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婉;楼方舟;龚标;徐刚;谭洪发;郑周琴;余时珮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远端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用海桐皮汤熏洗,对照组口服地奥司明.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5%,对照组8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桐皮汤熏洗能缓解骨折术后下肢远端肿胀.
作者:齐润文;邹天强;朱明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2年7月,我们收治一外院行PPH术、术中大出血、无法止血紧急转入我院的患者,报道如下.患者,男,45岁.因反复便时肛门肿物脱出10余年,于持硬麻下行PPH术,术中吻合器击发后退出吻合器,见吻合口一圈渗血不止,多处有搏动性出血,试图纱布压迫止血后行缝扎止血,均失败,遂大量纱布填肛之后,紧急转入我院.精神萎靡,意识欠清,贫血貌,肛门部纱布全层血染.
作者:彭明沙;李清;李东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前外侧和外侧联合入路空心钉内固定自体骨髓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用前外侧和外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合并局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结果:38例平均随访5年,术后4~11个月骨折愈合,有1例股骨头坏死,余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前外侧和外侧联合入路空心钉内固定自体骨髓植入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能有效保护骨折端血运,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作者:刘敬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先兆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并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先兆安全有效.
作者:江小荣;李贤;覃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服柴芍六君子汤加味,对照组30例服多潘立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25%、对照组复发率53%.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FD肝郁脾虚型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唐旭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泻肺通腑汤加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30例用泻肺通腑汤治疗.结果: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结论:泻肺通腑汤加减治疗寻常痤疮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李雪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黄褐斑多对称分布于颜面,尤以颧部、两颊多见,呈黄褐色至深褐色、淡黑色斑片,大小不等,形状各异,边界清晰.无自觉症状,日晒后加重.近年来中医治疗黄褐斑优势日益突出,综述如下.
作者:赵羚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方,用于治疗胸中血瘀诸证.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组成桃红四物汤以活血化瘀通畅血脉而养血,柴胡、枳壳、赤芍、甘草合成四逆散以行气、和血而疏肝,加牛膝破瘀通经引瘀下行,又以桔梗入肺经、载药上行.诸药合用有气血同调、心肝同治、升降相因之用.笔者临证中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多种不同疾病疗效显著,举例如下.
作者:谌雪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外风头痛证,主要用于偏正头痛、颠顶头痛等.多年来,笔者用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颈椎病等多种心、脑因供血不足疾病收效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廖传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暖宫贴促进产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35例顺产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27例给予中药足浴联合暖宫贴,对照组108例给予温水足浴.结果:两组宫底高度、恶露量、首次排气时间、睡眠情况、乳汁分泌量及产妇心理状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暖宫贴能有效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排除、乳汁分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钟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6个月以下婴儿较少见,孕妇患水痘时,胎儿可被感染.免疫功能缺陷者可出现播散型水痘,重症水痘可发生水痘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1].我们收治水痘播散型34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冷瑞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免煎中药颗粒内外合治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用免煎中药颗粒内外合治,对照组用干扰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程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煎中药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郦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长跑后腓肠肌疲劳肌电图测定.方法:3名自愿受试大学生长跑训练1周后进行腓肠肌肌电图测试.结果:腓肠肌肌电图变化基本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肌电图峰值随长跑距离增加而逐渐下降.第2阶段肌电图峰值波动基本稳定,大致维持在一个水平.第3阶段肌电图峰值快速下降,随着长跑距离的继续增加,肌电图峰值快速下降至测试前的1/2,并出现不稳定峰值.结论:肌电图可以作为疲劳的指标,进行疲劳分析,既提示运动训练的恰当剂量,也提示运动训练的效果,甚至作为运动员运动潜能的评价.肌电图还可以用于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夏婉;楼方舟;龚标;徐刚;谭洪发;郑周琴;余时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埋线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中药联合埋线治疗,对照组只用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FSH、FSH/LH值、OVF、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埋线较单用中药治疗DOS疗效更好.
作者:来玉芹;韦立红;郭钦源;范莉;姚春玲;韦朔峰;方美兰;谢小雪;谢丽凤;韦继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23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论是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极不稳定,手法整复后容易出现短缩和再移位,导致手法复位失败.
作者:谢江华;刘君;胡月;王元锋;汪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及西医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及护理,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及西医护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合理护理有较好效果.
作者:方元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张涤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治疗小儿呼吸、消化等系统疾病.现将导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南;张涤;王薇;何炜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曾朝芬主任中医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30年,擅长针、灸、药结合治疗疾病,现将其运用温和灸、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瘫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龄5~70岁,病程1天~3个月.符合面瘫的诊断标准.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作者:李兴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2008年,全球新发肿瘤病例大约有1270万,死亡病例760万[1].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化疗,以及各种靶向制剂,但是综合其疗效、毒副反应、价格等多种因素来看,仍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2].目前,艾灸在肿瘤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艾灸[3]是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并借助其热力及药物作用来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现就艾灸治疗肿瘤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范怡蕾;刘苓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荆防败毒散治疗虚寒型感冒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荆防败毒散治疗,对照组60例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78.3%;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提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荆防败毒散治疗虚寒型感冒效果较好.
作者:李良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