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祝玉清;梁宝慧;林鹃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肝硬化腹水, 双下肢浮肿, 利水法治疗, 失代偿期, 中医, 膨胀, 疗效, 活血, 黄疸, 腹胀, 范畴
摘要: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发展至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常伴有腹胀、乏力、纳呆、尿少、双下肢浮肿、黄疸等,属中医“膨胀”范畴,我们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很好疗效,报道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熄风定摇汤加味治疗儿童颈性抽动障碍1例

    抽动障碍(TD)是起病于儿童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1]。临床常见以表情肌、颈肌或四肢、腹部肌肉迅速、反复、不规则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起病[2]。动作突发、迅速、刻板。抽动反复发作,呈多发性、慢性、波动性,有的还可共患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如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强迫症状、睡眠障碍、品行障碍等,甚者可延续至成人。颈性抽动障碍以颈部抽动为主,临床表现为摇头、点头、仰颈等。本病属中医“风证”、“瘛瘲”、“筋惕肉瞤”等范畴,病因与先天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有关。

    作者:李林;吴海娇;张喜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影响

    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共100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30例,18~30岁8例、31~50岁15例、51~80岁7例,平均(41±1.4)岁;女20例,18~30岁4例、31~50岁11例、51~80岁5例,平均(43±1.2)岁;病程1~10年,平均(5.32±1.45)年。实验组50例,男23例,18~30岁5例、31~50岁13例、51~80岁5例,平均(40±1.6)岁;女27例,18~30岁7例、30~50岁14例、50~80岁6例,平均(41±1.3)岁;病程1~12年,平均(5.67±1.06)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冉红琼;王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老年痴呆早期发作57例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们用针刺、艾灸、推拿、中药综合治疗原发性老年痴呆早期发作5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12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维甲酸外涂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2%、对照组75.41%,随访6个月复发率治疗组3.28%、对照组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林绍光;刘娟;官喜红;张琳玲;罗伟杰;麦卫平;麦爱芬;郑秀芯;黄丽娟;潘爱嫦;李燕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接触石膏在糖尿病足底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接触石膏在糖尿病足底溃疡治疗的效果。方法: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全接触石膏治疗,治疗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00%、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底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全接触石膏用于糖尿病足底溃疡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组加服健脾补气中药六君子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4个月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BODE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29%、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BMI、FEV1、6min步行距离、mMRC及BOD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对照组FEV1%、6min步行距离、mMRC及BODE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P<0.01)。结论: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型中西药合用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德义;郭蕾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通窍活血汤加减内服配合离子导入治疗眼底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减内服配合离子导入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90%碘化钾溶液离子导入治疗,实验组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内服配合离子导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5.0%,对照组85.0%,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视力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离子导入治疗联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内服治疗眼底出血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视力。

    作者:谭耀坤;林洪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均给予肌注甲钴胺注射液、口服依帕司他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和中药腿足浴治疗,治疗前后症状根据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同时给予肌电图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余晓霞;王友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通阳宣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阳宣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通阳宣痹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阳宣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作者:杨林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术汤治疗慢性泄泻疗效观察

    吴志祥主任中医师根据其30余年临床经验,自拟二术汤治疗慢性泄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启锋;吴志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对照组81.25%,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Barthe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孙尚斐;刘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热敏灸结合局部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敏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和关节压痛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镇痛汤治疗偏头痛38例

    目的:观察镇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给予镇痛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结果:治愈2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结论:镇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朱晓玲;徐向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用综合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石红军;徐绍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胆道镜下钛激光碎石及逆冲洗配合中药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胆道镜下钛激光碎石及逆冲洗配合中药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胆道镜下钛激光碎石结合逆冲洗术,治疗组加用疏肝利胆排石汤治疗。结果: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8.38%、29.73%、16.22%,对照组分别为59.46%、18.92%、8.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胆石残留率、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13±3.6)天、21.62%、10.81%,对照组分别为(18±4.9)天、40.54%、24.3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排石汤联合胆道镜下钛激光碎石结合逆冲洗治疗胆管结石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胆石残留率和复发率。

    作者:王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对照观察

    目的:比较中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根据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复发率和平均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略优于西医,但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和医疗费用,并发症较少。

    作者:莫小琴;陈慧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眼睑下垂验案

    患者,男,62岁,2015年7月9日初诊。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闭合无力,次日左眼睑下垂,未行任何治疗,近2天症状明显加重,来我科就诊。现症见左上眼睑下垂,不能抬起,以致左眼视物困难,复视,觉眼中有异物感,伴有流泪。神疲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专科检查右眼正常,左眼活动度正常,唯上眼睑下垂,遮盖下睑缘。头部核磁、脑血管造影检查无异常。全身检查排除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等。西医诊断为左眼麻痹性上睑下垂。中医诊断为睑废(脾胃气虚,升阳无力)。治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予以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针刺穴位均采用托尼牌0.25mm×40mm一次性毫针,穴位常规消毒。患者仰卧位,取患侧攒竹、睛明、阳白、鱼腰、太阳、承泣、四白、百会;双侧外关、三阴交、申脉、照海。针刺时,患侧攒竹透睛明,从眉头陷中以15°左右平刺目眦内侧3mm;鱼腰透针阳白,四白透承泣。均左手捏起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以15°左右平刺20mm;百会平刺,三阴交向胫骨后缘斜刺,太阳、外关、申脉、照海均采用常规直刺法。针刺得气,留针30min,每日1次。针刺结束后,每次交替取双侧足三里、手三里穴,严格消毒后,予注射用甲钻胺(国药准字H20050352)0.5mg×2支用2mL注射用水稀释后穴位注射,选用一次性2mL无菌注射器(针头规格0.45mm×16mm,RW-LB),每穴注射1mL,刺入有酸胀感后,回抽无血时注射。隔日1次,每周3次。穴位注射部位不按揉、不热敷,让药物自然吸收。1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和保暖。治疗1个疗程后,左上眼睑可大幅度抬起,复视减轻。治疗2个疗程后,左上眼睑功能明显好转,眼睑抬举基本正常。治疗3个疗程后,左上眼睑抬举完全正常,左右睑裂等宽,左眼睑开合自如,左上睑提肌功能完全恢复,复视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作者:孟迪;张永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0例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龙氏整脊手法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出院时和出院后半年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有很好疗效,并能减少复发。

    作者:曾宪春;崔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先行中医正骨治疗后再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年随访,总合格率观察组100%、对照组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作者:陈燕斌;许钻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清热利湿汤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汤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清热利湿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8.46%、对照组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和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TGF-γ、IL-2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0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汤可以减轻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症状,改善炎症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天华;王长江;彭惠;汪笋;彭克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