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哮喘80例门诊治疗的体会

郭锦洪

关键词:哮喘, 儿童, 门诊治疗,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了解小儿哮喘的门诊治疗尤其是阶梯治疗情况,提高防治水平.方法 对儿科门诊诊治的80例小儿哮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8例患儿及家属了解什么是哮喘,63例患儿及家属能够根据症状体征对哮喘进行分度,40例用药依从性差,44例吸入方法不正确,20例有哮喘日记和使用峰速仪,30例对药物不良反应一无所知,40例不能区分控制药与缓解药.结论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基本能够控制,虽大部分可减少症状发作和激素给药量,但哮喘自我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加强哮喘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对控制小儿哮喘达到理想状态至关重要.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否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的近期预后.方法 将86例急性重症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43例给予早期鼻管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照组43例给予肠外营养.观察:(1)入院1 d、7 d、14 d时两组营养状态;(2)14 d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1)住院14 d,实验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TLC)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病死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病人近期的预后.

    作者:李永新;李军;覃晓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手术辅以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的疗效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在临床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变和不同的表现,极具侵袭性及复发性,成为难治之症[1],其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它虽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可象恶性肿瘤一样发生远处种植转移,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2],但术后易复发.我院应用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明显降低了其复发率.

    作者:唐移忠;谭广萍;曾定元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部外伤性损伤致小肠破裂45例的诊治体会

    腹部外伤中,由于小肠占据中、下腹的大部分空间,故小肠及其系膜的损伤率仅次于肝脾损伤[1],如不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常发生严重的后果.在临床上,腹部外伤性损伤小肠破裂延误诊治和处理不当的情况时有发生.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腹部外伤性损伤小肠破裂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孕期补钙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158例的临床观察

    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征)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发病率为9.4%[1],虽然其发病原因末完全明确,但缺钙是发生妊高征的一个重要原因[1].笔者对在门诊行产前检查的158例孕妇进行补钙,观察孕期补钙预防妊高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维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舒分散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舒分散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Novo-PakC18柱(250 mm×3.9 11mm,4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时波长:250 nm;柱温:30℃;流速:0.8 ml/min;理论塔板数按葛根素计算不低于2000.结果 葛根素0.0927~1.854 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7%,RSD=1.11%.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作为降糖舒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张玉军;路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早期清创缝合术后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一般的清创缝合术后都不同程度的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十分严重.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有选择性地对90例皮肤软组织挫裂伤进行早期清创缝合,术后嘱患者于24-48 h内进行首次换药,未给予抗生素,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社区家庭病床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社区家庭病床是目前我国在社区开展的家庭护理的主要形式,提供的护理技术性服务有:注射、鼻饲护理、导尿、尿管护理、膀胱冲洗和训练、伤口及褥疮护理、标本采集和送检等,护士常常一个人深入家庭为病人提供服务,工作中遇到问题必须要尽快做出判断和处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责任.护士的防护意识不强或措施落实不严,可直接影响人身安全.

    作者:李惠玲;吴曙粤;覃业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显像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

    梗阻性黄疸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如何确定梗阻病因是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高分辨力实时超声仪的发展和检查技术的改进,超声诊断梗阻性黄疸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而临床应用广泛.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5月住院治疗梗阻性黄疸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宇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43例患者应用认知疗法、心理疏导、松弛训练进行干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在干预前、心理干预后3个月应用抑郁、焦虑测评量表(SDS、SAS)、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减低(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改善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9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75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都表现,发生率为38.2%,经logistic以多元回归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与负性生活事件、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数目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有关.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心血管病史、抑郁病史、病灶数目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等是脑卒中后抑郁有意义的相关因素.脑卒中后换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理、社会、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永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提眉术结合去皮重睑术治疗中重度中老年人上睑皮肤松弛134例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上睑皮肤松弛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34例中老年人中、重度上睑皮肤松弛者采用提眉术结合去皮重睑术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0.5-2年,术后效果满意110例,基本满意24例.结论 提眉术与去皮重睑术相结合的手术方式用于治疗中、重度中老年人上睑皮肤松弛,效果优于以往的单纯去皮重睑术,不但矫正了下垂的上睑皮肤,且形成的重睑形态自然,恢复年轻态的眼眉外观.

    作者:麦慧;黄欣;朱格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68例的疗效观察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1],常见的致病原是轮状病毒,该病缺乏特效疗法.为了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2004~2007年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68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黄雪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部开放性损伤抗生素的应用探讨

    笔者对本院开放性腹部损伤手术病人预防性抗生素不同使用方案进行了比较,以评价污染手术中预防性抗生素不同给药方案的效果,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何道理;古风;陈熙;蒋济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百色市7岁儿童龋病及口腔健康行为调查报告

    目的 调查百色市7岁儿童龋病及口腔健康行为状况,为开展口腔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抽取百色市7岁儿童627人进行龋病调查;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的儿童家长问卷及抽样方法,对360名受检儿童家长以面谈方式现场询问,了解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结果 627名7岁儿童患龋率为78.7%;24.74%儿童经常有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行为;多数儿童每天刷牙2次以上;约24%儿童家长每天检查或帮助孩子刷牙;56.67%儿童1年内未看过牙;大部分儿童因牙痛而看牙.结论 百色市7岁儿童患龋率高,口腔医疗服务使用丰较低,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有待提高.

    作者:黎淑芳;廖明华;何钢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术中动脉灌注化疗的护理

    子宫恶性肿瘤指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70%~90%以上[1,2],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我科2007年1~12月,共施行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25例,术中加动脉灌注化疗,现将化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方成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的关系研究

    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良好,因其半衰期长,临床不需连续实验室监测而应用广泛.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联合应用多种抗凝药物,尤其是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等原因,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仍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文献报告,用垂直进针注射法能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1].本研究旨在通过在注射部位采用不同压迫时间观察皮下出血情况,探讨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并减少皮下出血面积的方法.

    作者:潘美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鼻气管插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附106例报告)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维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人工气道以防止呼吸道并发症及呼吸功能不全,是抢救的关键.现将我院近5年经鼻气管插管在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宁正庆;瞿香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后渗液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病人化疗、围手术期输液、中心静脉压测定、静脉高营养和危重病人的抢救等临床实践.我科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共1 350例,出现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点渗液15例,经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永慧;陆杰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后颅窝邻近脑干部位病变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实时监测24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后颅窝邻近脑干部位病变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神经功能损伤敏感的电生理指标.方法 对24例后颅窝邻近脑干部位病变病人在手术中进行BAEP连续监测.结果 脑干及其周围手术操作均可以引起BAEP V波幅及潜伏期(PL)、Ⅲ-Ⅴ、Ⅰ-Ⅴ峰间潜伏期(IPL)的变化.结论 术中实时BAEP动态监测,可即时预警,能有效地避免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韦红恩;李连;刘寿堂;朱达;叶俊;于路;唐玺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72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治疗

    我院1994年1月至2005年6月对72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分别施行手术切除、冷冻、集束电极射频等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志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