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超贤;李振杰
目的:观察参芪通脉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浆脑钠肽(BNP)、内皮素(ET)以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阿霉素(ADR)法复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模型,采用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BNP和ET含量。结果:参芪通脉颗粒组心肌细胞水肿、肥厚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横(纵)纹存在;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参芪通脉颗粒小剂量组、参芪通脉颗粒大剂量组血浆BNP和ET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参芪通脉颗粒大剂量组血浆BNP和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通脉颗粒能抑制CHF大鼠的神经内分泌激活,降低CHF大鼠血浆BNP和ET水平,减少心肌纤维化,修复已损伤的心肌细胞,从而改善心功能,保护衰竭的心脏。
作者:汶医宁;史凡凡;罗文平;李瑞;王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用针灸治疗,治疗组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体质量恢复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肥胖症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胡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对照组81.25%,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Barthe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孙尚斐;刘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三仁汤源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但首载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上焦·湿温》[1]。由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组成。是治疗湿温初期,邪留气分,湿重于热,病位在上之主方。其组方特点为宣上、畅中、渗下,疏通三焦气机,三焦分消,具有三焦同治之功。化湿为主,清热为辅。开肺气为先,肺气开则一身气机开。有疏利气机、化湿清热、宣畅三焦之效。笔者在临床中用三仁汤化裁治疗白涩证、混睛障、瞳神紧小、视瞻昏渺等疾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赵越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笔者对糖尿病肾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60例,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男41例(51.25%),女39例(48.75%);年龄38~77岁,平均(48.7±4.3)岁;病程3~16年,平均(5.82±3.1)年。对照组男42例(52.5%),女38例(47.5%);年龄36~78岁,平均(48.5±4.2)岁;病程2~17年,平均(5.91±3.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武静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间歇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障碍。笔者于2012年至2014年用针刺八脉交会穴配合放血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灿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组加服健脾补气中药六君子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4个月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BODE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29%、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BMI、FEV1、6min步行距离、mMRC及BOD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对照组FEV1%、6min步行距离、mMRC及BODE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P<0.01)。结论: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型中西药合用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德义;郭蕾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抱枕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及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抱枕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固定4~6周,随访3个月,采用Neer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肩关节Neer评分优良率对照组69.23%、治疗组89.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肩关节半脱位6例、治疗6周肩关节半脱位3例,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两组末次随访均无骨折不愈合。结论:抱枕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可避免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谭超贤;李振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处方点评是指对门诊处方、住院用药医嘱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同时将结果以一定的方式反馈给处方者,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系列工作[1]。建立处方点评工作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可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现就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廖兴隆;刘才英;袁林;唐碧穗;郭剑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阳宣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通阳宣痹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阳宣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作者:杨林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灸对肥胖高脂血症血脂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联合针灸治疗(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带脉、五枢、维道、足临泣、风市、足三里、三阴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TG、TC 、LDL-C和HDL-C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 、LDL-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HDL-C 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TG、TC 、LDL-C和HDL-C 表达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不良发生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内分泌紊乱发生率和消化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肥胖高脂血症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血脂代谢水平及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柳丹;易伟民;陶彦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清热化湿、豁痰开窍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脑脊液相关指标、脑电图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敏;吴宣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晋献春教授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擅治疑难杂症,现将晋师临床应用经方验案介绍如下。