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眼睑下垂验案

孟迪;张永臣

关键词:针刺穴位, 穴位注射, 注射治疗, 上眼睑, 左眼, 眼睑下垂, 麻痹性上睑下垂, 注射用水, 三阴交, 平刺, 造影检查, 重症肌无力, 无菌注射器, 自然吸收, 注射部位, 中医诊断, 治疗期间, 针刺得气, 鱼腰, 消毒
摘要:患者,男,62岁,2015年7月9日初诊。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闭合无力,次日左眼睑下垂,未行任何治疗,近2天症状明显加重,来我科就诊。现症见左上眼睑下垂,不能抬起,以致左眼视物困难,复视,觉眼中有异物感,伴有流泪。神疲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专科检查右眼正常,左眼活动度正常,唯上眼睑下垂,遮盖下睑缘。头部核磁、脑血管造影检查无异常。全身检查排除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等。西医诊断为左眼麻痹性上睑下垂。中医诊断为睑废(脾胃气虚,升阳无力)。治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予以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针刺穴位均采用托尼牌0.25mm×40mm一次性毫针,穴位常规消毒。患者仰卧位,取患侧攒竹、睛明、阳白、鱼腰、太阳、承泣、四白、百会;双侧外关、三阴交、申脉、照海。针刺时,患侧攒竹透睛明,从眉头陷中以15°左右平刺目眦内侧3mm;鱼腰透针阳白,四白透承泣。均左手捏起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以15°左右平刺20mm;百会平刺,三阴交向胫骨后缘斜刺,太阳、外关、申脉、照海均采用常规直刺法。针刺得气,留针30min,每日1次。针刺结束后,每次交替取双侧足三里、手三里穴,严格消毒后,予注射用甲钻胺(国药准字H20050352)0.5mg×2支用2mL注射用水稀释后穴位注射,选用一次性2mL无菌注射器(针头规格0.45mm×16mm,RW-LB),每穴注射1mL,刺入有酸胀感后,回抽无血时注射。隔日1次,每周3次。穴位注射部位不按揉、不热敷,让药物自然吸收。1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和保暖。治疗1个疗程后,左上眼睑可大幅度抬起,复视减轻。治疗2个疗程后,左上眼睑功能明显好转,眼睑抬举基本正常。治疗3个疗程后,左上眼睑抬举完全正常,左右睑裂等宽,左眼睑开合自如,左上睑提肌功能完全恢复,复视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配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剑锋;黄瑞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础针法结合天宗穴温通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基础针法结合天宗穴温通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针法,研究组加用天宗穴温通针法。结果:研究组VAS、SS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基础针法结合天宗穴温通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较好。

    作者:谭玄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强化躯干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强化躯干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强化躯干肌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下肢痉挛状态、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量表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躯干控制训练可以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作者:马启寿;林茜;陈美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与降纤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钟守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用综合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石红军;徐绍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50例观察

    偏头痛以头痛剧烈为主要症状,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心率加快或变慢等症状[1]。笔者用毫针针刺董氏奇穴,配合毫刃针松解颈部肌肉筋膜及龙氏正骨手法整复错位的颈椎小关节联合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混合痔术后应用硝矾洗剂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硝矾洗剂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熏洗治疗,治疗组用硝矾洗剂熏洗患处,对照组用高锰酸钾洗剂熏洗患处。结果:治疗1天、3天、5天后两组疼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天、5天后两组水肿情况评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矾洗剂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防治创缘水肿的效果优于高锰酸钾洗剂,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宝通;李忠卓;李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予以手术、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78.8%、对照组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24.67±6.85)d、对照组(37.85±9.6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复好,愈合快。

    作者:罗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进行复位、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外洗内服。结果: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国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栓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控制血压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对照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显效率和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与BI指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栓塞效果明显,且能减少致残率。

    作者:员晋锋;邵毓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消肿止痛汤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汤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消肿止痛汤熏洗,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比较两组肛缘水肿消退时间、肛缘水肿消退疗效、肛门疼痛消退时间。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缘水肿消退时间、肛门疼痛消退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止痛汤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可缓解肛门疼痛,减轻肛缘水肿。

    作者:李艳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观察组加用乌藜消白汤治疗,对照组另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比较皮损面积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各种临床症状进行中医症候的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7%、对照组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0.05);失眠健忘、头晕耳鸣以及腰膝酸软的中医症候评分观察组分别为(1.03±0.33)分、(0.52±0.11)分、(0.64±0.15)分,对照组分别为(1.85±0.57)分、(1.43±0.36)分、(1.35±0.3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疗效较显著。

    作者:章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左归四藤汤联合西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归四藤汤联合西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左归四藤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2.5%、对照组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而实验组WBHSV、WBMSV、WBLSV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左归四藤汤辅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具调节血液流变的作用。

    作者:苏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灸对肥胖高脂血症血脂影响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对肥胖高脂血症血脂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联合针灸治疗(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带脉、五枢、维道、足临泣、风市、足三里、三阴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TG、TC 、LDL-C和HDL-C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 、LDL-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HDL-C 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TG、TC 、LDL-C和HDL-C 表达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不良发生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内分泌紊乱发生率和消化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肥胖高脂血症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血脂代谢水平及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柳丹;易伟民;陶彦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眼肌痉挛39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眼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用针灸强刺激患侧后溪配合局部静留针进行治疗。结果:痊愈16例、显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结论:针灸强刺激患侧后溪配合局部静留针治疗眼肌痉挛效果较好。

    作者:李颜飞;贾元媛;王利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宣肺通腑法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55%、对照组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FEV1、FEV1/FVC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较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刘彤;黎民希;郑伟玉;柯锦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发展至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常伴有腹胀、乏力、纳呆、尿少、双下肢浮肿、黄疸等,属中医“膨胀”范畴,我们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很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祝玉清;梁宝慧;林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影响

    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共100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30例,18~30岁8例、31~50岁15例、51~80岁7例,平均(41±1.4)岁;女20例,18~30岁4例、31~50岁11例、51~80岁5例,平均(43±1.2)岁;病程1~10年,平均(5.32±1.45)年。实验组50例,男23例,18~30岁5例、31~50岁13例、51~80岁5例,平均(40±1.6)岁;女27例,18~30岁7例、30~50岁14例、50~80岁6例,平均(41±1.3)岁;病程1~12年,平均(5.67±1.06)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冉红琼;王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湿滞型32例观察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湿滞型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64例,均为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2~69岁、平均(50.3±9.2)岁,病程平均(20.3±3.4)年,肝功能ALT(75.6±10.9)U/L、AST(82.3±11.2)U/L、ALB(25.6±3.5)U/L。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5~71岁、平均(48.3±10.2)岁,病程平均(21.3±5.7)年,肝功能ALT(80.6±9.7)U/L、AST(79.3±13.2)U/L、ALB (24.8±4.1)U/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谭登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椎体成形术配合中药治疗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6例观察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配合中药治疗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采用椎体成形术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后疼痛评分,Cobb角度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配合中药治疗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