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军;徐绍德
吴志祥主任中医师根据其30余年临床经验,自拟二术汤治疗慢性泄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启锋;吴志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汤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消肿止痛汤熏洗,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比较两组肛缘水肿消退时间、肛缘水肿消退疗效、肛门疼痛消退时间。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缘水肿消退时间、肛门疼痛消退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止痛汤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可缓解肛门疼痛,减轻肛缘水肿。
作者:李艳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给予解痉汤加减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解痉汤治疗湿热蕴肝型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作者:刘璇;徐向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龙氏整脊手法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出院时和出院后半年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有很好疗效,并能减少复发。
作者:曾宪春;崔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止嗽散化裁配合止咳贴治疗,疗程均为1周。结果:两组咳嗽评分、咳嗽消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天托;李秀兰;梁兆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参芪通脉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浆脑钠肽(BNP)、内皮素(ET)以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阿霉素(ADR)法复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模型,采用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BNP和ET含量。结果:参芪通脉颗粒组心肌细胞水肿、肥厚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横(纵)纹存在;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参芪通脉颗粒小剂量组、参芪通脉颗粒大剂量组血浆BNP和ET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参芪通脉颗粒大剂量组血浆BNP和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通脉颗粒能抑制CHF大鼠的神经内分泌激活,降低CHF大鼠血浆BNP和ET水平,减少心肌纤维化,修复已损伤的心肌细胞,从而改善心功能,保护衰竭的心脏。
作者:汶医宁;史凡凡;罗文平;李瑞;王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9.6%,对照组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道秋;李振明;李瑾;张媛;徐学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经》对胆阳的认识,为深入研究胆阳理论提供有效资料。方法:通过对《内经》中有关胆阳的条文的深入研读,从各个角度进行阐述及整理,总结归纳出书中对胆阳的认识。结果:生理上胆阳的主要内涵包括主决断,主气之升发、调节脏腑气机,胆汁的固摄和排泄,助肝主疏泄。病理上可分为胆阳实证,胆阳虚证。结论:《内经》对胆阳的认识,丰富了中医对胆的理论认识,为胆病诊治开创了广阔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孙景环;周天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与益气补肾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用补肾益气方治疗,观察组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FN-γ、TNF-α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 F N-γ和T N F-α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和补肾益气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均有明显临床效果,但补肾活血方能更显著地降低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改善造血组织血供。
作者:赵健嫦;邓自亨;龙飘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睑缘炎属中医“睑弦赤烂”范畴,发于上、下睑弦,其部位为五轮中的肉轮,内应脾胃,故脾胃功能失常者常患。若饮食不节,或过食辛辣甜腻之品,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蕴,复受风邪,风、湿、热邪搏结于睑弦则易发生。笔者治疗睑缘炎1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何琳华;于文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清热化湿、豁痰开窍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脑脊液相关指标、脑电图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敏;吴宣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镇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给予镇痛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结果:治愈2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结论:镇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朱晓玲;徐向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在肱骨近端骨折Neer三及四部分骨折术后应用效果。方法: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术后予常规治疗加功能锻炼,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与内服,术后治疗6周进行Neer肩关节评分及等级划分,6个月后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情况评分,并观察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和等级优良率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生活质量评价更高。结论:综合方法用于肱骨近端骨折Neer三及四部分骨折术后效果较好。
作者:向可佳;向燕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肠功能障碍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IL-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肠功能障碍脾胃虚弱型,可明显改善胃肠道症状,提高胃肠道利用率,降低炎症指标,改善预后。
作者:张荣;张高峰;陈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精制醒脑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效果。方法: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用石杉碱甲治疗,实验组用精制醒脑散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MMSE量表评分(智力状态)、ADL-R(日常生活能力)、HDS积分(长谷川痴呆量表)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MMSE量表评分、ADL-R评分以及HDS积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制醒脑散治疗老年性痴呆,效果安全且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黎正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抱枕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及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抱枕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固定4~6周,随访3个月,采用Neer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肩关节Neer评分优良率对照组69.23%、治疗组89.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肩关节半脱位6例、治疗6周肩关节半脱位3例,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两组末次随访均无骨折不愈合。结论:抱枕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可避免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谭超贤;李振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湿滞型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64例,均为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2~69岁、平均(50.3±9.2)岁,病程平均(20.3±3.4)年,肝功能ALT(75.6±10.9)U/L、AST(82.3±11.2)U/L、ALB(25.6±3.5)U/L。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5~71岁、平均(48.3±10.2)岁,病程平均(21.3±5.7)年,肝功能ALT(80.6±9.7)U/L、AST(79.3±13.2)U/L、ALB (24.8±4.1)U/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谭登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联合地塞米松湿敷治疗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5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用如意金黄散联合地塞米松湿敷,对照组26例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治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起效时间实验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联合地塞米松湿敷治疗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效果较好。
作者:陈越;刘韧;余涛;郑瑞红;于士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脂TG、LDL-C、HDL-C、TC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CRP、IL-8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TG、LDL-C、HDL-C、TC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CRP、IL-8明显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金义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用皿治林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更好(P<0.05)。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观察组分别为96.92%、7.69%,对照组分别为82.54%、20.6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王晓燕;丘新凤;陈家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