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藻酸盐敷料换药疗效观察

曹席静;张林;唐玲;陈曦;曾伟

关键词:肛瘘, 术后, 藻酸盐敷料,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藻酸盐敷料和生理盐水敷料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的换药对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创面疼痛轻、愈合快(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换药能减轻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整脊疗法配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配合口服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均用整脊疗法配合口服颈痛颗粒治疗,1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98例,好转49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8.0%.结论:整脊疗法配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作者:石震;闫素敏;戈超;陈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川党参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的川党参质量.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要求对5个不同产地的川党参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指标进行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采用常规重量法测定其总皂苷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农药残留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川党参中5种重金属As、Hg、Cu、Pb、Cd进行测定.结果:5个产地川党参样品水分含量范围为5.74%~7.13%;总灰分含量范围为4.15%~4.94%;浸出物含量范围为57.83%~67.31%;多糖含量范围为14.79%~27.81%;皂苷含量范围为1.49%~2.05%.重庆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和贵州道真县4个产地样品的多糖含量和皂苷含量差异不大,湖北恩施的川党参样品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4个产地,皂苷含量显著低于其它4个产地.5个产地样品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川党参质量状况良好.重庆市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及贵州省道真县4个产地的质量差异不大,湖北恩施与其它4个产地的质量差异较大.

    作者:任风鸣;谢贤明;章文伟;杨永东;胡开治;罗敏;刘艳;李品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徐荣谦用加减附子泻心汤治疗疑难杂证验案举隅

    附子泻心汤为张仲景创制之方剂,为五泻心汤之一.《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汪昂所云:“附子泻心用三黄,寒加热药以维阳,痞乃热邪寒药治,恶寒加附始相当.”痞积本为热象,以大黄、黄连、黄芩清其热,附子温阳、维系阳气,治疗热痞兼表阳虚证.徐荣谦教授继承前贤之学术思想,以黄柏加入方中,.必要时减去大黄,推广至上中下三焦之证治,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1 上焦痰热证褚某,女,66岁,2013年4月21日初诊.2006年出现咳嗽咳痰,伴活动后气促,经检查后诊为“支气管扩张”,遂行“肺叶切除术”,术后反复感冒,喉中有痰,伴咽痛、咳嗽,汗出较多,昏昏欲睡.现咳嗽频作,咯痰色黄,咽痛,周身乏力、困顿,肢冷汗多.查面色晦暗、泛青,鼻腔黏膜充血、中度肿胀,咽充血,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双肺呼吸音粗,未闻罗音.舌红苔黄厚,脉弦细.西医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术后,过敏性鼻炎,咽炎.中医辨证为痰热郁肺,肾阳亏虚.治以清肺化痰,补益元阳.

    作者:周远航;徐荣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外治研究近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发生率高达60.0% ~ 90.0%,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范畴,主要病机为肾虚血瘀、筋脉痹阻,为消渴病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络脉瘀滞、筋脉失养所致.主要临床特征为肢体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并发难治性溃疡、急慢性骨髓炎乃至败血症、肌肉萎缩、瘫痪、关节畸形等,病情迁延难愈.目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取得较大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静;李凯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疗效.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临床研究1.1 针刺治疗董联合等[1]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取听宫穴用合谷刺法,先直刺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再透刺耳门穴,得气后再次提针至皮下向听会穴方向透刺,局部产生酸胀感后留针.外关穴亦采用合谷刺向支沟穴及阳池穴透刺.另取翳风、风池、中渚、侠溪.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结果合谷刺法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季杰[2]采用风池穴用温通针法,即针刺风池得气后右手拇指用力向前捻转9次,针下沉紧后针尖拉着有感应的部位连续小幅度重插轻提9次,拇指再向前连续捻转9次,促使针感传至病所,产生热感.并配合耳局部、远端取穴,运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96.9%.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作者:吴静;庞勇;高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银质针齐刺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银质针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方法:109例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用改良银质针齐刺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对照组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银质针齐刺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陈伟;姜兴鹏;谢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傅春华治疗月经后期经验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退后7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1].傅春华教授是全国中医药教育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从事临床科研与教学40余年,擅长治疗月经不调等疾病,现将导师治疗月经后期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昕;傅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控制性氧疗,静脉滴注或口服应用氨茶碱,吸入性解痉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以及化痰类药物等,观察组另用清热化痰法之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74%,对照组7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和MMEF肺功能临床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

    作者:易译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肾衰竭53例

    目的:观察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用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12~14日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以肌酐为主的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临床症状及临床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

    作者:刘莉;余家奇;曹文富;蒋发群;刘培洪;彭纪临;罗美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温阳散寒益气通脉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验案举隅

    曾升平主任医师是四川省名老中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笔者跟随导师曾升平临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良好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1 病例张某,女,40岁,2006年12月就诊.双手、腕、肩、膝关节肿胀、疼痛3年,复发加重1周.3年前因受寒出现双手指及腕关节肿胀、疼痛,至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予西药治疗后症状缓解.之后反复发作,累及双侧肩、膝关节.1周前因劳累及受寒,肿痛症状加重,治疗无明显缓解.就诊时症见双手、腕、肩、膝关节肿胀、疼痛,伴明显晨僵,遇寒疼痛加重,得暖则减.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260.10IU/mL,C反应蛋白80.70mg/L.神疲乏力,食欲差,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稀溏.

