋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朱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朱丹主任医师为重庆市针灸学会原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委会常委、诊断组组长,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50余年,擅长针灸、耳穴诊治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其治疗周围性面瘫见解独到,介绍如下.1 分型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邪气侵袭面部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发,为本虚标实之证.

    作者:吴凯;朱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柔空复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3例观察

    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笔者自拟柔空复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 4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5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男19例、女24例,年龄22~67岁,病程5个月~ 12年.对照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23~69岁,病程6月~1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1].

    作者:郭乃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