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降脂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肾虚血瘀型临床研究

陈旭

关键词:高脂血症, 肾虚血瘀型, 活血降脂颗粒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降脂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用随机平行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口服活血降脂颗粒,对照组口服血脂康胶囊,疗程2个月,治疗期间均用低脂饮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TC、TG和HDL-Ch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降脂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肾虚血瘀型效果较好。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左归四藤汤联合西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归四藤汤联合西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左归四藤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2.5%、对照组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而实验组WBHSV、WBMSV、WBLSV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左归四藤汤辅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具调节血液流变的作用。

    作者:苏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湿滞型32例观察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湿滞型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64例,均为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2~69岁、平均(50.3±9.2)岁,病程平均(20.3±3.4)年,肝功能ALT(75.6±10.9)U/L、AST(82.3±11.2)U/L、ALB(25.6±3.5)U/L。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5~71岁、平均(48.3±10.2)岁,病程平均(21.3±5.7)年,肝功能ALT(80.6±9.7)U/L、AST(79.3±13.2)U/L、ALB (24.8±4.1)U/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谭登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观察组加用乌藜消白汤治疗,对照组另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比较皮损面积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各种临床症状进行中医症候的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7%、对照组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0.05);失眠健忘、头晕耳鸣以及腰膝酸软的中医症候评分观察组分别为(1.03±0.33)分、(0.52±0.11)分、(0.64±0.15)分,对照组分别为(1.85±0.57)分、(1.43±0.36)分、(1.35±0.3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疗效较显著。

    作者:章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消积汤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肝健脾消积汤辅助治疗。结果:总改善率观察组90.48%、对照组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和1年生存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ALT、AST 和 TBil 等指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消积汤辅助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和生存质量。

    作者:温国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影响

    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共100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30例,18~30岁8例、31~50岁15例、51~80岁7例,平均(41±1.4)岁;女20例,18~30岁4例、31~50岁11例、51~80岁5例,平均(43±1.2)岁;病程1~10年,平均(5.32±1.45)年。实验组50例,男23例,18~30岁5例、31~50岁13例、51~80岁5例,平均(40±1.6)岁;女27例,18~30岁7例、30~50岁14例、50~80岁6例,平均(41±1.3)岁;病程1~12年,平均(5.67±1.06)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冉红琼;王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当归芍药散配合苦参汤治疗慢性湿疹体会

    慢性湿疹具有血虚、血瘀兼湿邪内著的病机特点,治疗应养血与除湿同顾,化瘀与祛风止痒共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内服外用,标本兼顾,是慢性湿疹治疗的重要思路。

    作者:黄延芳;何晓铭;谭剑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40例

    目的:观察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给予解痉汤加减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解痉汤治疗湿热蕴肝型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作者:刘璇;徐向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镇痛汤治疗偏头痛38例

    目的:观察镇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给予镇痛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结果:治愈2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结论:镇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朱晓玲;徐向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配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剑锋;黄瑞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辅助治疗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的效果。方法: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两组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5%、对照组7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辅助治疗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效果较好。

    作者:唐述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混合痔术后应用硝矾洗剂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硝矾洗剂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熏洗治疗,治疗组用硝矾洗剂熏洗患处,对照组用高锰酸钾洗剂熏洗患处。结果:治疗1天、3天、5天后两组疼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天、5天后两组水肿情况评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矾洗剂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防治创缘水肿的效果优于高锰酸钾洗剂,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宝通;李忠卓;李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内经》胆阳理论初探

    目的:探讨《内经》对胆阳的认识,为深入研究胆阳理论提供有效资料。方法:通过对《内经》中有关胆阳的条文的深入研读,从各个角度进行阐述及整理,总结归纳出书中对胆阳的认识。结果:生理上胆阳的主要内涵包括主决断,主气之升发、调节脏腑气机,胆汁的固摄和排泄,助肝主疏泄。病理上可分为胆阳实证,胆阳虚证。结论:《内经》对胆阳的认识,丰富了中医对胆的理论认识,为胆病诊治开创了广阔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孙景环;周天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12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维甲酸外涂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2%、对照组75.41%,随访6个月复发率治疗组3.28%、对照组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林绍光;刘娟;官喜红;张琳玲;罗伟杰;麦卫平;麦爱芬;郑秀芯;黄丽娟;潘爱嫦;李燕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配合海特光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海特光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用中药灌肠配合海特光治疗仪照射下腹部区域治疗。结果:痊愈41例,显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6%。结论:中药灌肠配合海特光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龙弥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梗死恢复期情志护理体会

    我科在建设国家重点临床专科脑病科过程中,按照《关于印发中风等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59号),在2014年度对220例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了情志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叶林梅;封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抱枕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抱枕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及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抱枕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固定4~6周,随访3个月,采用Neer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肩关节Neer评分优良率对照组69.23%、治疗组89.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肩关节半脱位6例、治疗6周肩关节半脱位3例,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肩关节半脱位,两组末次随访均无骨折不愈合。结论:抱枕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可避免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谭超贤;李振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予以手术、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78.8%、对照组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24.67±6.85)d、对照组(37.85±9.6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复好,愈合快。

    作者:罗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术汤治疗慢性泄泻疗效观察

    吴志祥主任中医师根据其30余年临床经验,自拟二术汤治疗慢性泄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启锋;吴志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熄风定摇汤加味治疗儿童颈性抽动障碍1例

    抽动障碍(TD)是起病于儿童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1]。临床常见以表情肌、颈肌或四肢、腹部肌肉迅速、反复、不规则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起病[2]。动作突发、迅速、刻板。抽动反复发作,呈多发性、慢性、波动性,有的还可共患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如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强迫症状、睡眠障碍、品行障碍等,甚者可延续至成人。颈性抽动障碍以颈部抽动为主,临床表现为摇头、点头、仰颈等。本病属中医“风证”、“瘛瘲”、“筋惕肉瞤”等范畴,病因与先天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有关。

    作者:李林;吴海娇;张喜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对照组81.25%,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Barthe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孙尚斐;刘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