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玲
笔者用高频电刀治疗肛瘘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60例,均为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诊治患者,符合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肛瘘统一分类标准[1]。男49例,女11例;年龄18~63岁,平均40岁;病程1~8年。均为低位单纯性肛瘘。
作者:师九平;张锐;宋映娴;黄泽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药物流产后,治疗组用益气化瘀方,对照组不用其它药物。结果:两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瘀方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徐宏芳;徐秀华;陈粉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刘某,男,9岁零2个月,2010年8月30日初诊。平素体健,1个月前睡觉时不慎从床上跌下,当时并无明显外伤疼痛,(无哭闹),此后右手写字无力,书写不工整,但未告知家长。20天前发现右手腕无法主动伸直,右手握物不稳,在重庆市儿科医院就诊,经EMG诊断为右正中神经、桡神经不全性损伤。给予醋酸泼尼松5mg、地巴唑10mg、小儿赖氨酸-B12合剂10mL口服,三磷酸胞苷二钠20mg(1周量)肌注,用药后无明显改善。此后在渝北区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经治后自觉握拳力量有所恢复,但仍不能主动背伸腕部、手指。右腕、手指呈低垂状,不能主动背伸腕关节、手指,握物时右手较左手软弱无力,无疼痛、麻木、抽搐,右肘、肩功能正常,大便微结,小便较黄。查神清,发育良好,面色红润,舌淡红多津苔微黄,右脉细涩,左脉平和有力。右肩、肘、腕、指无压痛、放射痛,右肩、肘功能正常,前臂旋前、旋后功能左右对称。右腕、指呈低垂位,腕、拇指、其余四指主动背伸功能缺失,拇指外展功能明显减退。拇指对指功能基本正常。左右前臂感觉功能对称正常。右手诸指甲床较左侧略显瘀黯,甲床回血较左侧减弱。EMG:①右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功能异常,SNAP缺失;②右侧桡神经SNAP及F波未引出,其余神经各项检测无异常发现。CR提示未见右上肢骨折、脱位。诊断为右正中神经、桡神经不全性损伤。为经络受损、瘀血内阻所致。治当活血通络。用针灸、推拿、电脑中频电刺激、被动及主动功能训练治疗,1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日。①针灸:上午刺曲泽、内关、尺泽、鱼际、曲池、合谷、臑会、消泺,平补平泻,得气后用电针锯齿波刺激20min,刺激时见手指有较明显背伸运动为度,点刺诸井穴出血1~2滴。下午艾盒灸,循手阳明经走行温灸30min。日1次。②推拿:以捏、拿、点、推法,在患儿能承受力量下刺激上臂、前臂20min,牵拉、被动伸直诸指,日1次。③电脑中频电:下午待温灸后,电击分别置于曲池、阳池、曲泽、大陵,锯齿波刺激20min,日1次。④主动功能锻炼:以握拳、捏物、书写、俯卧撑为主。⑤被动功能锻炼(家长完成):以被动背伸腕指关节为主,睡觉时伸直位腕、指固定。二诊(9月10日):右拇指外展力量较前略有恢复,食指、中指背伸力量略改善,拇指仍不能背伸。右手诸指甲床色泽较往日略显润泽,但仍较左侧偏黯,继续前方案治疗。三诊(9月17日):右手2-5指背伸肌力有所恢复,拇指可见轻微背伸活动,拇指外展力量略有改善。继续前方案治疗。四诊(9月29日):拇指及其余四指背伸功能有明显改善,但伸腕功能仍差,诸指甲床色泽较润红,甲床回血与左侧基本对称。周围神经的恢复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发展,其伸指功能的改善说明桡神经有部分恢复;其次小儿生性贪玩怕苦,在治疗外时间段其家长应多监督指导患儿加强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停止井穴刺血,其余治疗同前。五诊(10月24日):右手指伸直功能较入院时明显改善,右腕背伸功能好转,能主动背伸接近水平位,握拳力量明显改善,持物稳定。近日患儿夜汗较多,饮食略减,梦中少量流涎,舌淡苔白,脉濡。乃多针耗气,脾胃略显不足。减少针刺刺激量,以见手指轻微背伸为度。予VitB120.2mg行手三里、合谷穴位注射,每穴各0.2mL,隔日1次。另予五味异功散加味3剂。六诊(10月27日):服药后夜间汗出停止,饮食如常。续前治疗。七诊(11月2日):右腕在屈指状态下能主动背伸30°,背伸肌力达到4级,伸指状态能主动背伸至0度(与前臂纵向立线水平),拇指背伸功能基本正常;握拳有力,能握紧1kg握力器,持物稳定。说明正中、桡神经功能有较明显恢复。出院,门诊继续VitB12穴位注射,每周2次。八诊(11月20日):右腕在伸指状态下能主动背伸30°,背伸肌力5级,拇指及其余四指伸指功能正常,握拳力量正常,能握紧2kg握力器。停止治疗,继续加强功能锻炼。
作者:马善治;刘渝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笔者用活血法治疗肺病疗效满意,体会如下。1肺病多瘀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依赖于肺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至全身,正所谓“气为血师”,“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通过经脉而聚于肺,然后再输布到全身。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完成,主要依赖于肺主气、司呼吸以及宣肺肃降功能。肺功能正常,则血液气体交换正常,从而维持新陈代谢的相对平衡。如肺气虚,则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减弱。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则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可使肺气不能推动血液正常循行,影响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而致血液瘀滞。因此,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和则血脉利,肺气病则血脉瘀,血脉瘀则肺病益甚,故肺病多瘀。
作者:周华;肖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在发病过程中,胰岛素抵抗是关键环节。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48例,均为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姜堰中医院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63.4±5.20)岁,病程(6.38±2.35)年,BMI(25.01±1.49) kg/m2。治疗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65.25±6.13)岁,病程(6.45±2.13)年,BMI(24.72±1.43)kg/m2。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贾典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笔者从阳气入手治疗斑秃收到较好效果,体会如下。1理论依据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发失濡养则发为斑秃。多以补益肝肾为治疗原则。生发譬犹草木生长,土壤贫瘠,需补充水分、养分,精血为头发的物质基础,故须补益肝肾;土地干结,水分、养分运输不畅,适度翻耕有利生长,故应理气活血通络;然而草木生长更离不开阳光,即对应人之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头发的生长依靠精血的濡养,更离不开阳气的温煦和固摄作用。头为诸阳之会,阳气足,则发密有光泽,阳气虚,则发落而枯槁。《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根本,心阳是气血运行的原动力,故从阳论治斑秃多从心肾之阳着手。
作者:金梦祝;杨志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程。
