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用于蹄铁形脓肿术后缓慢愈合切口效果观察

黄建

关键词:康复新液, 肛周脓肿,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用于蹄铁形脓肿术后难以愈合切口的效果.方法:治疗组20例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对照组17例仅常规换药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平均少8.76天(P <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能明显缩短蹄铁形等复杂脓肿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对于术后换药后期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或不生长的切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芩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优选黄芩乙醇回流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芩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黄芩提取工艺.结果:黄芩提取工艺选择为加8倍量60%乙醇提取2次,第1次2h,第二次1.5h.结论:用此方法提取黄芩药材效率高、结果稳定.

    作者:杨宏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脓包性痤疮50例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脓包性痤疮临床疗效.方法:50例脓包采用电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4%.结论:电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脓包性痤疮有较好疗效.

    作者:谭雁裙;陈月桥;梁桂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34例用六味地黄汤,观察组36例分为4型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7%,对照组7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满意疗效.

    作者:姜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安胎防漏汤治疗习惯性流产100例

    笔者用国医大师班秀文老先生经验方安胎防漏汤加减治疗习惯性流产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0 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大38 岁,小24岁,平均31 岁;妊娠次数多5 次,少3 次;孕周期5~10 周.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妇科学>[1]及《妇产科学》[2].屡孕屡堕(自然流产3 次或以上),每次流产多发生在同一妊娠时间段.排除子宫发育不全、畸形、肌瘤,盆腔占位性病变、染色体异常、血型不合、男方因素等病因.

    作者:吕丽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脾理气法治疗肥胖体会

    肥胖主要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损伤脾胃,导致脂肪淤积体内所致.过食脂膏厚味,特别是年逾四旬,机体功能逐渐下降,活动消耗量少,体内营养脂肪物质,超过了脾的运化功能,以至于充斥肌腹,气机郁滞,经络血脉不畅,转化为痰湿脂浊而成肥胖,笔者用健脾气法治疗肥胖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李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味麻黄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120例

    目的:观察加味麻黄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用加味麻黄汤治疗.结果:治愈20例,显效55例,有效3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加味麻黄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显著.

    作者:向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黛力新联合头痛宁治疗顽固性头痛45例观察

    自2009 年以来,笔者用黛力新联合头痛宁治疗顽固性头痛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77 例,均为门诊或住院病情迁延反复发作1 年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11例,女34例;年龄12 ~ 69 岁,平均37.1 岁;病程1 ~ 28 年,平均6.6年;各类偏头痛25 例,紧张性头痛20 例;每月发作频率4次以上15例,2~4次20例,2次以下10例.对照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16~66岁,平均35.2 岁;病程1 ~ 29 年,平均5.8 年;各类偏头痛17 例,紧张性头痛15 例;每月发作频率4 次以上10 例,2 ~ 4次15 例,2 次以下7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均无显著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吴向东;薛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迎随式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迎随式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采用迎随式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埋线治疗,空白对照组不用任何治疗,3个疗程即9次后观察疗效.结果:3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体质指数、腰臀比值及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体质指数、腰臀比值及血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体质指数、腰臀比值及血脂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穴位埋线的减肥效果是通过多取穴、羊肠线对穴位的刺激等及迎随补泻等手段来实现的,单纯性肥胖用迎随式穴位埋线治疗较常规穴位埋线更好.

    作者:黄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A1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A1期的临床疗效及对PGE2的影响.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中西组及西药组各35例,两组均用四联疗法,中西组加用牛黄解毒丸,疗程均为4周.同时设30例健康组.结果:中西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 <0.05),胃溃疡A1期患者PGE2低于健康者,治疗后中西组患者PGE2水平提升且与西药组有极显著差异(P <0.01).结论:牛黄解毒丸有助于提高胃溃疡A1期患者的PGE2水平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庄雪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对照组口服氨茶碱片、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 <0.01),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更显著.

    作者:魏卓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刺激性药物输液顺序对输液疼痛影响观察

    近来,我们采取调整输液顺序的方法减轻刺激性药物引起的疼痛,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12例,均为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 例,男34 例,女22 例;年龄17 ~ 80 岁,平均(55.26±12.67)岁.实验组56 例(为第2 天输液的患者),男38 例,女18 例;年龄20 岁~83岁,平均(53.12±12.10)岁.均输入氯化钾注射液、25%甘露醇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5%氨基酸(18AA) 5% 碳酸氢钠注射液、阿奇霉素注射液、大剂量维生素C注射液等强刺激血管药物.

