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彭新庆;阮贤球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摘要: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应用输尿管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机对136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治疗,共有15例失败,对失败病例根据病情及时选择合理的方式处理,治愈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切除胃小弯管状胃与食管分层套入吻合法276例的临床休会

    目的 探讨切除胃小弯管状胃与食管分层套入吻合法在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抗返流作用.方法 采用切除胃小弯管状胃与食管分层套入吻合法治疗食管癌145例,贲门癌131例.结果 术后10~14 d行X线钡剂透视,吻合口均通过顺畅,未见吻合口瘘及狭窄,未见钡剂返流入吻合口上方.术后随访10~12个月,未见吞咽困难,无胸骨后灼热痛.结论 切除胃小弯管状胃与食管分层套入吻合法,操作简单,吻合口宽畅,血运好,且呈活瓣作用,对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和抗返流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耀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附23例分析)

    髋臼骨折属关节内骨折,移位大,治疗较为困难.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2月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2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彦;尹东;梁斌;韦敏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半月板损伤32例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特殊结构,损伤后可致膝关节疼痛、交锁、打软腿等影响关节功能.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已成为一种标准手术,但由于传统的膝关节镜手术器械是以切割、刨削、打磨为主,在操作中可造成关节内结构的损伤,不能止血,半月板成形不整齐,处理不彻底.

    作者:范宁;黄德征;金先跃;罗一军;陈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自膨胀式双面复合补片治疗巨大切口疝16例体会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发生率为2%~11%,而疝环≥10 cm的腹壁巨大切口疝对机体影响严重,治疗棘手,单纯修补术复发率高,常达30%~50%[1],常给病人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近年我院使用自膨胀双面复合型补片(Bard Composix Kugel)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16例,效果满意.

    作者:林建生;洪楚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应用输尿管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机对136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治疗,共有15例失败,对失败病例根据病情及时选择合理的方式处理,治愈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新庆;阮贤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的疗效观察

    我院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循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肾损害80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高血压病肾损害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命质量,我院1991~2006年诊治高血压病肾损害80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兰汉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卒中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医疗干预后仍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1],是一种难治性脑血管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

    作者:欧明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造血管内瘘在老年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维持性老年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限制,不能建立理想的血管通路,利用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结果 1例术后2个月出现皮肤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3个月脑出血死亡;2例使用8个月后血栓形成,在局麻下手术切除及人造血管修复,移植内瘘仍可正常使用,未再复发;1例术后14个月血栓形成无法再通而弃用;15例尚未出现并发症,运行良好.结论 掌握其穿刺要点做好宣教,预防血栓形成、感染等常见并发症,可以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黄英;赵学珍;刘晓红;陈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病人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

    目的 探讨老年人手术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方法 分析4 025例老年人手术麻醉及术前合并疾病对循环呼吸功能和中枢神经等系统影响.结果 老年人术前合并疾病率较高,手术麻醉中易出现血压、心率下降,术后苏醒延迟和精神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老年人手术麻醉风险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

    作者:黄燕娟;冉雪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18例的诊治体会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sarcomas,GISS)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GIST)的一种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作者:梁寒晖;韦会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型副伤寒45例临床分析

    2006年11月富川县某镇中学发生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截止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4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13~16岁,平均14.6岁.

    作者:周炳科;韦玉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者,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者,或妊娠期出现糖尿病者,均属高危妊娠,其发生率为1%~6.6% [1].

    作者:兰惠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93例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痊愈69例,轻残6例,重残6例,死亡12例,残亡率25%.结论 迟发性血肿多见于外伤的急性期,以颞部着力的对冲伤多见,意识变化是重要的临床特点,致残率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卓;张伟林;何家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艾滋病定点医院健康教育与干预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定点医院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方法 对AIDS住院病人1 092例次、咨询门诊病人185例次,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教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使住院病人能够在适当时候进行抗病毒治疗,门诊病人能够定期复查并坚持抗病毒治疗,药物依从性达95%,使AIDS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生命得到了延长.结论 医院是指导患者建立积极健康习惯的好场所,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AIDS重要的策略之一.

    作者:唐勤;苏春雄;杜丽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每日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衰竭25例

    急性肾衰竭病人伴多器官衰竭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近年来,我科应用每日血液透析疗(DHD)治疗急性肾衰竭伴多器官衰竭患者2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勇;梁立强;梁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疾病不同阶段血浆皮质醇、C-肽、FT3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在疾病不同阶段血浆皮质醇、C-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2例不同病情患者术后1、3、7 d血浆皮质醇、C-肽、FT3水平,同时应用APACHE Ⅲ评分系统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动态评分,将术后1、3、7 d的APACHEⅢ评分值分别与血浆皮质醇、C-肽、FT3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PACHEⅢ评分值与血浆皮质醇、C-肽变化在术后1、3 d有线性正相关(P<0.01),与FT3变化有线性负相关(P<0.01);在术后3 d与血浆皮质醇、C-肽变化有线性正相关(P<0.05),与FT3变化有线性负相关(P<0.05),但术后3 d其相关系数绝对值较急性期降低;在术后7 d与血浆皮质醇、C-肽、FT3水平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 皮质醇、C-肽、FT3于疾病急性期的变化幅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于疾病早期严重程度的评估.

    作者:林源;莫显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完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低位吻合保肛术2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低位吻合保肛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TME手术原则完成21例完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低位吻合保肛术,回顾性总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GLQI质量量表随访调查分析其生存质量.结果 21例病人成功进行完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低位吻合保肛术,保肛率100%;手术时间160~310 min ,平均209.29 min;术中失血量50~200 ml ,平均127.14 ml;远切缘距癌肿病灶边缘的距离2~5 cm ,平均3.07 cm,切缘癌细胞阴性;平均清扫的淋巴结数目11.24个,术后2~3 d胃肠功能恢复并下地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29 d.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低位吻合保肛术保肛率高、美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生存质量高,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微创技术.

    作者:黄顺荣;冯泽荣;秦千子;麦威;钟晓刚;徐胜;张贵年;牙韩清;毕连臣;余俊英;朱州;付庆芳;张馨;韦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嗜铬细胞瘤1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体会.方法 总结15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病程、肿瘤直径、高收缩压、高舒张压、24 h尿香草扁桃酸(VMA)、术前准备时间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5例均能成功切除肿瘤,良性14例,恶性1例.出院时血压正常14例,仍需用降压药持续控制血压1例.病程长与高舒张压呈正相关(r=0.719,P<0.01)、术前准备时间与病程长短(r=0.521,P<0.05)、高收缩压(r=0.821,P<0.01)与高舒张压呈正相关(r=0.703,P<0.01).而肿瘤直径与病程长短、术前准备时间、24 h尿VMA、高收缩压以及高舒张压均无明显相关. 结论对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警觉与重视,往往可以使嗜铬细胞瘤诊断提前.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仅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更重要的是挽救心血管正常顺应性.手术仍是嗜铬细胞瘤治疗的基础,根据病情进行充分术前准备是手术安全的保证.

    作者:刘新福;陈春延;李化升;邱伟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配合

    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近十几年国外已作为下肢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1],它能有效地防止骨折处的旋转及缩短,固定更为可靠,具有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等优点[2].

    作者:张培丽;吴小华;陈尔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