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要朋;刘铁牛;黄贵才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联合角膜瓣背面磨镶术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0例(15眼)LASIK术后屈光回退,剩余的角膜基质层厚度不足以矫正的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联合角膜瓣背面磨镶术治疗.结果 术后复查角膜瓣平整、复位良好.术后视力第1天、1周、3个月均值分别为0.95±0.26、0.98±0.25、1.02±0.26;术前屈光度(-2.5±1.25)DS,散光(-1.05±0.65)DC;术后3个月的屈光度(-0.37±0.50)DS,散光(-0.50±0.37)DC,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0,P=0.002;F=3.086,P=0.043),术后3个月时15眼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联合角膜瓣背面磨镶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术前预测角膜基质层厚度不够的近视患者,而且无明显并发症,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龙曙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990 年以来,鼻内镜在我国鼻科领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同时还发展延伸应用到眼科、颅底外科等相关领域[1].但在颌面外科的应用报告并不多见.笔者2000~2004年笔者应用鼻内镜进行颌骨囊肿摘除术3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旋平;周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秋冬季是小儿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呈流行性趋势.为了探讨喜炎平对小儿秋冬腹泻的治疗效果,笔者2007年9~12月进行系统观察15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进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海洛因与苯二氮类(BZD)混合依赖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12例海洛因与BZD类混合依赖者的戒断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中有96例出现急性脑综合征,发生率85.7%.开始发生时间为入院后3~8d,平均(5.0±31.5)d.结论 混合滥用者带来更为严重的戒断症状.海洛因与BZD多药滥用者脱毒时,应在脱毒的第3天开始戒BZD比较好.
作者:刘道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根据乳腺癌治疗理论的变迁,探讨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改进.方法 对本院1987~2006年收治的356例Ⅰ、Ⅱ期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与手术方式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乳腺癌术式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87~1996年行经典乳腺癌标准根治术(Halsted手术)59例,改良根治术86例;1997~2001年行Halsted手术13例,改良根治术89例;2001~2006年行改良根治术99例(其中有21例加行背阔肌肌皮瓣转移即刻乳房再造),保乳手术10例.Halsted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三种术式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的现代外科治疗理念是强调微创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保证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同时,努力保持乳房外形的完美,保全功能.目前基层医院仍然以改良根治术为主,需要紧跟现代外科理念,推进新术式的开展.
作者:韦向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外伤性颈气管断裂的早期正确诊断及急救非常重要,若不能及时处理,可遗留严重的难治性后遗症,如瘢痕性气管狭窄、气管食管瘘,而且常合并有颈部大血管损伤或气胸,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1998年7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8例外伤性气管断裂,现将其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彩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维持静滴,连用5d;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连用14d;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用5d.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63,P=0.03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肖广新;陈东成;龙信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特异性DcR3-siRNA对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的DcR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带FAM荧光标记的针对DcR3的siRNA 4条和非特异性siRNA 1条,用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判断转染效果;应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特异性DcR3-siRNA的对HepG2细胞中DcR3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各特异性DcR3-siRNA均能抑制DcR3 mRNA表达(P<0.05),其中以siRNA4的作用更明显,干扰作用达62.9%;将siRNA4转染HepG2细胞,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siRNA4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中DcR3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特异性DcR3-siRNA在体外实验能抑制目的 基因的表达.