    作者:王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辨证论治临床体会

    笔者临床辨治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体会如下.1 背部灼热患者,女,83 岁.1 个多月前生气后感上背部有灼热感,范围约碗口大小.以后每日如此,白天热重、夜间稍缓.平素易怒,操心家事较多.3 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灼热区在背部正中第6、第7 胸椎处,局部无叩压痛.舌质稍红、中后部少许腻苔,脉弦.胸椎正侧位X 片示全胸椎退行性变,第6、第7 胸椎无特殊.辨证为肝气郁结.治以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用中药配方颗粒(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陈皮6g,柴胡6g,川芎6g,香附10g,枳壳6g,炒白芍10g,甘草3g.开水冲服,7剂,每日1剂,1日2次.服4剂后灼热感消失,舌淡红、腻苔退净,脉象稍柔.继服3剂巩固疗效.

    作者:许伟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六神丸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炎30例观察

    目的:观察六神丸穴位贴敷对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六神丸穴位贴敷,对照组用电针针刺治疗.结果:六神丸穴位贴敷较针刺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六神丸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炎效果好.

    作者:梁克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叉神经痛治疗概述

    三叉神经痛临床特点是面部发作性的剧烈疼痛.现就目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 中医治疗1.1 针灸治疗一般采用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方法,取穴特点多以近部选穴为主,配合远部选穴或辨证选穴,亦有根据全息理论以头针、耳针、足针、腕踝针、第2 掌骨桡侧取穴为主者[1].临床多取下关、颊车、地仓、颧髎、合谷、翳风、阳白,风寒盛加风池、风门疏风散寒止痛,风热盛加大椎、曲池清热散风.针刺取穴第1 支痛取鱼腰、下关为主,可配阳白、上星、合谷、内庭等穴;第2、第3 支痛取四白、下关、地仓、夹承浆、合谷、内庭等.其中头面部穴位取患侧,合谷、内庭取双侧.

    作者:刘松涛;尹林玉;刘思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泻心汤临床应用举隅

    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包括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主要用于治疗心下痞.笔者用泻心汤治疗失眠、头昏、头痛、高血压、眩晕、口苦等常获良效,举例如下.

    作者:唐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8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SANH组加用益气通络止痛汤.结果:SANH组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较ANH组改善明显(P <0.05),效果更显著(P <0.05).结论:益气通络止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学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2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方法:21例用西药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明显,CD4细胞明显升高,总有效率90.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效果较好.

    作者:朱笑举;杨万松;孙月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表明,在1 型糖尿病中骨量的减低较肯定,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较普遍且严重.但2 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伴血浆性激素结核球蛋白(SHBG)的下降以及一系列性激素的转化代谢异常,其骨代谢和骨转换类型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可下降、不变或升高[1].现就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粟麟;陈文辉;李双蕾;马汝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结肠水疗用于肛肠病术前准备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结肠水疗对肛肠病手术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3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观察组采用大力神结肠水疗仪于术前反复灌洗10~15次,对照组于术前先用肥皂水灌洗1次、再用清水灌肠3~4次.结果:结肠水疗用于肛肠病的术前准备安全有效,肠道清洁程度及耐受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结论:结肠水疗效果较好.

    作者:卢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顽固性皮肤疾病治疗体会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疱疹样天疱疮、黄褐斑、寻常座疮等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丘疹性荨麻疹王某,男,68岁,2008年3 月26 日初诊.有冠心病病史8 年,继见全身皮肤反复出现散在风团状丘疹,混见疱疹,奇痒1 年余,经某医院先西医后中医治疗效果不佳.出现全身皮肤散在性风团状丘疹,间或夹杂疱疹,瘙痒不止,皮肤划痕征阳性.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中医诊断为瘾疹.辨证为气血两虚,风邪入侵.西药用西替利嗪片10mg,1 日1 次口服;维生素C200mg,1日3 次口服.

    作者:李永生;唐兵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