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张海荣;王晓静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5例用电子脉冲治疗仪透皮给予正清风痛宁治疗,对照组25例用针刺穴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肩周炎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混合痔围手术期的中西医护理方法。方法:11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结果: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耐心细致的护理可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王珺;张海荣;王晓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骨质疏松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1988年Duquesnal等首先应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OVCF,到1999年经过美国骨科医生Garfin等的改良和发展,即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利用一种可膨胀性扩骨球囊将压缩的骨折全部或者部分恢复高度后再注入骨水泥(PMMA),取得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尽管如此,仍然会发生一些并发症,现将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李晓鹏;朱明双;孙逸儒;钟文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1例用中药熏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治疗14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7%、对照组4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耐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杨磊;侯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笔者采用手法、激光、膝关节腔内注射三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并排除膝部肿瘤、结核及骨关节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和膝关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男24例,女36例;年龄43~67岁,平均55.35岁;病程2~15年。门诊患者12例,住院患者48例;单膝发病16例,双膝发病44例。均有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及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和膝关节肿胀等临床表现。X线检查可见膝关节间隙变窄,髌骨上下缘增生,髌股关节面粗糙,髌骨软骨下骨密度增高及骨质疏松等不同程度的影像学改变。
作者:袁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失眠症表现为入睡困难,似睡非睡,早醒,睡眠表浅,醒后无法再入睡,梦多,睡醒之后疲乏无力等。病因有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按病理分为一般性失眠,短期失眠,长期失眠。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笔者自拟二仁汤治疗失眠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茂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5例,治疗组予丹栀逍遥散与生脉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7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丹栀逍遥散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尿道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董彬;黄秀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化湿行瘀降浊汤,对照组用非诺贝特胶囊,治疗1个疗程(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9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脂指标TG、TC、HDL-C、LDL-C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建明;赵雨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解毒通脉胶囊联合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服美西律,治疗组加服解毒通脉胶囊。结果:中医临床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1.7%、对照组7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8.9%、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毒通脉胶囊联合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较好。
作者:吉锋;张翠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心悸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3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40~80岁,平均55岁;病程短1个月,长20年;血压偏低30例,伴有头痛眩晕15例,伴有支气管炎13例,伴有胃炎10例。
作者:黄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7~65岁,发病1天3例、2天6例、3天2例、5天1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局限性腹膜刺激症,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白细胞大于11×109,体温38℃以上。B超示阑尾区可见低回声2.5~5.4cm包块。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作者:许辅德;许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凡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或曾孕育未避孕而又2年以上不再受孕,称为不孕症[1]。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1辨证论治肾主生殖,肾气旺盛,精血充沛,任通冲盛,两精相搏,才能受孕。排卵障碍是肾-天癸-冲任-子宫轴之间的调节失衡所致。中药补肾调周法是名老中医、著名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独创,治疗不孕疗效显著。
作者:侯俊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方法:收集首诊被误诊的妇产科急腹症50例,分析年龄分布、妇科疾病分布及阑尾炎类似症状的出现频率。结果:30~35岁32例(64%),所占比例大。被误诊频率高的是盆腔炎22例(44%),右侧输卵管炎16例(32%),右卵巢囊肿蒂扭转10例(20%)。结论:女性患者尤其是30~35岁的女性患者右下腹痛,应首先与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右侧输卵管炎、右卵巢囊肿蒂扭转等鉴别。
作者:王瑞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蛇丹”等范畴。2010年9月起,笔者采用火针结合夹脊穴放血法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36例,均为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小28岁,大60岁;病程短2天,长7天;腰腹部15例,胸胁部13例,肩臂部5例,下肢部3例。表现为患侧皮肤绿豆大小水泡、簇集成群,基底色红,排列成带状。皮疹出现前皮肤局部刺痛或灼热感,疼痛明显。
作者:范梁松;刘忠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笔者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下肢湿疹男,65岁,2008年11月诊。反复发作双下肢皮肤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10余年,喜饮酒,常年感下肢皮肤灼热,即使严冬下肢均无法盖被,曾在多家大医院就医,诊断为双下肢湿疹,给予激素治疗后皮疹部分消退,但仍频繁发作。双下肢大片皮肤潮红,轻度肿胀,皮肤灼手,少许丘疹,脱屑,常因饮酒后发作。口干微苦喜冷饮,大便略干,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证属阳明热盛夹湿。给予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石膏60g,桂枝15g,知母15g,生地15g,苦参15g,甘草6g,梗米15g。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mL,分早、中、晚3次口服。服7剂后皮疹大部分消退,瘙痒明显缓解,皮温正常,双下肢灼热感有所减轻,口干苦感消失,大便正常。继续服10剂,皮疹完全消退,皮肤灼热感消失,夜间能盖薄被。1年后再次复发,诸症如前,依前法治疗。服10剂后皮疹基本消退,石膏减量,酌加凉血活血之品调理,并嘱戒酒,随访未再复发。
作者:范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葛芷生乳汤(自拟)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葛芷生乳汤配合穴位按摩,对照组口服生乳汁。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芷生乳汤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显著。
作者:张广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2例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做好对生命体征的观察、饮食休息护理、心理护理、切口引流管的观察护理,特别是体位摆放的护理等。结果:2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较好。结论:进行术后患者的护理,特别是体位摆放的护理可减少因体位不当而造成假体脱位、因护理不当引起相应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覃旭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80例取天突、大椎、肺俞(双)、膏育俞、定喘(双)、风门(双)、脾俞(双)、膻中、命门、肾俞(双),用“三伏贴”中药穴位贴敷。结果:临床治愈9例,显效33例,好转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00%。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且年龄越小防治效果越好,病程越短防治效果越佳。
作者:王晓惠;罗天由;夏吉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功效,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痛、泄泻、痹症等[1]。近年来, SFI辅助治疗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抗肿瘤有较好效果[2-4],综述如下。
作者:高小恒;陈达艳;刘效栓;李喜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3年来,笔者采用推拿治疗配合大抒穴穴位注射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00例,男58例,女42例;30~40岁8例,41~50岁32例,51~60岁47例,61~70岁13例;病程3个月40例,6个月14例,1年18例,2年21例,3年7例。
作者:和永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