作者:苏传丽;罗殿中;廖芝玲;陈罡;覃新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多发性骨髓瘤(muttiple myet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由于浆细胞大量增生, 并合成、分泌大量结构均一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 或轻链,从而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反复感染、高血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和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症状.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或漏诊[1,2].我院近期收治1例以下颌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对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要朋;刘铁牛;黄贵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女性下生殖道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亚临床型尖锐湿疣缺乏肉眼可见的形态学改变,易致漏诊[1].绒毛状小阴唇又名多毛状小阴唇[2],多毛样乳头瘤[3],文献报告多归属假性湿疣,其临床表现与亚临床尖锐湿疣有相似之处,易混淆.我们通过将121例绒毛状小阴唇阴道镜图像与病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绒毛状小阴唇与亚临床型尖锐湿疣具有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对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 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 肿瘤发生于右肾者16例,左肾9例,均为单侧发病,上极多于下极,也可全肾受累(6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的实质性肿块19例(76%),囊实性4 例(16%),囊性2例(8%),伴坏死15例(60%),出血7例(28%),钙化2例(8%);残存肾呈新月形强化为典型CT表现.本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5%.结论 儿童肾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CT平扫加增强对定性诊断及病变分期有较大帮助,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杨健;许承志;毛健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血中胱抑素C(Cys-C)和血肌酐(Scr)的相关性,探讨Cys-C对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价的应用价值. 方法肾功能损害患者150例,健康对照组100例,分别用微粒子酶增强免疫比浊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各组血中的Cys-C和Scr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血清中Cys-C的水平和Scr具有高度相关性(r=0.891,P<0.01).患者血中Cys-C水平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s-C的稳定性优于Scr,是检测和分析肾小球滤过功能一项新的有效指标,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毛小欢;郭书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正常人和大视杯患者视觉电生理检测的差异.方法 对30例60眼正常人与17例31眼大视杯患者进行P-VEP、P-ERG检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大视杯患者P-VEP、P-ERG的幅值及潜伏期均较正常人降低(P<0.05或P<0.01).结论 P-VEP、P-ERG可应用于大视杯患者的临床检测,达到早期诊断青光眼的目的 .
作者:张晓湄;马师强;孙廷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9例(ACS组),正常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的hs-CRP浓度,同时采用酶促动力学法测定尿酸浓度.结果 ACS组尿酸水平为(462±13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3±8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 hs-CRP水平为(6.7±5.3)mg/L,明显高于ACS组的(1.6±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hs-CRP水平升高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周迎春;陈辉;关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的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探讨改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水质污染状况的方法,为临床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6台口腔综合治疗台(新旧各8台)水路系统的水质污染情况进行细菌学监测调查分析,探讨改善水质污染情况的有效途径.结果 经过7d,新安装的8台口腔综合治疗水路系统的水样细菌含量达到旧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的污染水平,细菌含量>105 cfu/ml,两组均检测出致病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放线菌.结论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水质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各口腔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邓文正;郭庆;曾冠强;罗晋卿;李婉娜;陈幼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的疗效.方法 将13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辛伐他汀组(44例)和常规对照组(44例)3组,随访180d,观察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同时以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 、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比值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治疗组疗效均优于辛伐他汀组和常规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E/A比值辛伐他汀联合氯沙坦治疗组均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HF比单用辛伐他汀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乃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耐药蛋白基因(LRP)和核苷酸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NSCLC组织和16例正常肺组织中两种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NSCLC患者ERCC-1和LRP表达阳性在NSCLC组织中别为54.3%(25/46)和82.6%(38/46),在正常肺组织中分别为6.25%(1/16)和6.25%(1/16),ERCC-1表达在肺腺癌表达率为64.2%,腺鳞癌为55.6%,肺鳞癌为47.8%,肺腺癌高于肺鳞癌.LRP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 LRP和ERCC-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中表达;LRP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有关,低分化高表达,高分化低表达;LRP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作者:曾宁;茅乃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2007年1月收治1例ABO血型定型错误患者,现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黄培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5%,而膜部室间隔缺损约占78%[1,2],以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因创伤大,康复和住院时间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手术死亡率为2%~5%[3].室间隔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成功率高的微创治疗手术,康复和住院时间短,2~3 d可出院,治疗后不遗留切口瘢痕,符合现代人要求美观的愿望.我院对2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行封堵器封堵术,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苏带兰;卢健英;蒋慧;樊志勇;肖永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289例(326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326眼中,术中、术后并发角膜水肿113 眼(占34.66%) 、虹膜损伤56 眼(占17.17%)、前房积血18眼(5.52%)、后囊破裂16眼(4.90%)、玻璃体脱出9眼(2.76%)、瞳孔夹持7眼(2.14%).结论 尽管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存在不少并发症,但大多数是人为因素所致,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该术式具有经济实用、安全、效果好的优点,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玉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