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颖;接忠民;史耀勋
近年来,笔者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下肢湿疹男,65岁,2008年11月诊。反复发作双下肢皮肤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10余年,喜饮酒,常年感下肢皮肤灼热,即使严冬下肢均无法盖被,曾在多家大医院就医,诊断为双下肢湿疹,给予激素治疗后皮疹部分消退,但仍频繁发作。双下肢大片皮肤潮红,轻度肿胀,皮肤灼手,少许丘疹,脱屑,常因饮酒后发作。口干微苦喜冷饮,大便略干,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证属阳明热盛夹湿。给予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石膏60g,桂枝15g,知母15g,生地15g,苦参15g,甘草6g,梗米15g。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mL,分早、中、晚3次口服。服7剂后皮疹大部分消退,瘙痒明显缓解,皮温正常,双下肢灼热感有所减轻,口干苦感消失,大便正常。继续服10剂,皮疹完全消退,皮肤灼热感消失,夜间能盖薄被。1年后再次复发,诸症如前,依前法治疗。服10剂后皮疹基本消退,石膏减量,酌加凉血活血之品调理,并嘱戒酒,随访未再复发。
作者:范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96例分为两组,夹板外固定组62例和钢板内固定组34例,分别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夹板外固定组优良率95.1%、患者满意度96.8%,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97.0%、患者满意度9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外固定组平均医疗费为928元,钢板内固定组平均医疗费为41023元。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两种方法治疗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手术耐受程度,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期望值及治疗费用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李兰山;王明喜;孙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治疗后6个月进行评价。结果:优良率实验组91.4%,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叶兆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福松联合灸法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用福松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单用艾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0.0%、治疗组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松配合艾灸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疗效优于单用艾灸治疗。
作者:王琳;黄建;张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在发病过程中,胰岛素抵抗是关键环节。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48例,均为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姜堰中医院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63.4±5.20)岁,病程(6.38±2.35)年,BMI(25.01±1.49) kg/m2。治疗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65.25±6.13)岁,病程(6.45±2.13)年,BMI(24.72±1.43)kg/m2。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贾典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内固定手术结合中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2采用内固定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及熏洗治疗。结果:内固定术后骨折两断端均对位对线满意,35例解剖复位,钢板固定无失效,无术后感染、背侧肌腱激惹、正中神经刺激症状发生,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5.24%。结论:内固定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及熏洗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折固定稳定程度,促使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冯仁优;刘智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王国华老中医从医40余年,为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国华老中医熟谙中医经典,临证善用经方,四逆汤是其常用经方之一。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出自《伤寒论》。《伤寒论》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4条:“少阴病,……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四逆一方,乃回阳救逆主方,是治疗少阴寒化证的代表方,其组方严谨,法度精妙,药专力宏,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王国华老中医临证妙用此方,屡获良效。
作者:符健;张丽;郑宏立;王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混合痔围手术期的中西医护理方法。方法:11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结果: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耐心细致的护理可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王珺;张海荣;王晓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用牵正散加减,对照组25例用维生素B1、B12,两组均治疗21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5%、对照组7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作者:姜德海;宗成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用阿昔洛韦、甲钴胺,对照组只用阿昔洛韦,治疗10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97%、对照组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行切开挂线引流术。结果:全部痊愈,愈合时间6~18天、平均10.6天,随访半年无复发,无肛瘘形成。结论: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疗效满意。
作者:范丁文;龚洪平;张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除湿清热方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1.49%对照组78.7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肾除湿清热方治疗老年人UTI效果较好。
作者:李春颖;接忠民;史耀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笔者交替应用加减十味温胆汤及丹参银翘饮治疗过敏性紫癜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年龄小3岁,大35岁,平均20岁;病程短15天,长2个月,平均20天。
作者:景译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射干麻黄汤加减,对照组40例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两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忠诚;张桂菊;房艳艳;阚兴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7~65岁,发病1天3例、2天6例、3天2例、5天1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局限性腹膜刺激症,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白细胞大于11×109,体温38℃以上。B超示阑尾区可见低回声2.5~5.4cm包块。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作者:许辅德;许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卒中后假性球麻痹[1]由于双侧皮层或皮质延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吞咽功能的吞咽、迷走和舌下颅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所致,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属中医“脑卒中”范畴。文献报道[2],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57%~73%。目前,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有较好的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王储蓄;陈幸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2例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做好对生命体征的观察、饮食休息护理、心理护理、切口引流管的观察护理,特别是体位摆放的护理等。结果:2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较好。结论:进行术后患者的护理,特别是体位摆放的护理可减少因体位不当而造成假体脱位、因护理不当引起相应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覃旭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辅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54%、对照组79.1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微量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全血比黏度切变率、纤维蛋白和血浆比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辅治糖尿病肾病可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血脂、尿蛋白和血液黏度。
作者:赵红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3年来,笔者采用推拿治疗配合大抒穴穴位注射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00例,男58例,女42例;30~40岁8例,41~50岁32例,51~60岁47例,61~70岁13例;病程3个月40例,6个月14例,1年18例,2年21例,3年7例。
作者:和永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笔者用活血法治疗肺病疗效满意,体会如下。1肺病多瘀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依赖于肺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至全身,正所谓“气为血师”,“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通过经脉而聚于肺,然后再输布到全身。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完成,主要依赖于肺主气、司呼吸以及宣肺肃降功能。肺功能正常,则血液气体交换正常,从而维持新陈代谢的相对平衡。如肺气虚,则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减弱。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则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可使肺气不能推动血液正常循行,影响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而致血液瘀滞。因此,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和则血脉利,肺气病则血脉瘀,血脉瘀则肺病益甚,故肺病多瘀。病例:杨某,男,48岁,2012年9月6日初诊。1个多月前,因琐事烦心,出现呃逆,呃声高频,其声洪亮,在当地医院用中、西药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仍呃逆频作,呃声洪亮,影响工作及休息,阵发性心烦,精神疲惫,体重减轻约3kg。舌红苔白,脉弦数。辨证为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治以柔肝缓急,和胃降逆。药用白芍90g,甘草50g。水煎服,日1剂,服2剂后呃逆止,继以逍遥散加减巩固疗效,随访未复发。
作者:周汝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