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环;周天寒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对照组予口服百忧解。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测评量表(HAMD)、NIHS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HAMD及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柴胡疏肝散对改善卒中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吴宗艺;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三仁汤源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但首载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上焦·湿温》[1]。由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组成。是治疗湿温初期,邪留气分,湿重于热,病位在上之主方。其组方特点为宣上、畅中、渗下,疏通三焦气机,三焦分消,具有三焦同治之功。化湿为主,清热为辅。开肺气为先,肺气开则一身气机开。有疏利气机、化湿清热、宣畅三焦之效。笔者在临床中用三仁汤化裁治疗白涩证、混睛障、瞳神紧小、视瞻昏渺等疾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赵越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在肱骨近端骨折Neer三及四部分骨折术后应用效果。方法: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术后予常规治疗加功能锻炼,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与内服,术后治疗6周进行Neer肩关节评分及等级划分,6个月后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情况评分,并观察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和等级优良率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生活质量评价更高。结论:综合方法用于肱骨近端骨折Neer三及四部分骨折术后效果较好。
作者:向可佳;向燕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脂TG、LDL-C、HDL-C、TC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CRP、IL-8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TG、LDL-C、HDL-C、TC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CRP、IL-8明显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金义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近两年笔者用传统针灸结合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总结如下。共36例,女21例、男15例,年龄45~68岁,病程1个月~2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风寒湿邪侵袭史或外伤史。早期肩部酸痛,以后逐渐加剧,昼轻夜重,天气变化或劳累后加重。肩关节周围有明显的压痛,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扩散。随着病情进展,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粘连,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严重者可发现肩部肌肉萎缩。X线及化验检查无异常。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与降纤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钟守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欧阳作理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行医50余载,尤其擅长诊治小儿肺系疾病。现将欧阳老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之体,肺脾肾常不足。其中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尤为明显。肺为娇脏,主一身之气,开窍于鼻,司呼吸,外合皮毛。小儿肺脏娇嫩不足,卫外功能不固,对环境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被外感邪毒侵袭后的抗御能力均较差。加之小儿寒热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不当,故外感内伤诸多因素,均可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致咳嗽。
作者:张玉;欧阳晓西;欧阳作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强化躯干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强化躯干肌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下肢痉挛状态、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量表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躯干控制训练可以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作者:马启寿;林茜;陈美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活血蠲痛汤联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蠲痛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18%、对照组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14天比较,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蠲痛汤联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PHN疗效显著,能更有效改善疼痛症状。
作者:商建飞;许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予以手术、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78.8%、对照组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24.67±6.85)d、对照组(37.85±9.6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复好,愈合快。
作者:罗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中西医护理策略。方法:60例局麻下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外接一次性无菌引流袋进行引流。结果:60例全部一次置管成功,置管后胸腔积液明显减少,症状减轻。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易于固定、便于控制引流速度,并发症少。中西医护理能较快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9.6%,对照组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道秋;李振明;李瑾;张媛;徐学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调肝汤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均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加用化浊解毒调肝汤治疗。结果:治疗后发作频率观察组(1.30±1.12)次,对照组(3.73±3.1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30%,对照组7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调肝汤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能减少发作频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克伟;张东华;熊建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对照组81.25%,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Barthe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孙尚斐;刘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暖宫化瘀型中药奄包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暖宫化瘀型中药奄包热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对照组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暖宫化瘀型中药奄包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彭冬华;曾瑶池;穆桂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新加黄龙汤加减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术后常规输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新加黄龙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内肛门排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3天内排便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黄龙汤加减治疗对股骨颈术后腹胀、便秘症状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高星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配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剑锋;黄瑞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胸腰椎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致,以高处坠落,足臀部着地而产生屈曲性损伤多见,也可因弯腰工作重物打击、背肩部,使脊柱突然屈曲而致伤,导致不同程度的肿痛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疼痛多剧烈且不能站立,翻身困难,搬动时常感疼痛增剧。我们在治疗中行中医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均给予肌注甲钴胺注射液、口服依帕司他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和中药腿足浴治疗,治疗前后症状根据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同时给予肌电图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余晓霞;王友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先行中医正骨治疗后再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年随访,总合格率观察组100%、对照组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作者:陈燕斌;许钻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