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体会

刘燕

关键词:骨科术后, 非感染性发热, 常见症状, 辨证治疗, 无菌
摘要: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无菌术后2~4天常见症状,一般为中度发热(38℃),笔者用辨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体会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傅灿鋆治疗鼻息肉经验

    傅灿鋆为重庆市名中医,全国第三、四批师带徒导师,傅灿鋆名老中医工作室被列为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傅老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鼻息肉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李荣华;聂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63例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63例用中药外敷包外用配合仰头摇正手法治疗,再配合预备手法及善后手法。结果:治愈率54.6%,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外敷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桂忠;李伟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55例观察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用止嗽散加减,对照组用西药。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36%,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罗利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23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灌肠及封包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保留灌肠及封包外敷,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65%,对照组56.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寇印巧;刘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医院护士“西学中”分层级培训效果分析

    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原则是从确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保障体系建设、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为构建新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策略支撑[1]。2010年以来,我院护理部以改革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为切入点,以国家《中医医院护理管理指南》为导向,以护士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及考核为关键点,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规范各种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和优质护理服务流程,取得了一些成效,总结如下。

    作者:杨中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100例

    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笔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100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20~70岁,腰痛伴下肢放射痛78例、单纯腰痛22例。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20~70岁。腰痛伴下肢放射痛65例、单纯腰痛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病位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陶强;项庄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风寒感冒湿阻中焦证治疗心得

    阳春三月,惊蛰时节,风邪正甚,冬季之寒气亦未全退,季节交替之际,极易外感风寒之邪,而导致风寒性感冒,应辛温解表,代表方可选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然而,重庆两江环绕,水多湿气重,故内多夹湿,故治疗外感风寒感冒应在疏风散寒解表的同时配合化湿方可取效。举例如下。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120例

    我们用骨盆悬吊复位法及垫枕,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内服及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20例有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柳家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叶青治疗原发性不孕经验

    叶青是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为首批名老中医专家郑蕙芳学术继承人。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兹将叶师治疗原发性不孕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孟令香;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推拿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推拿方法治疗,治疗组用推拿方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推拿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姚思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足33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强双足局部护理,治疗组另用中药熏洗及红光照射患足,对照组用温水熏洗足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90%,对照组6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红光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有较满意疗效。

    作者:李瑶;张效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中药汤剂内服并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25例口服美沙拉嗪,治疗30天后评价临床疗效、主要症状评分、肠黏膜评分及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0%,对照组7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黏膜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DA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UC大肠湿热证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常勇;李彦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静滴,治疗组另用天麻素注射液静滴,疗程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6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优于单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

    作者:刘继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物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对照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结果: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头晕、腹胀等症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

    作者:梁县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药并用治疗呕吐1例

    呕吐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我们针药并用治疗反复呕吐1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患者,女,15岁,2014年1月29日初诊。5天前无明显诱因夜间出现上腹疼痛、胸闷、呕吐,于当地私立医院住院治疗,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胃镜、全腹B超,血、尿、粪常规等均未见异常。予缓解疼痛、止呕、营养支持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仍每日呕吐口涎10余次。现反复呕吐口涎,胸闷,纳差,大便5日未通,舌淡苔薄白脉滑。取曲泽(双)、梁丘(双)、内关(双)、足三里(双)各1次。另用黄连6g,黄芩10g,干姜10g,甘草10g,党参15g,陈皮10g,藿香10g,大黄15g (后入),枳实10g,厚朴10g,延胡索10g,蒲黄10g,生姜3片。3剂,日1剂,水煎,每4h服1次。2014年1月30日二诊,诸症缓解,上腹不适,胸闷,呕吐次数减少,舌淡苔薄白脉滑。取中脘、足三里(双)、合谷(双)、三阴交(双),针刺。中药继服,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1月31日三诊,诸症好转,上腹胀闷不适,无胸闷、胸痛,大便已通,纳食好转、寐可,舌红苔少脉细滑。取中脘、合谷(双),三阴交(双)、太冲(双),针刺。中药继服,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2月1日四诊,无呕吐,偶胃胀,舌红苔白脉滑。用茯苓15g,半夏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g,当归10g,柴胡15g,白芍10g,干姜10g,厚朴10g,薏苡仁10g,生姜3片。2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2月2日五诊,胃脘胀,呕吐5次,舌红苔白脉滑。取至阳、灵台、膈腧,针刺。中药继服,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2月3日六诊,胃不适,无呕吐,舌红苔白脉沉滑。用麦芽15g,谷芽15g,山楂15g,砂仁6g,木香9g,黄芩10g,干姜10g,党参15g,苏叶5g,生姜3片。服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2月5日七诊,病愈,嘱节饮食、慎起居。

    作者:胡紫景;胡瑜景;杭鑫;郑星宇;林忠华;廖洪涛;胡添巧;郭进华;骆杰伟;任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联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U口服。对照组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两组常规治疗均相同。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23.81%、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4.63%、总有效率为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王梦迪;曹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理中汤加味治疗小儿顽固性腹泻25例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笔者用理中汤加味治疗小儿顽固性腹泻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5天~1岁2例,1~2岁5例,2~4岁8例,4~6岁10例;病程短12天,长1个月;哺乳期妇女误食生冷食物致小儿腹泻2例,消化不良13例,小儿外感寒湿10例。

    作者:王小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60例

    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们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6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18~58岁,平均35.5岁;病程1~14天,平均7.5天。

    作者:郑毅;刘立;乐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另辨证分型用中药治疗。结果:头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以及程度评分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95.8%、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81.3%、60.4%,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兴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脐敷治疗肝硬化腹水概况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体征之一,门静脉高压是引起腹水的主要原因,血清白蛋白减少导致的胶体渗透压降低也是引起腹水的重要因素。内脏动脉扩张导致有效动脉循环血容量下降,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造成肾血管收缩,是终造成水和电解质失衡的原因[1]。现将中药脐敷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