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6例的临床体会

黄耀光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摘要: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术后结石残留、结石复发、胆道感染是影响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我院1995年5月至2007年8月行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6例,取得良好效果.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68例疗效观察

    目前治疗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常用的方法是静脉使用抗生素,直至体温正常,症状明显改善后3~5 d,总疗程一般达7~14 d.

    作者:梁瑞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赖氨酸对机体健康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

    赖氨酸是一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在谷物食品中含量很低,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所以,在膳食结构以谷物食物为主的人群中容易缺乏,从而影响了机体对膳食中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因而被称为粮谷类食品第一限制氨基酸.

    作者:黄元新;鲁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异丙酚防治内脏牵拉反应30例临床观察

    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应用异丙酚镇静具有麻醉操作简便,可控性的优点[1],我院麻醉科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异丙酚静脉注射预防行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俊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6例的临床体会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术后结石残留、结石复发、胆道感染是影响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我院1995年5月至2007年8月行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6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黄耀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肘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Gartlaul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35例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常见于3~10岁的儿童,以5~7岁的男孩多见[1,2].此损伤并发症颇多,可原发或继发血管神经损伤、前臂缺血性挛缩,治疗不当容易导致肘部畸形或关节僵硬[3].

    作者:许永秋;王文权;李东海;卢庆弘;王崇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局部处理五步法在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侵人性导管放置已成为感染的重要原因,穿刺部位的菌落数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而穿刺部位护理方法是导致局部皮肤菌落数多少的关键[1].

    作者:韦柳青;杨西宁;覃芳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MRI检查的价值

    目的 探讨M砒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 对33例具有临床表现、MRI诊断、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于放射治疗后病人行多次MRI复查,对其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能清晰显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病灶变化情况,其中25例病灶放疗后逐渐变小至完全消失;8例病灶未完全消失,但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5例患者于半年后复查MRI发现复发病灶;有6例患者于半年后复查MRI发现放射性脑病.结论 MRI检查能准确反应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病灶范围的变化,可以用于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效果评价,对于鼻咽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何涌;刘美莲;邱维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8例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在关节镜监视下配合C-臂透视下行小切口骨折复位,螺钉、钢板内固定,术中不切开关节囊,在镜下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的损伤,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6个月,所有骨折均在3~5个月内愈合,无感染和严重关节炎等并发症,按相关标准评定效果,优良率89.28%.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固定满意,操作安全,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范宁;金先跃;黄德征;陈强;罗一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眼挫伤后房角后退继发青光眼136例的临床分析

    眼挫伤房角后退及其引起的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其发病机理一直是临床上致力于探索的问题.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收治136只眼挫伤房角后退1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烧伤患者血清前自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附58例报告)

    目的 探索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烧伤病人58例,其中烧伤总面积小于15%组38例,面积大于50%组20例,正常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伤后1、7 d及14 d采取静脉血标本.应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PA的浓度.结果 大面积烧伤组的PA水平在检测的不同时期明显低于小面积烧伤组,每组在不同时间检测的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水平随着烧伤面积的增加而降低,PA作为烧伤后的炎症程度的动态变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辉;周迎春;关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肺转移癌25例的临床分析

    肺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器官,以往认为出现肺转移癌已属肿瘤晚期,预后不良,不宜手术治疗.但近年来国内外对部分肺转移癌病人选择性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耀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隐丹参酮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隐丹参酮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 d时瘢痕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或生理盐水,28 d时观察药物对瘢痕增生指数(HJ)的影响.结果 HI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隐丹参酮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作者:吴志远;罗少军;江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糖尿病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附132例报告)

    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月12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237例,现将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采取的相关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韦耀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39例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长效、可靠的避孕方法,在我国育龄妇女约有60%以上采该方法[1],金属单环可在宫内存留20年以上,许多人在绝经后多年仍置有IUD.

    作者:梁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Survivin、Bcl-6在非何杰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生存素基因(Survivin)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6基因(Bel-6)的异常表达与非何杰金淋巴瘤(NHL)顸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 TM法检测52例NHL患者中Survivin及Bcl-6的表达,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Survivin的表达高度恶性组高于低度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6的表达B细胞淋巴瘤(BCL)高于T细胞淋巴瘤(TC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及Bcl-6双表达组与非双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7.8%(6/18)、61.5%(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2.7个月和55.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生存曲线显示.Survivin及Bcl-6非双表达组较Survivin及Bel-6双表达组具有更长的生存时间,经Lon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的表达与淋巴瘤恶性程度相关,与淋巴瘤的分型无关;Bcl-6的表达与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关系不确定,但与B细胞淋巴瘤密切相关.无论Survivin和Bcl-6单独作为淋巴瘤预后的一项指标意义有限,联合检测Survivin和Bel-6,可作为判断恶性淋巴瘤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阳文捷;宋向群;林金盈;任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派丽奥软膏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炎3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派丽奥软膏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行超声龈下刮治术后,治疗组在牙周袋置派丽奥软膏,每5 d置药1次,连续置药3次;对照组口服甲硝唑、四环素片治疗15 d.两组均1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派丽奥软膏结合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炎,疗效较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钟丹;朱镜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糖尿病8例报告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

    作者:陈雯;何世安;黄振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轻度铅中毒32例临床分析

    我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慢性轻度铅中毒患者32例,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2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21~45岁,平均31岁;冶炼厂附近及公路旁边者8例,其他4例.

    作者:黄祖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前后对恙虫病知识掌握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群众掌握恙虫病相关知识的现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群众掌握预防恙虫病知识水平,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病人、陪护及探视者、社区及乡镇群众、参加征兵体检的青年进行恙虫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恙虫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上各类人群对恙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健康教育后他们对恙虫病基本知识、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较教育前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恙虫病健康教育后,可使广大群众正确掌握恙虫病预防知识,有助于降低恙虫病发病率和减少因病致贫的人数.

    作者:辛煜芳;何志娟;莫荣容;黄忆;潘莲芳;梁雪英;姚琼超;梁映;周明钊;杨敬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生长抑素受体2、3、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2、3、5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SSTR2、3、5在乳腺癌阳性表达重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女性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乳腺癌组、转移淋巴结组、癌旁组、乳腺良性病变组及正常乳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中SSTR2、3、5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 SSTR2在乳腺癌组、转移淋巴结组、癌旁组、乳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乳腺组织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56.8%、14.0%、22.2%和16.7%;SSTR3分别为64.0%、62.2%、18.0%、33.3%和22.2%;SSTR5分别为60.0%、59.5%、14.0%、27.8%和11.1%.经统计学分析,SSTR2、3、5在乳腺癌组和转移淋巴结组与正常乳腺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和乳腺良性病变组与正常乳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TR2、3、5在乳腺癌组和转移淋巴结组中呈高表达,而癌旁组、乳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乳腺组织呈低表达,说明SSTR2、3、5表达的改变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这给临床上应用生长抑素治疗乳腺癌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SSTR2、3、5有可能成为乳腺癌预后的一项重要的保护性指标.

    作者:廖清华;黄任贵;陆云飞;林坚;曾健;黄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