1哮喘陈某,女、46岁,2006年7月12日初诊。支气管哮喘反复20年。受凉后经常反复发作,每年发作多次,近几年发作频繁,发作时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可立即缓解。诊见体胖,满月脸,脸色暗,发作时、睡觉时、喉中有痰鸣、张口抬肩,痰清稀,口不干,舌淡红苔白如粉,脉略沉弦。诊断为哮喘。辨证为寒饮。治以化痰除饮,止哮平喘。方用小青龙汤。药用麻黄6g,桂枝10g,白芍15g,五味子10g,干姜6g,细辛6g,法半夏15g,炙甘草6g。10剂,水煎,1日1剂,服3次。服10剂后哮喘发作缓解,痰鸣减轻,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略沉。效不更方,仍服前方,少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前方继服10剂后,症状进一步缓解,偶尔发作,但鼻干,痰黏、舌红苔白,脉沉。改用定喘汤加射干。药用射干15g,麻黄6g,杏仁12g,桑白皮15g,黄芩10g,半夏12g,苏子15g,款冬花15g,白果15g,甘草6g。10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又诊脸小,脸色不暗,痰黏减轻,痰少,鼻不干,近未发作,舌红苔白,脉沉,仍服前方5剂,症状消除痊愈。
作者:龚贵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配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剑锋;黄瑞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发展至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常伴有腹胀、乏力、纳呆、尿少、双下肢浮肿、黄疸等,属中医“膨胀”范畴,我们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很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祝玉清;梁宝慧;林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大约有15%的育龄夫妇患有不孕不育症,其中男性因素约占50%[1]。少弱精症是不育症的常见病因[2]。欧阳斌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病科主任医生,硕士生导师,从事男性疾病的诊治多年,现将其诊治少弱精症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苏泽春;欧阳斌;耿强;姚科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患者,男,62岁,2015年7月9日初诊。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闭合无力,次日左眼睑下垂,未行任何治疗,近2天症状明显加重,来我科就诊。现症见左上眼睑下垂,不能抬起,以致左眼视物困难,复视,觉眼中有异物感,伴有流泪。神疲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专科检查右眼正常,左眼活动度正常,唯上眼睑下垂,遮盖下睑缘。头部核磁、脑血管造影检查无异常。全身检查排除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等。西医诊断为左眼麻痹性上睑下垂。中医诊断为睑废(脾胃气虚,升阳无力)。治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予以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针刺穴位均采用托尼牌0.25mm×40mm一次性毫针,穴位常规消毒。患者仰卧位,取患侧攒竹、睛明、阳白、鱼腰、太阳、承泣、四白、百会;双侧外关、三阴交、申脉、照海。针刺时,患侧攒竹透睛明,从眉头陷中以15°左右平刺目眦内侧3mm;鱼腰透针阳白,四白透承泣。均左手捏起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以15°左右平刺20mm;百会平刺,三阴交向胫骨后缘斜刺,太阳、外关、申脉、照海均采用常规直刺法。针刺得气,留针30min,每日1次。针刺结束后,每次交替取双侧足三里、手三里穴,严格消毒后,予注射用甲钻胺(国药准字H20050352)0.5mg×2支用2mL注射用水稀释后穴位注射,选用一次性2mL无菌注射器(针头规格0.45mm×16mm,RW-LB),每穴注射1mL,刺入有酸胀感后,回抽无血时注射。隔日1次,每周3次。穴位注射部位不按揉、不热敷,让药物自然吸收。1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和保暖。治疗1个疗程后,左上眼睑可大幅度抬起,复视减轻。治疗2个疗程后,左上眼睑功能明显好转,眼睑抬举基本正常。治疗3个疗程后,左上眼睑抬举完全正常,左右睑裂等宽,左眼睑开合自如,左上睑提肌功能完全恢复,复视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作者:孟迪;张永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欧阳作理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行医50余载,尤其擅长诊治小儿肺系疾病。现将欧阳老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之体,肺脾肾常不足。其中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尤为明显。肺为娇脏,主一身之气,开窍于鼻,司呼吸,外合皮毛。小儿肺脏娇嫩不足,卫外功能不固,对环境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被外感邪毒侵袭后的抗御能力均较差。加之小儿寒热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不当,故外感内伤诸多因素,均可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致咳嗽。
作者:张玉;欧阳晓西;欧阳作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宣肺通腑法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55%、对照组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FEV1、FEV1/FVC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较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刘彤;黎民希;郑伟玉;柯锦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与益气补肾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用补肾益气方治疗,观察组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FN-γ、TNF-α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 F N-γ和T N F-α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和补肾益气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均有明显临床效果,但补肾活血方能更显著地降低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改善造血组织血供。
作者:赵健嫦;邓自亨;龙飘飘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