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敏菊
压疮护理是基础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截瘫患者是压疮发生的危险人群,压疮一旦发生,增加患者痛苦,其治疗费用远大于预防费用[1],而且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唯一手段.为预防截瘫患者发生压疮,我们及时识别压疮高危因素,预见危险性,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春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疗效,并与传统的只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方法的比较.方法 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降糖药物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诺和灵N每天晚上22 ∶00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只口服降糖药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后于4、8、12周时观察用药后空腹血葡萄糖,餐后2h血糖和12周后HBA1c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4、8、12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1c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能使患者血糖达标早,血糖正常维持持续.
作者:陈湘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1997年WHO研究报告显示,高血压导致脑卒中的发病率男性为247/10万,女性175/10万[1],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重要原因之一是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导致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
作者:黄夏青;梁丽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构成比、臀位分娩方式构成比,分析其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年内分娩人群6269例中选择行剖宫产术726例的剖宫产指征.结果 在5年间剖宫产率为11.6%,以难产为手术指征者占主导地位(30.32%),而社会因素和相对剖宫产指征如臀位、剖宫产史等因素可以通过临床上适时阴道试产来减少剖宫产率,占32.50%.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人为因素进行剖宫产,从而控制剖宫产率.
作者:杨杏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制作超薄角膜瓣,可相对增加角膜组织切削量,观察其疗效,作为角膜相对较薄的近视患者手术治疗的参考.方法 LASIK手术874例1 725眼,用MoriaM2-90角膜刀制作超薄角膜瓣,随机测量100眼角膜瓣厚度;另抽取100眼用MoriaM2-110角膜刀制作角膜瓣.所有病例常规准分子激光切削、冲洗回复角膜瓣,术后常规用药1个月.结果 MoriaM2-90角膜刀可以制作厚度104 μm左右的角膜瓣,术中无碎瓣、纽扣瓣、不完全瓣、游离瓣等并发症.术后第1天,有1 643眼(95.25%)的裸眼视力≥0.6,1 576眼(91.36%)≥1.0;有3眼(0.17%)发生角膜瓣皱褶,经冲洗处理后复位,无角膜上皮植入,视力≥1.0.术后1个月,1725眼(100%)裸眼视力≥0.6,1655眼(95.94%)视力≥1.0,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 制作超薄角膜瓣可以增大近视度数的矫治范围,手术安全、有效.但较薄的角膜瓣易出现皱褶,及时处理可消除不良后果.
作者:赵华平;黄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X线胸片等无明显异常的咳嗽[1].长期的咳嗽给患者带来生活、工作不便,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以解除患者的痛苦.近年来,我院应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咳嗽46例,并与富马酸酮替芬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润萍;吴雄业;李其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损伤,治疗不当容易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及创伤性髋关炎,如同时合并有股骨多段骨折更是增加手术治疗的难度.
作者:覃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1987年8月至2007年4月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14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军;甘耐炎;梁运宁;陈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年龄结构的逐渐老年化,高龄患者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其并发症亦随之增加.同时老年人反应差、免疫力低、合并症多等特点,易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延误治疗.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65岁以上老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虞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 000 g称为巨大胎儿.国内发生率为7%,国外发生率为15.1%[1].巨大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对母婴产生一定影响,现对我院分娩的162例巨大儿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姜敏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社会因素剖宫产是指没有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或尚不足以构成指征的单一因素实施的剖宫产, 其中大部分是产妇及家属强烈要求行剖宫产分娩的结果.这种现象世界各地都存在[1~3],已成为剖宫产率迅速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有些地区该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的第一位原因[4].
作者:邓新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原学状况.方法 (1)随机选择1 022例临床诊断为ARI 的患儿,采用蛋白抗体谱芯片技术同时对6种病原体流感病毒(IF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OX)、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的IgG抗体进行检测.(2)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IFA和RSV2种病毒的抗体.结果 1 022例患儿中阳性299例,总阳性率29.26%,单项感染占64.88%(194/299),其中IFV感染为第1位占28.43%(85/299), 其次是RSV感染占20.74%(62/299).混合感染占35.12%(105/299),其中RSV+COX感染和IFV+COX感染检出率高,占42.86%(45/105).结论 (1)全年桂林市小儿ARI感染中以IFV、RSV为主要病原,且混合感染不少见,混合感染中以COX分别与IFV、RSV组合和三者共同组合检出率高.(2)蛋白芯片法与ELISA法比较对病毒检出的阳性率没有什么差别,但它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又能同时对多种病原体进行检测,因此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侃;陈智;巫玉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血液(浆)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为加强对广西采供血机构血液(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本中心采取随机抽检的方式,于2006年对全区10个中心血站和21个单采血浆站库存的检验合格的血液(浆)进行了监测抽检,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卢春柳;刘振北;谢文英;周仲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所致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我国广西是早报告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地区[1].随着AIDS患者的增多和肿瘤患者化疗强度的增加、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国内广东、湖北、云南、江西、北京、上海、重庆等近几年陆续有散发病例报告.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明显特异性,故易漏诊、误诊.现就将我院近5年来确诊的7例PSM临床资料并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告作一分析,以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增加对其的认识.
作者:吴汉刚;梁克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首次发生破裂出血后约有8%~32%的患者死亡,出血后的幸存者,若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3周内将有40%的病例发生再出血[1~3],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凡发生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应尽快行病因治疗.如何在佳时机选择佳治疗方案,是每一个神经外科医师都应该思考的.
作者:梁敏;汤树洪;甘渭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2007年1月收治1例ABO血型定型错误患者,现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黄培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秋冬季是小儿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呈流行性趋势.为了探讨喜炎平对小儿秋冬腹泻的治疗效果,笔者2007年9~12月进行系统观察15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进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脑脓肿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较容易诊断.但有一类很特殊的脑脓肿在生物学特性和影像学表现上与一些脑瘤相似,原发感染灶不明显或隐蔽,加之机体抵抗力强和抗生素应用,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此类脑脓肿称之为隐源性脑脓肿.由于其发病多呈慢性,临床症状不典型,CT、MRI也不具有特征性,所以诊断具有一定难度.10年来,我院在住院术前误诊为脑瘤的脑脓肿1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彭湘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西米替丁治疗危重病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1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治疗原发病、静脉营养、对症等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米替丁,每次15 mg/kg胃管注入,1次/8 h,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胃内咖啡样液体、腹胀消失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米替丁佐治危重病患儿胃肠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289例(326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326眼中,术中、术后并发角膜水肿113 眼(占34.66%) 、虹膜损伤56 眼(占17.17%)、前房积血18眼(5.52%)、后囊破裂16眼(4.90%)、玻璃体脱出9眼(2.76%)、瞳孔夹持7眼(2.14%).结论 尽管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存在不少并发症,但大多数是人为因素所致,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该术式具有经济实用、安全、效果好的优点,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玉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