作者:尉程程;梁丽丽;陈美玲;宋启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7~65岁,发病1天3例、2天6例、3天2例、5天1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局限性腹膜刺激症,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白细胞大于11×109,体温38℃以上。B超示阑尾区可见低回声2.5~5.4cm包块。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作者:许辅德;许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1例用中药熏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治疗14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7%、对照组4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耐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杨磊;侯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补肾活血中药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CSS和BI评分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益气补肾活血中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气虚血瘀证,疗效较单用西药更佳。
作者:王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表现为难以忍受的瘙痒,一般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笔者用中药内服加外洗治疗老年瘙痒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61例,均为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门诊患者。症状只有瘙痒,无原发皮损,可有继发皮损(如抓痕、血痂、皮肤苔藓化等)。在开始观察用药前1个月内未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1周内未接受各种H受体拮抗剂治疗。排除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肝胆疾病、肿瘤等可能引起的瘙痒。
作者:陈济生;李勇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笔者采用手法、激光、膝关节腔内注射三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并排除膝部肿瘤、结核及骨关节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和膝关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男24例,女36例;年龄43~67岁,平均55.35岁;病程2~15年。门诊患者12例,住院患者48例;单膝发病16例,双膝发病44例。均有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及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和膝关节肿胀等临床表现。X线检查可见膝关节间隙变窄,髌骨上下缘增生,髌股关节面粗糙,髌骨软骨下骨密度增高及骨质疏松等不同程度的影像学改变。
作者:袁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除湿清热方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1.49%对照组78.7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肾除湿清热方治疗老年人UTI效果较好。
作者:李春颖;接忠民;史耀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柴芩清胃汤治疗中焦湿热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自拟柴芩清胃汤,对照组用抗生素与抑酸药、黏膜保护剂联合用药(阿莫西林胶囊、法莫替丁、丽珠得乐)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随访半年以上。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芩清胃汤治疗中焦湿热型胃痛疗效显著。
作者:徐庆;张雅丽;范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治疗后6个月进行评价。结果:优良率实验组91.4%,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叶兆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用阿昔洛韦、甲钴胺,对照组只用阿昔洛韦,治疗10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97%、对照组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笔者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下肢湿疹男,65岁,2008年11月诊。反复发作双下肢皮肤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10余年,喜饮酒,常年感下肢皮肤灼热,即使严冬下肢均无法盖被,曾在多家大医院就医,诊断为双下肢湿疹,给予激素治疗后皮疹部分消退,但仍频繁发作。双下肢大片皮肤潮红,轻度肿胀,皮肤灼手,少许丘疹,脱屑,常因饮酒后发作。口干微苦喜冷饮,大便略干,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证属阳明热盛夹湿。给予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石膏60g,桂枝15g,知母15g,生地15g,苦参15g,甘草6g,梗米15g。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mL,分早、中、晚3次口服。服7剂后皮疹大部分消退,瘙痒明显缓解,皮温正常,双下肢灼热感有所减轻,口干苦感消失,大便正常。继续服10剂,皮疹完全消退,皮肤灼热感消失,夜间能盖薄被。1年后再次复发,诸症如前,依前法治疗。服10剂后皮疹基本消退,石膏减量,酌加凉血活血之品调理,并嘱戒酒,随访未再复发。
作者:范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通补兼施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150例采用通补兼施辨证治疗。结果:治愈80例,好转5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0.6%。结论:以通补为法,或以补为主,或以通在先,或通补兼施治疗肩周炎有较好效果。
作者:冼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麦芽煎免怀汤加味回乳的疗效。方法:38例用麦芽煎免怀汤加味回乳。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麦芽煎免怀汤有较好抑制乳汁分泌的作用。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反阿是穴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刺反阿是穴,对照组针刺传统穴位。结果: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4.22、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6.26、P<0.05)。结论:针刺反阿是穴治疗网球肘疗效优于传统穴位。
作者:罗胜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