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的疗效观察

颜循金

关键词:脑梗死, 生脉注射液, 奥扎格雷钠
摘要:我院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疾病不同阶段血浆皮质醇、C-肽、FT3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在疾病不同阶段血浆皮质醇、C-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2例不同病情患者术后1、3、7 d血浆皮质醇、C-肽、FT3水平,同时应用APACHE Ⅲ评分系统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动态评分,将术后1、3、7 d的APACHEⅢ评分值分别与血浆皮质醇、C-肽、FT3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PACHEⅢ评分值与血浆皮质醇、C-肽变化在术后1、3 d有线性正相关(P<0.01),与FT3变化有线性负相关(P<0.01);在术后3 d与血浆皮质醇、C-肽变化有线性正相关(P<0.05),与FT3变化有线性负相关(P<0.05),但术后3 d其相关系数绝对值较急性期降低;在术后7 d与血浆皮质醇、C-肽、FT3水平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 皮质醇、C-肽、FT3于疾病急性期的变化幅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于疾病早期严重程度的评估.

    作者:林源;莫显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邻面龋充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重新充填的疗效观察

    龋病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在恒牙列中,下颌第一磨牙患龋的频率高,其次为下颌第二磨牙.其中邻面龋发生率高,因其发生隐蔽而不易被发现,常易导致牙髓的感染,而且充填技术要求高易导致充填失败,为临床疑难病之一.

    作者:陈燕;王少英;黄群珍;方萍;唐继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住院时间≥24 h的27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7.0%,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19.7%,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呼吸道感染多,占50.0% ;其次口腔感染,占40.9%.病原主要为真菌.意识障碍重、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长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我们应积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丽萍;吴伟;洪冬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口咽通气管(简称口咽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放置在口咽部起到支架作用的通气性管道,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

    作者:梁月新;刘金凤;覃秀娥;石柳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0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外科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人群常见的外伤性损伤之一,据文献报告,美国每年有30万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其中90%为65岁以上年龄的粗隆间骨折[1].

    作者:刘华彦;李龙;唐运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型副伤寒45例临床分析

    2006年11月富川县某镇中学发生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截止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4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13~16岁,平均14.6岁.

    作者:周炳科;韦玉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右颈内静脉中路穿刺置管术在抢救158例急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右颈内静脉中路穿刺置管术是抢救急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手段,是测量中心静脉压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抗休克治疗、输血、快速补液、各种治疗用药以及肠外营养的主要通路.

    作者:谭显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IV阳性患者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据统计中国现有HIV阳性患者约84(65~102)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7%.到2004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9 067例,其中艾滋病病例20 786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5 024例[1].

    作者:龙亚林;唐勤;许日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CR-SSCP方法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APC基因MCR区段突变

    目的 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APC基因MCR区段突变情况.方法 应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48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电泳和DNA直接测序,检测APC基因第15外显子MCR区段的突变情况.结果 48例结直肠癌中有11例发生APC基因突变,APC基因第15外显子MCR区段突变发生在codon 1 311~1 556之间,突变类型有碱基置换突变(G>T、C>T)、移码突变(-A、-C、-T、+A、+CGTT、-TGTGAGCG),48例中有1例发生2个密码子突变.结论 散发性结直肠癌APC基因MCR区段突变率为22.9%(11/48),以体细胞突变为主, APC基因MCR区段突变主要集中在codon 1 311~1 556.

    作者:唐卫中;高枫;李卫;唐宗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30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PAE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300株PAE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来所监测的8种抗菌药物对PAE的敏感性保持稳定状态,敏感性>70%,其中敏感性>90%有亚胺培南、哌啦西林、阿米卡星. 结论应注意加强对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头孢他啶、哌啦西林、阿米卡星对PAE敏感性高,应作为治疗该菌感染的首选药;亚胺培南应限制性使用,以减缓PAE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李静;零培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特拉唑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特拉唑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电子检索Embase、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纳入特拉唑嗪与安慰剂或其他疗法比较治疗CP/CPPS男性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用Stata 9.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结果获得9个随机对照实验,其中只有4个RCTs(369例)被纳入.本系统评价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特拉唑嗪治疗CP/CPPS的疗效优于安慰剂,能有效地改善CP/CPPS患者的NIH症状指数总评分、生活质量、疼痛及排尿症状,但其不良反应也高于安慰剂.结论 根据现有的证据,可以认为特拉唑嗪有改善CP/CPPS症状的作用.但鉴于目前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病例数较少,研究质量普遍不高,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埃杜(Apollinaire Edou Allo'O);莫曾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锁骨远端骨折及Ⅲ度肩锁关节脱位17例

    锁骨远端骨折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锁骨骨折的10%~15%[1],其中对NeerⅡ型及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但各种方法疗效不一.我院2000年2月至2006年5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共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树杰;何生玲;覃立耿;潘淳;谭德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危重患者手术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46例的体会

    重症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后死亡的病例约50%与呼吸功能衰竭有关[1].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提高,机械通气机理和技术的进展,临床呼吸治疗效果不断提高,重症患者术后呼吸衰竭死亡率明显下降.

    作者:莫彩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切除胃小弯管状胃与食管分层套入吻合法276例的临床休会

    目的 探讨切除胃小弯管状胃与食管分层套入吻合法在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抗返流作用.方法 采用切除胃小弯管状胃与食管分层套入吻合法治疗食管癌145例,贲门癌131例.结果 术后10~14 d行X线钡剂透视,吻合口均通过顺畅,未见吻合口瘘及狭窄,未见钡剂返流入吻合口上方.术后随访10~12个月,未见吞咽困难,无胸骨后灼热痛.结论 切除胃小弯管状胃与食管分层套入吻合法,操作简单,吻合口宽畅,血运好,且呈活瓣作用,对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和抗返流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耀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肠内营养治疗短肠综合征4例

    短肠综合征是肠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由于肠系膜血管梗塞、肠扭转、创伤、肿瘤等而切除了大量小肠后,剩余的小肠不能维持机体原有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导致临床上严重的营养障碍,术后死亡率较高[1].

    作者:晏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的疗效观察

    我院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循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9例的诊治体会

    我院1997~2004年收治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患者9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9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2~62岁,平均32.9岁.

    作者:司益武;李红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37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ICM心力衰竭患者,37例服用曲美他嗪片20 mg,3次/d;常规治疗组37例.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其测量治疗前后EDD、EDV、ESD、ESV、FS、SV、LVEF,并观测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 评价心脏收缩功能及运动耐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入选时两组资料有可比性.用药3个月后,曲美他嗪组的ESD、ESV、FS、SV、LVEF及6min步行距离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常规治疗组除去失访1例,因心力衰竭的加重再住院13例(占35.1%).曲美他嗪组因心力衰竭的加重再住院4例(占10.8%).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再住院率,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杨顺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10例报告

    目的 总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的成功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0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成功经验.结果 10例肝移植术手术均成功,平均无肝期39.7 min.胆道并发症其成功1例,腹腔出血3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术后全部恢复A级肝功,存活均超过1年.结论 肝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可缩短无肝期,预防流出道梗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朱慧如;陈景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AO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32例急性锁骨远端骨折(Neer Ⅱ)的患者.结果 3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AO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莫宗永;庞宏谋;梁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