    作者:毕榕;温博;曾升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稳律灵治疗室性心动过速58例

    目的:观察稳律灵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58例用稳律灵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心率、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94.8%.结论:稳律灵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

    作者:邱云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用强的松、VitB1、VitB12,治疗组用针刺、还五牵正汤等.两组均以1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1%、对照组8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举隅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指出:“黄芪桂枝五物,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也可治也.”笔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肩周炎、顽固性呃逆等疾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三叉神经痛邓某,女,65岁,2012年12月20日就诊.1个月前右侧面部疼痛,呈电击样发作,时发时止,疼痛难忍,甚至用手锤击或挠、揉疼痛部位,每天发作10余次,用针灸、卡马西平等治疗疼痛及发作次数有所减轻,后继续治疗效果欠佳.右侧面部疼痛,每天发作5~6次,咀嚼时加重,精神紧张,夜间睡眠差,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痰热阻络,气血不通.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药用黄芪60g,桂枝15g,白芍30g,赤芍30g,川芎10g,陈皮10g,法半夏15g,茯苓20g,丹参20g,生姜10g,甘草20g,大枣10枚.5剂,水煎温服,每日3次.5天后复诊,疼痛大减,数天一发.上方继服5剂,未再发作.

    作者:钟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45例

    2010年以来,笔者用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均为门诊慢性胃炎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23~65岁,平均35.7岁;病程3个月以内25例,3~6个月14例,6个月以上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6例.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1]、“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及《中医内科学》[3].有胃脘胀痛或胀满,常伴胁肋胀痛,暖气频作,胸闷不舒,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情志不畅等因素诱发或加重.消化道X线钡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

    作者:牟昭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便秘83例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自拟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16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83例用小承气汤辨证加减,观察每日排便量及排便时间,两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7天后停药,随访3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和40.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承气汤加减治疗便秘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陈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针灸、手法整复、下颌带颈椎牵引加通督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胶囊并下颌带颈椎牵引治疗,疗程15天.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并下颌带颈椎牵引.

    作者:孙海林;张鸿升;陈锋;毛书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1组65例,对照2组45例,3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照1组加服益气活血汤煎剂,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汤免煎颗粒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治疗前后EF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后EF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个疗程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个疗程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汤能明显提高EF值,改善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汤剂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安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试述中药调剂发药交待要点

    中药调剂发药交待是整个调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临床药学人员的基本任务之一,中药调剂人员必须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以便做好中药调剂发药前的交待工作,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现将中药调剂发药交待要点试述如下.1 煎煮器具及火候交待[1]煎煮器具.李时珍日:“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因铁、铝、铜器化学性质不稳定,极易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性能改变、产生毒副作用.目前常用的是瓦罐、陶瓷罐(锅)、不锈钢锅等煎煮.煎药加水量.先将中药用冷水或温水浸泡10~ 15min,一般加水量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1~ 3cm,或依法煎煮后每次煎出液100~150mL为宜.煎药火候及时间.火侯原则遵循“先武后文”,即在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煎煮状态.煎药时间的长短与药物的质地、药物吸水能力、药物的性质及治疗作用要求相关,如解表药、泻下药宜头煎用武火急煎,滋补药、矿物质类药宜久煎.

    作者:杨霞;王洪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郭剑华治疗筋伤疾病经验

    郭剑华主任中医师在临床教学中反复强调“在治疗筋伤疾病中,要充分重视整体观的原则,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跟师学习中,理解郭师在认识筋伤整体观有3个方面内容,即天人感应、内外统一、整体施治.现分述如下.1 天人感应郭师曾说天人感应,既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包含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天人感应”早在“易经”年代便有所记载.《易·第三十一卦泽山咸》解释:“彖日: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中医在长期实践中,已经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从这一认识出发,就能理解人与自然界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对于这些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反映出不同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所以《灵枢·岁露》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作者:马善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壮肾排毒方抗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壮肾排毒方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肾排毒方组、福辛普利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行5/6肾切除手术制作慢性肾衰竭(CRF)动物模型.于造模第2次手术后1周开始干预,干预12周后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壮肾排毒方组、福辛普利组大鼠血清BUN、Scr肾脏组织TNF-α、TGF-β1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血清BUN、Scr及肾脏组织TNF-α、TGF-β1与壮肾排毒方组、福辛普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壮肾排毒方是治疗CRF的有效方剂,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大鼠肾组织内TNF-α及TGF-β1的表达有关,可抑制参与肾纤维化的细胞增殖和转分化,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从而达到治疗CRF的目的.

    作者:刘立昌;刘新;刘旭生;杜雪飞;冯敏坚;张玉婷;洪伟洪;王利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